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手机 > 手机新品 > 其他手机 > 正文

智能手机“革命性”创新盘点:真实使用普遍遇挫
2014-05-27 11:06  牛华网  王新宇  我要评论(0)
字号:T|T

曾几何时,智能手机厂商开始用一些看似十分前沿的科技应用作为新品的主打营销理念。在新品未上市之前,所有围绕新机所搭载的“革命性”设计都会成为媒体笔下的宠儿。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它也能验证“革命性”创新的真伪。本文为大家罗列了过去几年手机厂商曾宣传过的几种“革命性”创新,是真是假大家一看便知。

1、悬浮触控

图片8

2012年,索尼曾发布一款双核Android手机MT27i,并声称该机全球首次搭载了悬浮触控技术,英文名为“ Floating Touch”。这被当时的媒体称之为“触摸的未来”,能够引领一场关于触摸交互体验的更替革命。

索尼在该机的宣传视频中表示,用户在浏览网页时不同触碰手机屏幕,在大约15mm的距离内只要手指悬浮半空操控,便获得如鼠标一样的使用体验,然后再以触碰点击选取项目和内容,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误触操作的出现。

而事实上,索尼的悬浮触控技术也并非全部应用到智能手机触控操作。根据媒体后期的体验,索尼悬浮触控只能在MT27i的原生浏览器和动态桌面中才能实现,功能范围有限。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在MT27i之后,索尼并未将这项技术带入其它智能手机产品,也没有如约开外开放这项技术。悬浮触控也就成为前沿科技的惊鸿一瞥,虽然惊艳但时间太过短暂。

2、眼球控制技术

图片9

三星在2013年旗舰智能手机Galaxy S4中搭载了一项被称为Smart scroll的眼球控制技术,借助该技术Galaxy S4能够追踪用户眼球滚动,从而确定滑动或者翻页等相关操作。

三星官方表示,Smart scroll眼球滚动翻页是基于Smart stay眼部识别技术功能的一个升级创新。在通过眼部识别技术的基础之上,自动保持屏幕的亮度,在网页浏览及查看邮件的时候,可以自行上下滚动,用户可以在设置中的屏幕选项进行速度设置。

Smart scroll眼球滚动翻页同悬浮触控一样是一项前沿科技应用于现实生活的典型案例,该技术出现之处的确带来一些惊喜,但经过实际测试之后发现,整体使用中Smart scroll几乎不能做到完美的眼球滚动翻页,而是需要大幅度的头部摆动才能实现。

三星也没有在后期继续对这项技术加以宣传,想必在推出后收获的市场反馈并不乐观。作为比较前卫的人性化功能,也许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重新出现,届时也许能够真正做到眼球控制。

3、面部识别解锁

图片10

人脸识别是广泛存在的一个科技话题,在很多领域或者科幻电影中都有出现。但它最近一次出现在智能手机领域,还要说2011年谷歌发布Android 4.0系统时。谷歌在为Android 4.0带来多项更新之外,还引入了一项相当前卫的面部识别解锁功能。

谷歌表示,Android 4.0自带的面部识别解锁功能实际上是通过Google Nexus手机的前置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操作,程序将会判断是否对手机解锁,如果不是机主本人,系统将会做出响应提示。但当时谷歌在发布会最先最先试验该功能时,它竟然在“罢工”了!

无法识别还并不是该项功能所有弊端,有人曾在该技术发布后利用照片就能轻松解锁手机。虽然谷歌在Android 4.1强化了面部识别标准,手机不会再被照片所欺骗。

但实际上,谷歌并未真正像谷歌眼镜一样将面部识别引入大众生活,外界对这项创新技术的印象仍然停止在2011年Android 4.0的发布。

4、NFC近场通讯

图片11

NFC近场通讯最早出现在诺基亚S40手机6131i身上,从2007年诺基亚开始,人们知道集成NFC技术的手机可以刷地铁票,可以刷公交卡,甚至可以进行小额支付。然而短短几年时间,NFC技术又彻底的离开,销声匿迹。

直到2010年,谷歌在Nexus S手机中又搭载了NFC技术,随后黑莓在最新的黑莓9900也内嵌该技术,沉寂三年的NFC又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在2010年之后,每年都有大量带有NFC技术的智能手机面世,但NFC却从未真正进入智能手机用户的生活。

技术成熟的NFC技术没能真正普及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总结下来无外乎几点:缺少商家支持、技术标准难以统一、用户习惯无法养成。无论如何,在蓝牙、USB、GPS等控件统一之后,NFC技术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被统一的技术。

5、背部触控

图片12

在智能手机中加入背部触控技术也是近年来手机行业的一项创新,理想状态下,背部触控能够很好的解决由于屏幕过大而无法单手操作的现实问题。最近搭载这一技术的智能手机是LG G2mini,再早一些去年OPPO推出的N1也具备该项功能。

背部触控的实现原理是在手机背壳后部划分一块识别趋于,当单手持握手机时食指正好覆盖这一区域。利用背部触控我们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操作,比如翻页、滑动等等。但比较现实的问题在于,背部触控的灵敏度虽然得以解决,但对于操作的舒适程度扔有待提高。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在于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和使用频率并不高。

6、无线充电

图片13

诺基亚2012年发布Lumia 920和Lumia 820时,令无线充电概念火爆起来。摆脱繁杂的充电器材和线缆,将手机放到无线充电底座中就能实现充电,无线充电技术无论在实用还是创新层面都值得称赞,但实际上在诺基亚之后,并未有其他厂商愿意跟进。

近日外媒对阻碍无线充电技术普及的理由进行了梳理,认为阻碍无线充电技术普及主要来自两大方面:终端数量少和标准各异。

目前,除诺基亚外,罕有手机厂商推出支持无线充电的智能手机,虽然一些第三方厂商也推出了无线充电配件,但需要安装专用外壳,也无法兼容其他数码设备,使用形式不便。另外,无线充电也急需一套适合全行业的通用标准,否则就不会得到手机厂商的广泛支持。

7、Siri

图片14

严格意义上讲,Siri并不是一项无意义创新,之所以把Siri放到最后是因为今天的Siri与其刚出现时引起的轰动反差太大。Siri刚刚伴随iPhone 4S诞生时,一时间有关Siri引领未来的新闻铺天盖地,人们将Siri看成是未来人工语音智能的雏形。

但是很长时间以来,虽然Siri依旧存在于苹果最新的iPhone手机中,但用户对Siri的热情已经没有当初那么高涨了,甚至于完全不会用到Siri。相信在很多国内的iPhone用户,手机上的Siri长时间都是处于关闭状态。

不过显然,无论是苹果还是谷歌,对于语音搜索都未停止开发。谷歌如今也在持续的推广Google Now,我们能够在Android手机中看到也能在谷歌眼镜中看到。在很多人眼里,语音搜索或许未来在可穿戴设备中会大放异彩,因为这些设备的显示输入明显没有语音输入便捷。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智能手机

责任编辑:褚福普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