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中心 > 产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茅台改革剑指千亿规模 拟剥离系列酒另起炉灶
2014-03-19 09:11  每日经济新闻    我要评论()
字号:T|T

贵州茅台拟剥离系列酒 新公司将谋划上市

每经记者 江然 发自成都

贵州省近日启动国企产权制度改革3年行动计划,明确本轮改革不设股比、不限合作方式,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茅台集团的大手笔变革。

茅台集团的改革目标为建设产融结合的多元化控股集团,到2017年整体销售收入达千亿元级。将推进茅台酒、其他酒类、营销商贸、金融、文化旅游、创业投资等七大业务板块,逐步培育形成6~7个子集团;在酒类业务方面,计划将系列酒剥离贵州茅台,集团保健酒、葡萄酒等业务装入习酒板块等。

针对茅台集团的变革,有人表示赞赏,认为比预期的动作更大,尤其是剥离系列酒的举措,能让上市公司聚焦主品牌。也有专家提醒,茅台集团的强项在于酒类业务,现在加码非主营板块,进入不熟悉的领域,应注意风险的把控,此前也不乏酒企多元化的失败案例。

在茅台集团的“改革路线图”中,“内部拆分股份公司”的计划引起了资本市场及经销商的高度关注。

按照路线图,“贵州茅台将进行内部拆分,将现有系列酒整体剥离至新公司,新公司保持相对控股,实现系列酒供产销完全独立。2014年完成新公司拆分工作,2015年开始 ‘引进战略投资’工作。新公司择机并购其他酒类企业或借壳上市。”

这一“另起炉灶”的做法,得到了多名业内人士及经销商的肯定,这样既可保证贵州茅台专注于优势品牌,又为培育系列酒提供了机遇。白酒营销专家杨承平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系列酒在跟随茅台期间已累积了品牌、市场两大优势,可看作茅台集团一把“尚未开锋的宝剑”,若运用得当,未来将有较大盈利空间。

降低对主品牌稀释/

长期以来,白酒业同一品牌之下产品众多、过分稀释主品牌的现象较为普遍,贵州茅台也不例外。业内人士认为,将系列酒整体从股份公司剥离,能有效减少对茅台品牌力的稀释。

“股份公司此举意在整合产品系列,进一步稳固品牌价值。系列酒剥离之后或对股份公司的短期业绩产生一定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可以明晰品牌价值、提升整体利润水平。”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时表示。

不少业内人士则认为,系列酒剥离后,将更利于股份公司集中精力推动其主品牌茅台高档酒的销售,也有利于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华泰证券研究员任劲表示,剥离系列酒对于股份公司来说短期是利好,目前低价酒、红酒等市场存在一定风险,单纯保留优质茅台酒资源可以使股份公司更加稳定。

实际上,贵州茅台从2011年起就已开始实施 “淡化非茅台酒”战略,预计3~5年完成淡化工作。也因此,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做出将其剥离的决定可看作“符合公司计划”。

至于系列酒剥离至新公司后能否顺利上市,向健民表示,目前国内整个上市环境较之前更加严格,新公司需要经营良好、具有发展前景方能成功上市。

此外,业内人士亦表示,将众多品牌拆分后独立运作将是未来酒企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以公司形式运作,将更加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品牌提升,形成差异竞争。”杨承平告诉记者。

系列酒“另起炉灶”空间大

系列酒是贵州茅台公司中的中低价位产品,一直以来,贵州茅台对其投入较小,其收入占公司收入的比重不到10%,毛利仅占8%。

不过,在白酒行业进入严冬之时,风向已悄然变化。茅台集团对系列酒的逐渐重视,显示出当前白酒业转型“民酒”的力度只增不减。

近日,茅台某省域经销商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今年茅台的新动作或在于加大对公司系列酒的培养。“从厂家到经销商,都想大力去做。不像以往,我们只是顺带做系列酒的销售,现在是更加主动地去做。”

