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昨天,美国广播公司宣布,美国传奇导演迈克·尼科尔斯(Mike Nichols)于当地时间11月19日去世,享年83岁,死亡原因是心脏骤停。他是奥斯卡与托尼奖获奖导演,曾经执导过的《毕业生》为他获得了唯一一次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1931年,迈克·尼科尔斯出生于德国,本名“Mikhail Igor Peschkowsky”。他的导演事业开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他1967年导演的《谁怕维吉尼亚·伍尔芙》,又译《灵欲春宵》(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曾获得13项奥斯卡提名,并让主演伊丽莎白·泰勒获奖。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迈克·尼科尔斯执导过的一些最令人难忘的电影:
1966年:《灵欲春宵》(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灵欲春宵》是迈克·尼科尔斯首部获得好莱坞提名的电影,它改编自阿尔比·爱德华(Albee Edward)的小说《four-person play》,由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和理查德·伯顿(Richard Burton)主演,它也让伊丽莎白·泰勒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灵欲春宵》描述的是教授和他的妻子发生了矛盾冲突,妻子设下圈套,请一对很有才华的年轻夫妇吃饭,并伺机与那位年轻的丈夫调情,调情未遂就歇斯底里大发作,几乎毁了那年轻的一对。影片揭示了美国社会、家庭、婚姻关系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上流社会知识分子阶层的虚伪和丑行,探讨了道德的标准和界限问题。
1967年:《毕业生》(The Graduate )
《毕业生》根据查尔斯·韦伯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和安妮·班克罗夫特(Anne Bancroft)主演。《毕业生》通过描写大学毕业生本恩的爱情经历,体现了青年人的成长以及对成年人社会的奋起反抗。
1968年,《毕业生》获得了第25届金球奖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第40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提名等奖项。
1970年:《第22条军规》(Catch-22)
《第22条军规》根据约瑟夫·海勒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影片将作者想要表达的“黑色幽默”体现得淋漓尽致。《第22条军规》是一部严肃的、讽刺性极强的影片,将当时的美国社会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当时,这个社会处于一种有组织的混乱、一种制度化了的疯狂之中,这个社会的一切只服从“第22条军规”的荒诞逻辑。
1971年:《猎爱的人》(Carnal Knowledge)
《猎爱的人》是新好莱坞早期经典的代表作,影片描述的是两名大学生,一个是花花公子,一个含蓄文雅,二人都追求性的满足,视女人如猎物。到了中年时,他们却发现性欲的追逐烦闷而空虚,仿佛一场春梦。
拍摄《猎爱的人》的时候,也是导演迈克·尼科尔斯处于最佳状态的时候。
1983年:《丝克伍事件》(Silkwood)
《丝克伍事件》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描述的是六十年代末期,一名在核电厂工作的女工有感于不合理的工作制度和环境,开始参加工会活动,并搜集核电厂危害公众安全的证据,使她的工友纷纷敬而远之,最后就在她决定要将资料交给记者的时候,她却离奇的死亡了。全片在内容上有如"大特写"与"诺玛蕾"的综合体。
《丝克伍事件》是迈克·尼科尔斯退隐8年后的复出之作,这部影片在执导手法上平稳但不乏光彩,对女工感情生活的描划比重心所在的核能外泄事件要深刻得多。
相关报道:
本类最新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