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巨大消费潜力,中国消费者有了定制“特权”。
在德国第四大城市科隆,除了举世闻名的科隆大教堂以外,还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龙水品牌。自1792年始,这个以门牌号码命名的“4711”古龙水,已经存在了200多年。
法兰西第一帝国缔造者拿破仑,是这瓶古龙水兴起并风靡欧洲的关键人物。在1794年法国占领科隆时期,他发现了这瓶古龙香水并痴迷于它。据传,他连上战场都要随身携带它,一天要消耗八瓶。在他的带动之下,无数上流社会的名流名媛趋之若鹜,法国士兵们也纷纷将4711作为礼物带回家,赠与妻子和爱人。
200多年过去,4711如今畅销超过65个国家,“古龙水鼻祖”盛名享誉全球,成为一个全球知名香水品牌。
来到2022年,在远隔其发源地8873公里之外的中国,一个香水品类的“新兴市场”和“未来全球第二大市场”,这支历史悠久的古龙水品牌又有了新的目标——“俘获”这里的一群年轻人,打造一个更大的商业版图。
它必须寻找一个深谙本土消费市场的帮手。今年(2022年)天猫双11前夕,4711与天猫国际“全球定制为中国”项目合作,推出了一款为中国消费者定制的香水“爽露牡丹檀香古龙水”,在古龙水配方中加入代表中国女性柔美、精致气质的牡丹花和感性柔情的檀香,呈现出浓郁的东方情调。
定制正在成为国际品牌入华“标配”。vitamix、澳佳宝、swisse、善存、AGF、Life Space、瑞士莲、施华洛世奇等众多国际品牌,共同参与了天猫国际在天猫双11期间策划的第二季“全球定制为中国”项目。相比今年天猫618期间的第一季,这次参与的品牌数量更多、覆盖的品类也更丰富。
在中国消费领域,定制新品有怎样的市场前景?海外品牌如何“入乡随俗”?在未来,定制商品又是否会成为这些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常态化策略的一部分?
2022年,中国消费者的变与不变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4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了1.1倍,稳居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今年前9个月,尽管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仅有0.7%的小幅增长,但总体量已经提升至32万亿元——波动中逐渐回暖。
十多年来,消费观念的持续改变带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消费者购物理念从“量的满足”转向“质的飞跃”。在总体量增速放缓的变化下,消费者依然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
“洞察中国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并满足这些需求,是Swisse进入中国6年以来的增长之道。”健合集团ANC(成人营养与护理用品业务)电商总监梁林森认为,消费分级加速,许多细分赛道前景依然可观。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消费者的需求正不断分级,沿着“马斯洛需求曲线”,从最基础的功能性刚需到最顶级的个性化精神需求,都在中国有广阔市场。
4711所在的香水香氛赛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相较于撞香率较高的商业香,独特、更能彰显个性的小众沙龙香成为当代中国年轻消费者的偏好,体现个人风格品味是他们决定购买的主要动力之一。年轻代际寻求情绪疗愈,也是他们提升香水消费的重要原因之一。”4711品牌中国区负责人认为。
在这样的消费理念转变之下,中国香水市场正在飞速发展。
第一财经CBNData《2021线上嗅觉经济研究报告》显示,2017-2020年,中国香水市场消费规模从61.6亿元飙升至125.27亿元,足足翻了一倍。
欧睿数据预计,到2025年,中国香水市场的整体规模将达到300亿元。日本香氛制造商Takasago则在一份研究报告中预测:“未来三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香水市场,仅次于美国。”
另一个现实是,目前中国香水市场渗透率约为5%,而在欧洲和美国,这一比例分别为42%和50%。由此可见,中国香水市场还有巨大增长机会。
膳食营养补充剂赛道的增长也是同样的逻辑。
“将较于年长一辈,年轻人正在品牌的市场教育中逐渐接受‘第四餐’(即除每日三餐外,再增加一餐营养补充剂),甚至形成习惯。”健合集团ANC(成人营养与护理用品业务)电商总监梁林森说。
据平安证券统计,2015年-2020年,中国保健市场高速成长,复合增长率为9.4%。截至2021年5月,中国膳食营养补充剂市场总规模达2317亿元,是全球第二大膳食营养补充剂市场。
如何“入乡随俗”?