实际上,茅台从去年中期就已开始加码中低端产品,通过对汉酱、仁酒等大幅调价发力 “腰部”,并举办系列酒推介会;去年底在贵阳举行的茅台经销商大会上,贵州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也指出系列酒还有很大空间,值得厂商共同挖掘。

杨承平认为,茅台系列酒是一把尚未开锋的宝剑,一旦开锋,将削铁如泥,“事在人为,关键是怎么使用这把宝剑。”在杨承平看来,系列酒的优势十分明显,在剥离以后,上升空间较大。“首先受益的是它的品牌,多年来已经积累了很好的口碑;第二个优势是茅台作为一类酒企早已占领的全国市场。

让系列酒 “另起炉灶”的计划,也让一众期望在今年发力系列酒的经销商看到希望。“这个动作是正确且及时的,”昨日,在听闻此消息后,上述经销商迅速回应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年来,系列酒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有两点:用做茅台酒的思维去做系列酒;借茅台品牌去打造系列酒的市场认可度,但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在这位经销商看来,系列酒独立出来至关重要,“有了这一步才可能有后续成功必备的改革的基础。”据其透露,目前确有经销商想把系列酒做大做强,“但也感觉到以经销商一己之力无法改变现状,尤其是正确的、顶端营销缺失,而现在看来,希望已经出现。”

茅台改革打出“组合拳”:布局七大业务板块产融结合剑指千亿

每经记者 谢振宇 发自成都

茅台又一次成为市场和行业的焦点。探索建立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机制,实施在移动互联网、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方面的对外扩张,实施“大习酒”战略,整合集团内其他酒类板块,并推动年内赴港上市……媒体披露出的茅台集团改革规划看点不少。

“建设为产融结合的多元化控股集团,目标到2017年整体销售收入达千亿元级”,雄心勃勃的目标也刺激了资本市场的神经,昨日(3月18日)贵州茅台股价高开高走,最大涨幅接近6%。消息是否确实?各界人士有什么看法?《每日经济新闻》今日解读。

“改革力度很大。”这是多位业内人士对媒体最新曝出的茅台集团改革方案的评述。

昨日(3月18日),多家媒体报道称,茅台集团改革目标是建设为产融结合的多元化控股集团,目标到2017年整体销售收入达千亿元级。拟改革的方案中,茅台集团拟加码商贸、文化旅游、投资等多个板块。酒类业务方面,不乏计划把系列酒分离出贵州茅台,集团保健酒、葡萄酒等业务装入习酒板块等“大胆”尝试。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茅台集团方面了解到,这一改革的方案尚在论证、审核过程中。贵州省国资委一位人士透露,包括茅台集团下属监管企业的方案将于本月底上报,具体的改革方案也尚需审核。

茅台集团在千亿目标之下,加码非主业板块的规划已经十分明显,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还应注意风险的把控。

具体方案尚需审核/

据悉,贵州省国资委曾要求监管企业于今年3月底前制订并上报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在3月17日的一次会议上,包括茅台集团在内的22家贵州省属国企的最新改革发展思路首次公开。茅台集团副总经理房国兴在该次会上表示,茅台集团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充分发挥产权制度改革的牵引作用,借助品牌、文化和资本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核心竞争力,做强茅台集团股份公司,做大茅台集团公司,在各子公司层面引进战略投资者、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对于茅台集团未来产权制度等改革的具体方向,18日有报道称,在贵州省国资委制作的会议资料上,茅台集团的发展方向是成为 “产融结合的多元化控股集团,到2017年左右,集团整体销售收入达到千亿元级。”茅台集团战略管理部部长吴德望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本次改制属于顶层设计,上述信息属于一个总体思考框架,具体方案还有待商定。

在外界人士看来,这与茅台集团提出的“千亿目标”有关。2012年1月,贵州省曾提出组建 “大茅台集团”,实现“千亿茅台”的目标,要求茅台在“十二五”计划末期销售额达到500亿元,“十三五”计划末期收入达到1000亿元,目前距离这一目标尚有距离,这意味着茅台集团未来4年需完成600亿的销售增量。

