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移动通讯 > 评论 > 正文

评论:有充分竞争,流量转存自然不是问题
2013-09-02 08:13  新京报  陈在田  我要评论(0)
字号:T|T

■ 观察家

竞争越激烈、消费者选择余地越大的市场,“流量转存”问题的解决越顺利,运营商积极性也越高,反之,运营商自恃垄断,有恃无恐。

日前广州方面传出消息,中国电信广州公司推出3G“流量捐赠”促销活动,倘消费者当月使用300M手机流量,便可获得连续两月、每月150M省内流量额外赠送,且额外赠送的流量可选择赠送给自己或他人。

有的舆论认为,这意味着在三大中国手机3G运营商体系中,中国电信广州公司率先实现了3G的“流量转存”。

对此广州电信方面却态度保守,强调“促销”、“赠送”性质,而对“流量转存”这一敏感概念采取了回避态度。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流量转存”一直是消费者呼声较高,而运营商抵制的3G包月计量计价方式。

运营商和支持运营商的意见认为,套餐的服务价格远比流量标准资费优惠得多,而数据网络的占用是有时间属性的,取消时间限制,实行“流量转存”不太现实。

这种观点仅看到选择套餐者享受价格折扣的一面,却并未看到这些消费者因此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和回报,即单位时间内无法单方面结束服务更换运营商,这等于让运营商“跑马圈地”,锁定了一批固定消费者。这还仅仅是纸面上的代价、回报,现实运营中,消费者还时常掉进暗藏的“陷阱”,如套餐到期无通知则自动延续,或单位时间内套餐流量用完则回复标准资费价格等,认为“套餐消费者已占了便宜”,并进而据此认定“流量转存”是“分外要求”,显然是不合理的。

有人认为,“流量转存”问题,应由政府出面解决,并出台流量标准资费限价标准。用行政手段解决市场问题,不是根本出路。其实套餐问题、年限合约问题和流量转存问题,在许多国家、市场都不同程度存在。总的来说,竞争越激烈、消费者选择余地越大的市场,这个问题的解决越顺利,运营商积极性也越高,反之,运营商自恃垄断,有恃无恐,消费者的利益就得不到尊重。

尽管回避“流量转存”的概念,但广州电信方面的“促销”表态事实上已说明,这一令人联想到“流量转存”的措施,是市场和竞争逼出来的;针对目前“不能转存”、“不能累计”等限制条件能否取消,和“流量捐赠”优惠是否会常态化,该公司表示“会根据促销情况,继续进行活动优化和升级”,表明只要市场竞争有此需要,“流量转存”并非没有实现可能。这也充分表明,惟有促进通信业充分竞争,才能让运营商学会尊重市场和消费者,而惟有尊重市场,尊重消费者,“流量转存”等涉及运营商和消费者间利益调整的焦点话题,才有了讨论的弹性和空间。

另外,移动运营商也要看到这样的趋势,随着无线网络(WIFI)技术和应用的发展,会有更多的人减少使用3G。如何吸引更多人使用3G,不远的将来,或许将成为问题。与其固守垄断,不如顺应市场需求。这才是正路。

□陈在田(学者)

(原标题:有充分竞争,“流量转存”自然不是问题)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流量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