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芬顿邮报》网站上周刊登题为《互联网如何拯救新闻》(How the Internet Can Save Journalism)的文章称,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收购《华盛顿邮报》反映了互联网时代专业新闻制作的衰亡,但实际上通过建立一定的机制,互联网也能给专业新闻制作带来新的发展模式。
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华盛顿邮报》被出售给亚马逊CEO贝佐斯是专业新闻制作走向衰落的又一证明。通过将这份报纸出售给没有任何报业经验的亿万富翁,格拉汉姆家族实际上将价值连城的国民财富交给了一个外行人去打理。贝佐斯或许会以负责任的态度去对待《华盛顿邮报》,但也可能不会。如果是后者,那么作为硕果仅存的几家严肃新闻媒体之一,《华盛顿邮报》将会迷失。
英语世界的这一危机在小语种地区将变成一场灾难。英语市场的规模非常庞大,广告主愿意支出很大一笔费用,以覆盖经常访问《纽约时报》和《卫报》网站的数千万读者。不过葡萄牙语市场的规模相对小很多,无法支撑专门的互联网新闻业务。如果没有人再愿意付费购买老式的报纸,那么葡萄牙语地区的民主将发生什么变化?
博客无法承担这样的重任。对国内和国际事件的一流报道不是业余人士能做到的。这需要大量培训、庞大的人际关系网以及大笔费用。这要求记者拥有很好的技巧,为普通大众撰写新闻,因为他们的读者并不是学术专家或智库政策专家。此外,这也需要编辑很好地平衡新闻机构的长期可信度以及每一天的热门新闻。博客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如果缺乏合适的商业模式,博客将演变成“后现代的噩梦”,数百万人将信口开河,而不再关注事实真相。
我们不能坐等“无形的手”为严肃新闻制作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可以看见,财经类媒体已相对成功地说服读者付费阅读新闻,而主流媒体正试图复制这样的成功。不过如果数千万读者并不愿意接受付费模式,那么目前是时候去探讨创新的方式。
第一眼来看,依靠BBC式的解决方案是一个错误。政府提供主要新闻来源是一回事,而允许政府垄断新闻报道又是另一回事。当政府本身出现问题时,这将宣告对事实真相探求的死亡。在小语种地区,这样的风险尤为巨大,因为外部媒体无法作为替代品。
根据我们的方案,互联网上每篇新闻的末尾都应当询问读者,这篇文章是否对他们的政治认识有所帮助。如果如此,读者可以点击“是”选项,并向“国家新闻基金会”发送消息。国家新闻基金会可以从政府获得拨款,并根据读者对新闻网站的反馈向这些网站拨付运营资金。
尽管互联网可能摧毁了报纸的传统商业模式,但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创造新的分散体系,在21世纪中更好地推动思想交流。在预算削减的情况下,《华盛顿邮报》被出售无法说服国会成立国家新闻基金会,不过欧洲国家领袖将可能有所作为。法国、德国、挪威和荷兰等国家有着支持本国文化的传统。如果某个国家迈出一步并获得成功,那么其他国家将会跟随。
相关报道:
- 揭秘“网络维权斗士”周禄宝的非法敛财之道2013-08-26
- 互联网图片文化创意产业解读:小视觉大生意2013-08-26
- 科技企业掘金女性市场 炒概念大过硬需求2013-08-23
- 互联网生态之争升级腾讯反击阿里“封杀令”2013-08-22
- 或颠覆BAT的无限可能 宽带将重构互联网格局2013-08-22
本类最新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