“改革力度很大。”中信证券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黄巍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目前披露出的信息来看,茅台集团此次改革的力度着实不小,特别是“做大规模的决心很大”。

对于茅台此次改革的具体情况,昨日,茅台集团一位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改革方案尚处论证和审核过程中,未来才会出台。

 多元化需把控风险/

主业增长已有所放缓,茅台集团如今不得不寄望多元化的发展来谋求突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昨日媒体的报道中,茅台集团酒类板块的“大胆”规划,就包括将系列酒拆分出贵州茅台上市公司,以及集团保健酒、葡萄酒等业务装入习酒公司等新规划。

茅台集团多元化的大战略也更加明确。纵观茅台集团近年来的多元化发展,涉足机场、证券投资、金融业等多个领域。

前述报道即表示,目前,茅台集团计划推进茅台酒板块、其他酒类板块、营销商贸板块、金融板块、文化旅游板块、创业投资板块等七大业务板块,逐步培育形成6~7个子集团。

该报道还称,茅台集团下属物流公司将积极引入中运、中远等国有物流企业,引进顺丰、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等民营物流企业参股物流公司,拓展物流仓储、原料仓储等酒类上下一体化业务,2015年底初步建成产权多元化,管理及技术现代化的西南地区领先的物流公司;2014年将旗下各贸易公司整合至贵州酒业发展公司,积极引入非公经济参股。

多元化成为了茅台集团近年的主要动作之一。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表示,多元化控股集团旨在强调多元化和控股,可以使一个企业充分借助外部资金使用有限的自有资金涉猎多个业务范围,利于企业分散经营风险,同时也可以通过战略投资者的引进,提升集团竞争力。

不过,多元化既是机遇,也是风险。贵州白酒专家万兴贵就曾向记者表示,未来其多元化的发展,“在主业不能忽略的前提下,关键看采取怎样的方式,与主业相关联的投资应采取渐进的方式;比如证券、机场等非关联性的就需要把握好战略方向。”对于酒企的多元化,多有业内人士评述道,酒企长于做酒,但在其他业务领域的发展缺乏经验,跨界进入有不小的风险。

白酒营销专家赵义祥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茅台集团加码多元化,需要注意介入领域其中的风险因素,特别是介入与原酒业主业关联度不大的领域。

茅台欲建立股权激励机制 探索员工持股

每经记者 杨珺 发自成都

按照目前媒体披露出的茅台集团改革规划,茅台将探索建立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机制。

资本市场对于茅台集团的这一战略规划持肯定态度。3月18日,在茅台集团公布公布相应举措后,贵州茅台(600519,SH)股价应声而起。

重仓白酒股的深圳林园资产董事长林园认为,“茅台谋划股权激励、员工持股等改革,这会极大提升员工和高管的工作热情,充分考虑企业发展的人为因素,比较看好。”

对于实施的具体时间与方案,贵州茅台董秘办一位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他并不清楚该事。茅台集团则表示,该改革方案尚在论证、审核中。

员工持股一向被作为上市公司稳定股价与资本市场预期的手段之一。2012年下半年A股市场低迷之时,证监会曾提倡、鼓励上市公司实行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回购。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早在2012年底,就有股民呼吁贵州茅台实施员工持股或进行回购以稳定市场。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通过员工持股稳定股价的必要性并不强。贵州茅台从今年1月份的118元开始上涨,截至昨日收盘,股价已升至171.32元,涨幅超过40%。

“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虽然有稳定股价的作用,但茅台的直接目的应该不是这个。”华泰证券研究员任劲认为,目前来看,员工持股的主要目的还是激励员工,提升归属感和工作热情。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员工持股对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不过向建军认为,员工持股改革中,持股比例、投资方式等都是较为重要的问题。“员工持股比例若较低,不易实现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应有的激励作用并无发挥;对于员工持股,企业可以给予优惠,但是不应过低,否则易出现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对于员工持股比例,任劲表示证监会对于国企员工持股比例没有具体规定,但目前来看应该不会太高。“员工持股在私有企业比较常见,国企的案例并不是很多。”

