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技术应用
光学激光器引领信息革命
撰文 亚瑟•L•肖洛(Arthur L. Schawlow)
198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本文刊登于1961年6月《科学美国人》
至少半个世纪以来,通信工程师都梦想拥有一种设备,能像产生无线电波那样高效、精确地产生光波。一个普通白炽灯泡辐射出的电磁波的纯度,同无线电波发生器产生的电磁波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电磁振荡器产生的无线电波的波长,限制在很窄的电磁波波段,“噪音”很低,可以用作信号载波。相反,所有传统光源基本上就是“噪音”源,除非以最粗略、原始的方式用作信号,这类光源几乎不适合做任何事。然而就在去年,随着光学激光器的出现,精确控制光波的产生成为可能。
虽然光学激光器只是刚刚出现,但它们已经产生了极高强度且高度定向的光束。与来自其他光源的光束相比,这种光束的单色性要好得多。
光学激光器是全新的光源,需要一些想象力才能预测它的潜在应用。当然,信息传递是最显而易见的应用,这个方向的应用获得的关注也最多。虽然自古代以来,人类都在使用光线来传递信号,但由于自然光源的强度很弱,“噪音”很大,使它的应用受到了限制。我们可以把普通光束看做一种纯净的、均匀的载波,只是光源里的那些一个个原子会随机发出光脉冲,变成“噪音”。但光学激光器能够提供几乎理想的均匀波,除了人工加入的信号外,没有任何噪音。
如果能找到合适的调制方法,相干光波(频率、振动方向和相位差都相同的两列波)应该能够携带海量信息。因为光的频率很高,即使在可见光范围内一个很窄的波段里,一秒钟也会包含数量巨大的振荡周期。光波能传递的信息量与每秒的周期数成 正比,因此也同波段宽度成比例。在传播电视信号时,载波带有的信号具有400万个周期的有效频宽。一个光学微波激射束完全能够携带一个频率(或者说频宽)为1000亿个周期的信号。当然,前提是能找到生成这种信号的途径。具有这一频率的信号能够携带的信息量,相当于现在所有无线电通信频道的总和。必须承认,没有光束能够很好的穿透雾、雨或雪,因此想要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应用,光束必须被封闭在管道里。
十、拦截导弹
撰文 汉斯•A•贝蒂(Hans A. Bethe),理查德•L•加温(Richard L. Garwin),库尔特•戈特弗里德(Kurt Gottfried),亨利•W•肯德尔(Henry W. Kendall)
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贝蒂),199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肯德尔)
本文刊登于1984年10月《科学美国人》
去年,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电视演讲里,号召全美科学界“给予我们新技术,放弃这些老旧无用的核武器”,表达了对技术革命的渴望,希望新技术的出现,能让美国有能力“在战略弹道导弹落到我们或者盟国的土地上之前,对导弹实施拦截。”
有能够消除核灭绝威胁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吗?
我们对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前景的分析,将集中在助推阶段的拦截上。
助推阶段的拦截需要许多非武器的设备原件。我们通过探测助推器喷出的火焰,提供早期的攻击预警。在确定来袭导弹的数量、运行轨迹及其型号(有可能的话)之后,锁定它们,然后就准备、瞄准并发射拦截武器,并且评定此次拦截是否成功,接着发射下一轮拦截武器(如果时间允许)。
为了摧毁助推器,我们必须在看到导弹之前,就开始进行拦截(如果等到发现它之后再拦截,就来不及了)。所以,防御系统必须从数千千米高的太空中开始助推器阶段的拦截。为此,目前有两种“定向能”武器(高度精准的武器)正在研发中:一种是利用激光束,它的速度是光速(300000千米/秒);另一种是粒子束,速度也差不多和光速一样快。目前,人们已经设计出了一种能够追踪助推器红外信号的防爆弹。
此外,其它拦截方案,包括化学激光武器、中性粒子束武器和自动追踪武器,都必须要安置在地球低轨道上。
目前,最亮的一种激光是,由氟化氢化学激光器产生的红外激光束。美国国防部计划,于1987年底之前展示一部两百万瓦特功率的这种激光器。假设人们目前已经拥有2500万瓦特功率的氟化氢激光器,以及性能完美的10米直径反光镜。这就相当于得到了一种具备3000千米“杀伤半径”的武器。如果每一部激光器都能发挥其最大功效,那么,300部位于低轨道上的这种激光器,就能够摧毁1400枚洲际弹道导弹的助推器。
粒子束武器发射的高能带电粒子束,能够钻进导弹弹体深处,扰乱其导航系统中的半导体元件。然而,这些带电粒子束会受到地球磁场的影响,运动轨迹发生弯曲。也就无法精确瞄准远距离目标。因此,人们需要制造出中性粒子束。此外,攻击导弹可以使用具有极强抗辐射能力的砷化镓半导体(它的抗辐射能力比硅半导体强1000倍),以保护导弹的导航计算机免受损伤。
相关报道:
- 村上春树7次失诺贝尔奖 莱昂纳多与汪峰齐躺枪2014-10-11
- 揭开细胞“货运”之谜:解读2013诺贝尔奖2013-10-08
- 2013搞笑诺贝尔奖颁发:屎壳郎靠银河系导航2013-09-16
- 我国科学家做出“诺贝尔奖级”重要成果2013-04-11
- 莫言获诺贝尔奖:电商借机推广图书频道2012-10-12
本类最新
本类最热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新闻图片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