在中国这样一个需求分化、蕴含巨大机会的市场中,来自全球的进口品牌纷纷开始钻研:到底怎么击穿市场,挖掘出细分赛道的消费潜力。
围绕中国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提供“定制产品”,是入华品牌们必须经历的一课。
第一步,找到差异化需求,首先必须积累足够多的人群数据。
“数据非常重要。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我们对于当地消费者需求并不清楚,品牌也不可能给消费者一个个打电话、或者做问卷,所以我们进入中国的第一站选择在天猫国际开官方旗舰店。”梁林森表示,“一开始是Swisse哪些商品在澳洲卖得好,我们就直接引到中国来。渐渐的,通过天猫国际店铺后台及数据银行,我们逐渐发现口服美容类、家庭健康类的产品跑得比较快,核心消费人群集中在18-35岁之间。”
在阿里品牌数据银行、阿里妈妈等支持下,进口品牌迅速锁定了目标消费客群,了解了他们的消费偏好。
“通过天猫国际,我们的产品能够更好地在中国销售。但更重要的是,品牌能通过后台数据了解消费者是谁、在哪些地域、喜欢买什么、怎么买等关键信息。拥有消费者精准画像,对品牌在中国的发展十分重要。”4711中国区负责人认为。
瑞士莲中国区负责人也发现了中国市场的潜在需求:“中国消费者对于巧克力和糖果的需求在增长,而且他们更青睐甜度更低、能单块食用的小份巧克力。”
但仅仅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差异性需求,还不足以让品牌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第二步,从现有数据中挖掘趋势,针对性地生产定制化产品。
今年天猫双11前夕,天猫国际结合消费大盘数据进行深度行业调研和消费市场分析,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拆解为“吃穿住行”四个大方向,再从这些方向向下拆解出细分需求。具体到产品层面,天猫国际会引导这些进口品牌根据自身品类特性针对性开发,并提供中国风香味、中国文化习俗、中国联名设计、中国风礼盒、生肖款、中国文化图腾等维度的选择。
如今,天猫国际和上述28个品牌合作推出了“4711”“Swisse柠檬酸钙mini片”“瑞士莲软心精选锦鲤罐”等一系列中国定制商品。每个产品都能引起中国消费者的文化共鸣,既新鲜、又熟悉。
譬如,4711的定制商品“爽露牡丹檀香古龙水”将牡丹与檀香两味作为香水主调。前者被尊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后者取自中药材,相互叠加成限定中国味道,尽显东方韵味。
Swisse则根据中国消费者对于服用体验的特殊要求,推出了一款“柠檬酸钙迷你片”。它缩小片剂尺寸,让产品便于吞服,温和好吸收,大大提升使用舒适度。
瑞士莲则基于中国消费者对于“吉祥”“好运”的情感追求,推出一款“软心精选锦鲤罐”,在产品构思和包装上为消费者提供情绪价值。
第三步,天猫国际进一步“包装”商品,进行场景化营销。
据了解,天猫国际此次联合了13家地方媒体,走进寻常人家采集真实故事,用13张照片定格了普通人一生中学习成长、结婚生子、亲人团聚等珍贵瞬间,让这些针对中国市场的定制商品,以礼物或生活必需品的角色出现,与中国人日常生活紧密贴合。这些照片后来也出现在上海市中心地铁站,引起人们围观驻足。
从场景挖掘、寻找商家、产品定制再到最终呈现,此次“全球定制为中国”充满了浓浓的中国味。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消费者既是需求者又是决策者,既是演绎者也是观众。
值得注意的是,双方的合作共创正颠覆品牌过往的产品创新逻辑——从过去品牌主导下的创新到如今“新鲜消费者需求+品牌创新能力+平台指引”的深层结合。
“从0到1”“从1到多”背后的驱动力
对于进入中国市场的进口品牌来说,“把中国生意由小做大”是永恒不变的目标,但如何进行阶段性突破,把握自身优势找到每个阶段的增长驱动力,其实是个巨大的考验。
品牌进入中国,阶段不同、目标不同。
曾经辉煌一时、风靡欧洲的百年小众香水4711进入中国不到一年,在中国市场认知度并不高,尚处于“从0到1”的突破阶段。
“这个阶段我们非常期待销售增长。”4711负责人认为,“在品牌建设上,我们希望能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古龙水鼻祖’的初步形象,其次通过消费者洞察,找到消费人群核心购物场景和生活场景,不断通过IP营销、趋势营销以及用户圈层的精细化运营,一步步实现从‘小众’到‘大众’的破圈。”
而对于Swisse这种已经进入中国6年的成熟海外品牌来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持续占领赛道第一,取得破圈式增长。
“进入天猫国际的第一年我们就进入了亿元俱乐部,2018年Swisse获得天猫国际‘1亿美金俱乐部’奖杯,在膳食营养补充剂赛道一直处于行业第一,新客率高达70%。”梁林森透露,“但我们不能满足现状,而要逐跑于未来。”如今,在18-35岁主力消费群体之外,Swisse和天猫国际团队共同探索,确定了品牌下一步要攻破的堡垒:高端人群及成功人群。
4711和Swisse的案例凸显了平台在品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天猫国际并不满足于只为进口品牌搭建入华通道,如今它更进一步,深度助力品牌的经营策略和市场规划。
“全球定制为中国”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今年天猫618期间,项目第一季,通过前期需求定位、新品定制以及后期传播、种草、直播等推动,定制商品实现累计上亿次曝光,最终实现近亿元GMV。
而在天猫双11期间举行的第二季,更是重装升级,天猫国际负责人表示,此次合作将覆盖更多行业类目,与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结合更为紧密。在天猫双11旺盛的消费氛围中,创造更高爆发。
品牌有雄心,平台有推动力,在围绕“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合力之下,海外中小品牌得以在中国跑得更快、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