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硬件数码 > 数字家电 > 业界 > 正文

长虹观点:以做死空调的方式做空调的3个拷问
2014-04-08 08:48  国际在线    我要评论(0)
字号:T|T

长虹观点:以做死空调的方式做空调的3个拷问

继前段时间董明珠发布奇葩观点:线上低价卖货、C2B、定制、零库存是“偷工减料”、“不科学”。

最近,看到家电大佬长虹也发布另类观点,甚至有点“行业内讧”的意思:1、智能空调绝对是下一个风口,甚至是一个洗牌机会,黑电大佬要挑战白电3巨头;2、以做死电视的方式做电视,将停止非智能电视的生产。这次,这家公司要以做死空调的方式做空调吗?

据说,长虹技术负责人有一次去360参观,周鸿祎有一句话让他们很受震动,老周说,“你们有那么多厂商,你们全在泰坦尼克上,这个船是要沉没的,这个趋势如此,没有办法。我讲个简单例子,你在卖场里面卖电视,很多促销员推长虹电视、海信电视、TCL电视,没用,我给促销员10块钱,电视搬回家以后,他帮你刷屏,刷成360的屏,这个电视就跟你没有关系了。”

互联网公司杀入家电行业会更加凶猛,传统家电厂商也在自我革命。长虹老大赵勇甚至对长虹重新定位,是智能终端公司、传感器公司、大数据公司。

看看一个传统老牌家电厂商的互联网突破,很有意思。

有3个关键词,是长虹做智能空调的发力点,也是传统家电厂商拥抱互联网思维的难点,也是我的核心拷问点:

拷问1:能否通过智能化路径实现真的自我革命?

长虹把智能化当做白电洗牌的机会,甚至把矛头针对白电大佬董明珠。

长虹总经理刘体斌的原话:“空调产品诞生100多年以来,始终围绕制冷/制热技术进行机械层面的改良,无革命性技术出现。在中国,空调行业还有一个很多人谈之色变的‘铁娘子’,改朝换代看起来遥不可及。”

我关心的是,这种改朝换代能否通过家电公司的自我革命实现?

互联网电视对传统电视最大的颠覆是商业模式的颠覆,他们不靠硬件赚钱,靠什么赚钱呢的是未来的增值和服务,这种增值和服务要靠对用户行为的深度挖掘,特别是挖到用户的痛点需求。

看下长虹CHiQ空调瞄准的3大痛点:人体状态感知;“软件+模式”挑战传统的“硬件+功能”;智能云。空调与环境对话,重视产品应用场景的碎片化问题,延续CHiQ电视、CHiQ冰箱造梦“端+云”,目前看来亮点还在于卖功能,建议寻求增值和服务的突破,才能实现商业模式的真正升级。

拷问2:长虹能吃软饭吗?

吃软饭就是软件、用户体验等,传统硬件为什么遇到挑战,就是它大多数状况下是僵尸模式,跟用户很难产生直接关系。能感觉到,长虹在努力想吃软饭,也能看到他们的努力。

刘体斌的原话:“软件有望成长为空调新的价值空间,纯机械硬件的功能时代将一去不复返。在此背景下,空调硬件的未来在哪里?我认为基于软硬结合,一是个性化定制,二是家庭互联网的入口。谁在用我们的空调、什么地点和时间在用,用的时候有哪些不满?大数据和智能生态的建设让用户参与产品的设计、研发成为可能。空调硬件厂商规模制造的能力将通过O2O得到释放,从而满足用户个性的定制需求。同时,家庭互联网中的每个智能终端都是承载智能家居服务的入口。”

说的很透彻,关键是产品的切入点。

拷问3:粉丝在哪?

这是我最关键的一个拷问,长虹在硬件、性能、软件、周边设备上做了大量的投资和动作,也能看到一个老牌国企的诚意和决心,但是,这可能是最大的一个挑战,如何找到并发现并运营自己的粉丝。

没有粉丝就没有口碑,没有口碑就没有未来。以互联网方式做产品,最大的考验就是口碑,口碑则依赖于粉丝。

只有粉丝模式启动,用户的大数据行为、吃软饭、增值和服务才能做到极致。这是长虹的挑战,也是所有传统家电厂商的挑战。期待他们的出招。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长虹

责任编辑:仲猛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