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国内 > 正文

炒作进行时:江湖代有概念出 各领风骚三两天
2013-03-15 07:57  21世纪经济报道  陈浠  我要评论(0)
字号:T|T

有人炒作,有人埋单。

A股从来不缺乏热点炒作,这是一个互有需求的市场,有人提供题材,有人热烈响应。但最后一个响应的人,就成为那个谁都不愿意做的“站岗人”。

“市场永远爱炒作。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是普遍的A股投资心态。但相对于以前,大家现在也越来越聪明,对于概念炒作不会介入过深,短炒一把就走,获利则开心,赔钱认倒霉,一般不会再被概念股深套”,3月14日,一位深圳资深市场人士对记者称。

即使是最虚妄的概念,都有人热捧。譬如曾经热火的4D打印概念、早期的页岩气概念炒作等,包括一直热火的高送转概念,无不表明这是一个不够理性的市场;而在新股炒作上,不理性这一特点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呈现。

超高换手率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资本市场投机性十足。

“中国资本市场有一个特点——换手率比较高,曾经在2007年的牛市中超过900%,全球排名第二的是韩国市场,只有200%,而发达国家在100%左右。这两年市场低迷一些,换手率下降了不少,但仍旧是全世界最高之一。”这是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多次提及的一个细节。

这一细节对A股市场颇为重要,直接助长了高送配、涉矿、石墨烯、新能源、页岩气、美丽中国、4D打印等等概念股的轮番炒作。

前述深圳资深市场人士认为,如今概念的炒作轮换越来越快,一个概念慢则一两周,快则一到三天就没了,节奏很难把握。

炒作往往与理性相悖。

譬如,2013年1月份流感概念热炒的时候,1月14日莱茵生物(002166.SZ)再次封于涨停,这是其近6个交易日的第5个涨停板,公司股价在流感概念的推动下累计已上涨64%。市场认为公司上涨的逻辑在于2009年4月底,全球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时,有券商认为莱茵生物会因其莽草酸产品大大受益,而今亦相同。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莱茵生物董秘罗华阳坦言,“2009年莽草酸对公司影响也不大,这个产品我们现在没有生产了,我们现在的产品基本和流感没什么关系”,这一消息在1月15日已成为公开信息。但这并没有阻止炒作的热情,1月15日,莱茵生物继续涨停。直到1月16日,公司股价才转而向下。

最近两年来最让市场心动的概念股是页岩气概念。

页岩气概念2012年大热于A股市场,基本只要关于页岩气的最新消息一出来,相关概念股便会上涨一拨。例如,2012年8月22日页岩气概念继续横行A股。宝莫股份(002476.SZ)、山东墨龙(002490.SZ)、恒泰艾普(300157.SZ)三股齐封涨停,而前一日下跌的通源石油(300164.SZ)、海默科技(300084.SZ)、湖北能源(000883.SZ)等亦借力走高。

彼时据本报记者了解,尽管页岩气革命已在美国产生巨大影响,但国内目前涉及页岩气的热门概念股中,尚无一个公司的业务能从页岩气革命中得到确定性的利好。“到目前为止,国内几乎没有一个上市公司的业务跟‘页岩气革命’直接相关。”一位券商能源行业分析师也对记者表示。

高送转亦是一个典型的炒作题材。

据研究人士分析,高送转一般分年报与中报,中报符合高送转的个股较少,而年报为集中高送转时间。11月底到12月初为潜入高送转个股最佳时机。在高送转公布实施的前三个月,只要大盘不出现大幅调整,大部分股票的价格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以年报披露前30个交易日至年报披露后15个交易日为最重要的上涨时间段。

一位北京分析师告诉记者,在年报之前,研究公司的人基本就会根据公司的现状来推断其是否有高送转的预期。

一般而言,高送转概念股往往具有“三高一低”的特征。“三高”即每股资本公积金高、每股未分配利润高、每股净资产高,“一低”即总股本低。

“按照我们的理解,高送转某种意义上是数字游戏。”3月14日,长城证券研究总监向威达对本报记者表示,如果是现金分红,那就是真实利好,但如果只是转增股本,其实意义不大,只是摊薄了之后,A股市场的投资者会觉得股价低了,利于把股价重新涨上去。

“如今高送转没有那么好炒,就像2012年的年报出来,前一拨公布高送转方案的股票还有所表现,但后面的就不怎么样,分化很厉害。”前述深圳资深市场人士称。

新股追逐热

炒作永不过时。对于爱炒作的投资者而言,炒新是一大机会,尽管如今新股破发时有发生,但这仍不改其魅力。

“我在弱市的时候基本都不做正常的A股投资,只买债券跟炒新。”这是2012年上半年,一位个人投资者对记者强调的观点。

据深交所2012年下半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新股上市首日的投资者结构具有一定的特点,买入者主要是个人投资者,其中一批资金量大、频繁进行新股买卖的大户(即炒新大户)往往起到重要作用。

炒新大户的操作手法颇为典型。这一群体多为职业投资者,通常有10年以上参与股市的经验,了解市场动态和投资者心理。炒新大户会有选择地介入新股炒作,一般选择具有炒作题材、机构评价较高、发行市盈率较低、网上配售中签率较低、网下配售申购倍数较高、流通盘较小的股票。在操作上注重抢先买入、短线持有、迅速卖出,主要在开市集合竞价期间和开市后十分钟内高价申报买入,在新股上市次日迅速卖出。

炒新的盛况,在2012年最后一只上市的股票——浙江世宝(002703.SZ)身上得到极致的体现。

2012年11月2日,首发仅1500万A股,发行价仅2.58元的浙江世宝上市造就了一番疯狂。其首日开盘、收盘价分别为15.62元、18.75元,收盘涨幅626.74%,换手率95.15%,盘中因换手率超过50%、交易价格较开盘价上涨而临时停牌三次。

记者从深交所获得的数据显示,浙江世宝上市首日全日个人投资者买入股数占比99.86%,基金等专业机构首日未买入,仅有7家一般机构少量买入,买入股数占比0.14%。

而上市公司首日股价越高的区间,中小投资者买入占比越高。开盘集合竞价阶段,买入浙江世宝5000股以下的个人投资者买入户数占比75.08%,买入股数占比13.47%;第二次复牌至第三次停牌阶段,买入5000股以下的个人投资者买入户数占比升至94.26%,买入股数占比升至48.95%。但首日疯狂过后,浙江世宝就迎来连续两个跌停板。

但炒新的热闹大战中亏钱的更多是中小投资者。在2012年7月5日上市的津膜科技的例子中,上市次日起股价连续下跌,到7月30日,四分之三的中小投资者亏损,平均亏损11.7%,而炒新大户有四成多盈利,亏损的炒新大户损失平均只有3.7%。

“对于炒新,监管层都说了多少次,出了多少措施,但说真的,基本上用处并不大,投机的人该怎样还是怎样,市场就是这样。”一位监管层人士曾对本报记者表示。

当然,炒新现象亦是人性的一种体现,并非仅是中国特色。即使是在资本市场相对成熟的美国,FacebooK(脸谱公司)上市亦发生过疯狂的“打新”和“炒新”现象。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炒作 资本市场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