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娱乐 > 游戏业界 > 评论 > 正文

中国网吧20年沉浮录:从人等机器到机器等人(2)
2014-02-24 16:18  yxdown.com    我要评论(0)
字号:T|T

网吧的青铜时代【2010~2013】

当年,70后、80后是网吧的主力军,为了上网,他们不惜排队等候。而对于90后的赵涛来说,网吧对他没啥吸引力。他说,随着3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上网变得越来越方便,自己一年能去一次网吧就不错了。他甚至认为,网吧数量的缩减将呈不可逆转之势。

开网吧的人 卖盒饭比开网吧还赚钱

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进入2010年,网吧市场也悄悄发生着变化。“当年,为了开这个网吧,我通过各种关系,找了很多熟人,花了将近40万元,才从别人手中‘购买’了一个网络经营许可证,本想着大干一场,没想到生意一年不如一年。”说起这几年的经历,网吧老板李胜利透露,他这几年不但白干了,还赔了不少钱。

【投资】为了拿到网吧牌照 花了38万元转让费

2007年,文化部等14部委联合颁布了各地不得审批新网吧的通知,网吧牌照审批进入“冰封”时期。“当时网吧生意好得很,我和两个朋友一直都想开网吧,但由于政策所限,一直没有付诸行动”。

到了2009年,民间盛传针对网吧的政策将有大调整。为此,李胜利一直等待着国家政策的出台,结果,当年9月,他等来了文化部的《网吧连锁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而该通知和他的关系并不大。

“该通知只是对网吧连锁企业的认定,对我来说,只有两条路:要么加盟连锁网吧,要么自己开网吧。而自己开网吧的前提则是要搞到网络经营许可证”。

于是,通过各种关系,李胜利花大价钱从别人手里买来了网络经营许可证。“为了这张纸,我花了38万元。当时在广州一些城市,这张纸更贵,能卖到100万元左右。”李胜利说。

【焦心】网吧生意下滑 一年不如一年

李胜利的网吧开在郑州市花园路上,2010年开业初期,生意还不错。

“总共有100台电脑,上座率基本上都在90%以上,每个月的纯利润也有几万元。不过,由于是三个人合伙投资,平均每个人每个月的纯收入在1万元左右。”李胜利说。

然而,这样的好景并不长。

“进入2011年,我发现生意开始下滑,上座率在逐渐降低。”李胜利说,为此,他和他的合伙人开始更新网络设备,还对网吧进行了改扩建,换了清一色的皮质靠背座椅和液晶显示屏,传输也从刚开店时的宽带换成了光纤……然而,他们的付出和改变,并没有吸引太多的人气,平常工作日的上座率只有50%左右。

“4个小时的网费,才10元钱;而卖一份10元的盒饭就能挣7元。”李胜利说,上网的人都要吃饭,后来,他们就在网吧内推出了盒饭套餐,结果,卖盒饭挣的钱比网吧的收入还高。

【尴尬】低价转让网吧牌照 等了俩月乏人问津

网吧生意越来越惨淡,而房租年年涨,人员成本、宽带费用也是年年涨,这让李胜利苦不堪言。

“从开网吧这几年来,不但没有盈利,还一直在赔钱。”李胜利说,如果继续干下去,说不定还得继续赔钱。而谈及网吧生意惨淡的原因,李胜利直接归咎于“宽带入户”的普及和3G智能手机的热卖。

去年,恰好赶上拆迁,李胜利的网吧也在拆迁范围。于是,他和合伙人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彻底退出网吧经营领域。

将相关资产变卖后,他们手中还有一张网络经营许可证。“当年花了38万元才买来的,现在的转让价格是15万元,如果真心要,最低14万元”。

“转让信息在网上挂出去俩月了,只接到了几个咨询电话,至今还没有卖出去呢!”李胜利感慨,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只不过三年,这张纸的命运就发生了巨变,真是赶上网吧的“青铜时代”了。

泡网吧的90后 一年能去一次网吧就不错了

初中时和同学偷偷跑到网吧

“说实在的,我对网吧有着很深的感情。”说起网吧,今年23岁的赵涛觉得,上初中时偷偷跑到网吧上网,是很难忘的人生经历。

赵涛的老家在洛阳,10多年前,洛阳的网吧发展迅猛,而当时的相关政策也不完善。“那时候,我们还在上初中,一到晚上,我们几个同学就偷偷跑到网吧玩儿。不用出示证件,只要付钱就行”。

