为何深圳公园免费wifi大餐市民不感冒?以产品经理的思维,产品基础硬伤、爬坡时长过久、设计者与用户之间缺乏交流互动,套用到“僵尸wifi”上,这三点“全中”,空有躯壳,产品之魂荡然无存。
此外,若跳出单纯产品设计的范畴,进一步延伸至用户需求上,公园wifi本身就有些“失焦”。
2011年,深圳一些市政公园在全市率先实现部分区域覆盖wifi信号。据媒体报道,目前该市的莲花山公园、深圳湾公园、梅林公园等15家市政公园均已开通wifi服务。
不过近日,南都记者在上述公园“考察”发现,情况并不理想:有的公园始终搜索不到w ifi信号;有的公园可以搜索到w ifi信号,却始终连接不上网络;真正能够顺畅使用w ifi服务的只有两家——— 位于福田区的园博园和位于罗湖区的翠竹公园。
这是个典型的失败产品案例。从最表层看,产品本身做得不扎实是硬伤。其实没有一款产品生来就是伟大的,任何产品都有从差到好的爬坡过程。第一代苹果iPhone问题多多,直到现在,iPhone在基础使用上的问题已越来越少,或者说过去的老问题随着时间推移一一被解决,说明在强调创新的同时,不断的后期补正也是重要工作。
另外,爬坡的时长也是关键。比如中国移动是最早在国内推出4G服务的电信运营商,因此在一段时间内,经历过3G发展的用户对4G信号较差是可以容忍的,认为是情理中事。在这个过程中移动的首要任务就是完善网络,逐步提升用户体验。但时间若太长,其他运营商逐步上马4G并提供了更优质的用户体验,竞争加剧,再让用户去容忍就会变得越来越难。
再次,发现问题和改正问题不能只靠产品设计者,需要设计者与用户之间的不断交互,集思广益。
套用到“僵尸wifi”上,这三点“全中”——— 首先,无论搜不到wifi信号还是有信号连不上,都代表产品基础没有打好,连最基本的功能都无法实现。其次,时隔近三年,经历了这么漫长的爬坡过程,产品却毫无改善,用户一次连不上,两次连不上,三次还是连不上,难免心灰意冷。若是更恶意的揣测,这三年时光或只是静静地逝去了,纳税人的钱白交了网络费用,其间根本未曾有过任何改进工作。至于产品设计者与用户之间的交流,从媒体报道中可看出,几乎没有畅通的反馈渠道。问题在哪?从何改进?怎么改进?都是空对空。
笔者很欣赏“僵尸wifi”这个提法,它好像只有躯壳,而产品之魂荡然无存,失败并非偶然。
按照报道的内容,未来这些“僵尸wifi”将在有关部门的统一要求和公园的全力配合下,变得“有血有肉有灵魂”。不过,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若跳出单纯产品设计的范畴,进一步延伸至用户需求上,公园wifi本身就有些“失焦”——— 公园需要全面覆盖wifi吗?这项服务到底满足了哪类用户的需求?它会受市民欢迎,甚至让“在公园上wifi”成为一种潮流吗?这些问题本身仍值得商榷。
业内在讨论“公共场所覆盖免费wifi”时,经常会提到美国费城的例子。早在2004年,费城便提出了这一概念,随即在全球各大城市掀起了一股免费wifi覆盖的热潮。但回顾费城案例,碍于经费、盈利模式和用户实际使用情况,进展并不顺利。
在我国的“公园wifi”案例中,由于都是政府项目,经费和盈利模式这两点并不是重点。但假设未来用户体验有提升的可能,wifi使用率进一步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就会跟着增大,这仍会成为有关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
至于用户到底需不需要在公园里用wifi,在看到“僵尸wifi”报道时,一位腾讯的产品经理正好在笔者身边,他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第一,要看“逛公园”的人主体。从目前情况看,老人和小孩是公园的“主力”,但他们对wifi的需求并不明显。若希望以此来吸引更多年轻的“手机低头族”,这又和公园的传统功能性质格格不入。第二,若公园里满眼都是低头玩手机的人,会不会有治安隐患?何不考虑在公园里只设立小范围的wifi区域,让有迫切上网需求的人,能在固定的地方解燃眉之急,这样既能将对wifi有需求的人聚合在某一处,不影响公园的正常运作,又能节省网络经费,把产品“做小”,更便于管理。
对这些,我不能同意更多。
南都经济评论员 方南
相关报道:
本类最新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