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业界 > 正文

大型互联网公司自主开发服务器或成潮流
2013-07-09 09:18  新浪科技  维金  我要评论(0)
字号:T|T

美国科技博客GigaOM周一刊文称,互联网公司是否会追随苹果公司的脚步,正如iPhone采用专用芯片一样为服务器设计专门的芯片?AMD一名高管认为,这一天正在到来。

以下为文章全文:

很明显ARM正瞄准数据中心市场。对于企业计算任务,基于ARM设计的芯片正越来越强大,而互联网计算的性能和经济成本也使得ARM架构越来越有吸引力。另一方面,使用ARM核心也将改变芯片的设计成本,导致芯片上的非CPU部分不再被特定厂商所控制。

这些发展趋势促使一些互联网公司考虑,为处理专门的计算任务设计订制的CPU核心。而许多创业公司也试图打入这一此前被x86所控制的市场。目前,谷歌和Facebook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已开始设计及开发专门的设备,未来这些公司可能也会希望拥有自己的芯片设计人员。

ARM芯片的优势

过去几周中,AMD总经理及企业副总裁安德鲁·费尔德曼(Andrew Feldman)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他估计,一家公司只要花费约3000万美元,就可以在约18个月的时间内开发出完全订制的ARM架构芯片。而以往,开发基于x86架构的服务器芯片需要投资3亿至4亿美元,而花费的时间则达到3至4年。

他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这一成本和时间的变化为使用CPU的大户(大型数据中心公司)打开了一扇大门。它们可以与ARM处理器厂商合作,例如支付芯片开发的部分成本,从而将订制的IP核(知识产权核心)集成在芯片中,这些IP核专为大型数据中心软件而设计。”

他同时指出:“全球几乎所有大型数据中心公司都在讨论这一话题。大型数据中心的所有者正在开发仓库级的计算机组。它们对订制的IP核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通过降低CPU开发的成本和时间,ARM使这样的做法成为可能。”

费尔德曼的说法表明,个人计算从PC向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转移正对互联网公司的基础设施需求产生明显影响,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大部分计算工作都需要在云计算平台上完成。

订制芯片不仅能给互联网公司,也能给其他行业带来经济效益。费尔德曼表示,有公司正利用订制的板载芯片作为比特币的“挖矿机”。不过这一消息尚未得到证实,也不清楚这样的芯片是否使用了ARM核心。不过,这一事例的重点在于,开发订制芯片去“开采”比特币能带来足够的经济效益。

未来的发展

因此,全球类似Facebook、亚马逊和谷歌的公司都将开发自主的芯片,从而完全控制各自的计算经济。这样的趋势正在出现。2010年,谷歌收购了一家名为Agnilux的公司,该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开发强大而高效的服务器芯片。外界并不清楚谷歌在收购该公司后采取了什么样的做法。或许谷歌已开始设计自主的服务器芯片,类似苹果公司为iPad和iPhone设计处理器芯片。

在芯片中使用ARM核心也将给创业公司和互联网公司带来另一个副作用。目前的CPU芯片通常包括CPU核心,以及所有与CPU数据收发相关的IP核,例如输入输出、内存控制和PCI-E总线等。尽管用户意识不到这些IP核的存在,但x86处理器确实已经集成了这些组件。费尔德曼将这些称作“第2部分”,而CPU核心为“第1部分”。

他表示:“由于英特尔和AMD是x86处理器领域仅有的两家公司,因此均开发了自主的核心(第1部分),以及第2部分组件。这里没有生态系统,而第2部分的创新很少。我们总是在换代时进行增量的改进。以往,建立一家公司进行片上设计,开发更好的内存控制器或应用加速器并没有意义,因为你只有两家客户。英特尔和AMD则从事相互竞争的项目。”

但在ARM的世界中,情况有很大不同。由于所有厂商都可以获得AMR核心的授权,因此每家厂商都会关注CPU核心的不同外围设计。它们可以为芯片开发更好的输入输出控制,或专门的计算加速器。Calxeda是一个典型例子。该公司使用ARM核心来处理服务器的计算工作,但开发了专门的互连模块,从而在数百个ARM核心之间快速收发数据。

大型数据中心是ARM处理器的一个机遇,这并不是简单地从Marvell或Applied Micro采购芯片,或是从惠普采购Calxeda设备。费尔德曼表示,大型互联网公司将参与ARM芯片的开发,从而更好地对芯片进行订制,从而针对应用需求进行优化。

这将是行业的一次重大转变,对英特尔、服务器厂商和企业IT采购者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相对于企业自主开发服务器,采购服务器将变得更昂贵,而IT外包将有更大的实际意义。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互联网 服务器

责任编辑:任光飞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