当时网吧还是新兴事物,监管政策还不完善,丰富多彩的网络深深吸引了很多中小学生,不少学生沉溺于网络,直接影响了学习成绩。

“有一个周末,我爸将我从网吧里拽出来,狠狠揍了我一顿,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去网吧了。”赵涛笑着说。

网吧渐渐丧失了吸引力

2009年,赵涛进入大学。学校里有着宽敞明亮的网络教室,他能够经常在这里上网。

“这时候,智能手机出现了,上网变得更方便了。”赵涛说,同学们一回到宿舍,就会拿出手机上网,和朋友们聊聊天,看看新闻。

“很少去网吧了,网吧里太嘈杂,吸烟的人又多,空气糟糕。”赵涛说,于是大家都不咋去网吧了。

今天,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赵涛认为,网吧对他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了。“家里有电脑,出门有笔记本,手中有智能手机,根本不用去网吧了!”

网吧环境像咖啡厅就好了

“我觉得,网吧数量的减少,肯定是不可逆转的大势。但网吧还有其市场需求,也不可能消失。”赵涛说,他从来不打游戏,因此,网吧对他来说意义不大,但对于喜欢打游戏的年轻人来说,网吧还是首选场所。

赵涛说,他的一个朋友是个游戏迷,总是七八个人一起去网吧玩大型网游,“我的朋友说,只有在网吧里打网游,才会有酣畅淋漓的感觉”。

“从这个意义上说,网吧肯定不会消失。尽管整个行业前景不容乐观,但网吧需要在自身设施、服务上不断下功夫。”赵涛说,如果网吧就像咖啡厅一样干净、整洁、舒适,他还是很愿意带着朋友去休闲的。

网吧的黑铁时代?【2014~?】

2004年,我省新建网吧的审批全面停止,一张网络经营许可证在黑市上被炒到四五十万元。10年过去,不少网吧从业者决定“金盆洗手”,就在这时,“冰封”了10年的单体网吧审批解禁。

为何要放开单体网吧审批权限?在网吧行业走下坡路的时候推出这一政策,会起到什么作用?我省网吧行业现状如何?未来会朝什么方向发展?

【现状】

网吧老板备受“煎熬”

2月21日上午11时,记者来到郑州市黄河路上一家网吧。工作人员说,该网吧已经经营了10余年。“2009年之前都很火爆,从来都是人等机,现在成了机等人。”

记者发现,该网吧有120多台机器,当天上午的上座率只有50%。前来上网的网友大多在玩《英雄联盟》、《地下城》等游戏。

而在文化路上的一家网吧,王姓老板大倒苦水,说网吧本来分布在两层楼,这几年生意越来越不好做,索性将二楼变成餐馆,用来补贴网吧。“基本上不赔钱,但和前几年相比,生意确实不好做了。”

在记者采访的多家网吧中,多数老板都表示,网吧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备受煎熬。他们的状况在58同城网上得到了体现,记者发现,有几十家郑州网吧挂出了“网吧转让”的信息。东方今报记者试着联系了多位老板,他们几乎给出了相同的答案:要投资其他行业,顾不上网吧了。而熟悉内情的人说,关键原因是网吧利润急剧下滑,老板们纷纷改行。

【趋势】

网吧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河南省文化厅市场处处长张松涛说,我国的网吧数量从2011年到2012年开始出现下滑,结束了自2004年以来持续增长的态势,其中2012年约有1万家网吧停业。截至2012年底,全国网吧总数降至13.6万家,我省网吧总数基本上还算稳定,保持在8000家左右,但城乡比例有所调整。

“前些年,网吧主要分布在城市里,乡镇甚至农村根本看不到网吧的影子,这几年,城市市区的网吧减少,出现了向城乡接合部乃至农村转移的趋势。”

在网吧逐渐走向没落的同时,中国拥有智能手机的人口比例从2012年的20%增长至去年的近50%,涨幅超过一倍。

同时,安装宽带网络的中国家庭用户数量也在2012年大幅提升,达到了1.91亿户,是5年前的3倍。

【转机】

单体网吧审批“解禁”

就在不少网吧从业者准备改行的时候,一个利好消息传来。

在前不久召开的2014年全省文化工作会议上,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透露,今年,我省将优化简化审批程序,降低网吧市场准入标准,放开单体网吧的审批。据悉,这是我省文化部门首次透露这一信号,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我省之所以放开网吧的审批,这和文化部等四部委的一个通知有关。”张松涛说,去年11月初,文化部、公安部、工信部、工商总局联合发出通知,各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可根据地区和城乡差异,在确保场所每台计算机占地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的前提下,分别设立网吧台数标准,依法开展单体网吧审批。这意味着“不新批一个单体网吧”的政策被废止。

【作用】

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

一边是网吧的经营困境,一边是政府审批解禁的救场。政府为何在此时放开单体网吧审批,新政能解救网吧吗?

张松涛分析,从大的方面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因此,文化部门要“减少审批,放开文化市场”。从具体现实来说,此次对网吧政策进行适时的调整,目的是希望使网吧市场准入与管理工作能够与市场的变化相适应。

有不少连锁网吧的负责人担心,网吧生意本来就不好,如果放开单体网吧审批,会对他们的经营造成影响。对此,张松涛说,网吧政策调整,对连锁企业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放宽准入有利于制度上消除地方保护,给连锁网吧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给那些“连而不锁”以及靠收取加盟费生存的连锁企业带来冲击,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

【未来】

要想存活必须转型升级

据悉,此番政策调整后,各地网吧的总量和布局规划不再报文化部备案。针对解禁后网吧会不会因此泛滥,四部委要求各地要及时调整网吧总量和布局规划。

“城市的网吧市场已经日趋饱和,甚至部分地方出现萎缩,而那些外来务工人员比较聚集的城乡接合部、小城镇、农村地区等,市场需求依然很旺盛,这些因素在整个网吧总量布局规划中都将全面考虑到。因此,农村地区和外来人口多的地区网吧数量会多一些,而城市里的现有网吧,要想继续发展,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张松涛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网吧已经开始行动了,他们除了提供网络服务外,还有桌游、咖啡、餐饮等。

“我希望网吧更具‘个性’,而不仅仅是一个上网的地方。”网友赵涛建议,网吧需要用餐饮、购物等综合服务来吸引顾客,而不同装修风格、不同文化内涵的主题网吧也会吸引上网族的光临。

河南网吧大事记

上个世纪90年代末,网吧在我省出现。

2002年以前,网吧行业几乎没有市场门槛。

2004年,新建网吧的审批全面停止。

2006年6月30日,河南停止网吧牌照全面审批。

2007年年初,文化部等14部委联合颁布了各地不得审批新网吧的通知,网吧牌照审批再次“冰封”。

2008年,解禁传闻再次出现。

2009年9月,文化部印发《网吧连锁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10年4月,河南三家连锁企业获得网吧经营许可证审批。

2013年11月,文化部、公安部、工信部、工商总局联合发出通知,单体网吧审批解禁。

放开网吧审批

网吧是服务型行业,但在兴盛时代,因为带着“原罪”,被停止一切审批;在败落时期却被有限解禁审批。这种历史变迁富有戏剧性,这对一些从业者或想从事该行业的人来说,是迟到的春天。

十几年来,网吧之所以会被打压、批判、指责、抵制,不外乎网吧内发生了斗殴、烧死了人,涉嫌传播违规信息内容、促发青少年沉溺。网吧的这些洗脱不掉的“原罪”,是在家长“救救孩子”的呼声下形成的,也是在社会舆论一边倒的常年批判下形成的。

没有网吧,就没有“原罪”了吗?没有网吧,青少年就不会沉迷于网络吗?不。

冻结网吧审批这些年,未成年人上网问题仍未彻底解决,青少年在家上网也能产生网瘾。执法不严、多头管理使黑网吧更难发现和查处。因此,不管是网吧当年的“藏污纳垢”,还是黑网吧生生不息,根本原因还在于法律约束和政府监管没有及时跟上。

有市场需求就有某个行业的生存空间。对于合法的行业来说,一味强制会使一些经营者从明转暗,更难监管;会造就垄断市场,使既得利益者不思进取,阻碍市场发展。

网吧管理是政府管理体制的一个缩影,显示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只有从堵向疏转变、从微观干预向宏观调控转变,才能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网吧

责任编辑:张飞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