对于员工持股资金来源,茅台方面并未作出回应。任劲表示资金来源还要看茅台具体实施方案,可能来自公司利润也可能是员工工资奖金。

试水移动互联网 茅台布局新兴产业

每经记者 杨珺 发自成都

媒体披露的茅台改革规划显示,茅台将在符合预期的情况下将开展股权置换工作,并将实施在移动互联网、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方面的对外扩张,2016年底将完成股份公司再融资。

业内人士认为,移动互联网和清洁能源是国家调整经济结构方向下的重点发展行业,值得布局,不过在扩展新兴行业方面也面临风险,由于人才储备不足或导致资本投资无效。

深圳林园资产董事长林园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据他分析,贵州茅台谋划未来涉足移动互联网等新领域,这些投资可能不会太大,上市公司还会以酒业、茅台酒为主。

从目前情况来看,茅台对于新兴事物也并未持拒绝态度,以互联网为例,其态度就比较开放。

据《中国证券报》去年12月报道,贵州茅台董事长袁仁国曾表示,要努力做好与京东商城等电商的沟通协调。完善省区和自营公司职责,积极承担网上商城的就近配送功能。

茅台从2013年底开始在O2O方面也逐渐发力。茅台宣传部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2014年将重点推行会员制管理,将茅台33家自营公司和1000余家专卖店发展成线上配送网点。

此次的改革方案中,移动互联网被列为贵州茅台将会扩张的方向之一,但具体如何扩张,是否会有相关收购计划,茅台方面并未透露。光大证券(7.66, 0.00, 0.00%)在近期的一份研报中指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浪潮将推动茅台在O2O运营模式上做出创新,提升对大众消费群的服务能力。

如果说移动互联网对于茅台来说主要是做销售渠道的突破,那么清洁能源或许将成为茅台真正的跨界投资。记者查询公开资料,并未发现此前贵州茅台在清洁能源方面的投入。

任劲认为,茅台可能需要警惕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人才储备方面,管理层并没有新兴产业的管理经验。”任劲认为,虽然茅台在多年发展中积累了足够的现金流,但深入一个新兴产业或市场仅有现金流并不够,在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均需要足够积累。“其次,与其他行业企业相比,茅台的创业动力是不同的,他并不是出于生存的压力,相应在市场竞争上可能也容易出现动力不足,可能造成资本投入的无效性。”任劲认为,在这一点上,茅台可借鉴五粮液(18.03, 0.00, 0.00%)在多元化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大习酒”战略显现:计划整合集团其他酒类板块

每经记者 谢振宇 发自成都

引“大佬”中粮集团成为股东之后,茅台的“大习酒”战略已呼之欲出。

昨日媒体披露的茅台集团改革的规划中,习酒未来将整合茅台集团下其他非茅台酒类子公司相关酒类业务,具体将通过划转、转让等方式将保健酒业公司、技术开发公司、葡萄酒公司的酒类业务全面转移至习酒公司,并计划于2016年完成整合。同时,习酒赴港上市再被提及,将力争2014年底前在港上市。

白酒行业专家赵义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到,习酒目前已有全国化布局的一些基础,目前也主要在中低端领域发力,或因此更被茅台集团所看重。

林园认为,系列酒在茅台的盘子中占比很小,但一旦剥离出去单独成立或谋划上市却是不小的“盘子”,也有利这一板块的发展壮大。

谋划整合保健酒等业务/

据 《中国证券报》昨日报道,根据规划,茅台集团仍将继续保持对习酒的控股地位,在引入中粮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的基础上,择机引入多种战略投资者,继续以酒类概念推动上市。

该报道指出,整合工作从2014年起启动,集团公司其他非茅台酒类子公司相关酒类业务合并将在2016年完成。其中,茅台集团将通过划转、转让等方式,将保健酒业公司、技术开发公司、葡萄酒公司的酒类业务全面转移至习酒公司。业务全面整合后,习酒公司将全面控股该板块相关企业,并由习酒公司牵头实施产权多元化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年中,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推动保健酒公司未来独立上市。

从目前来看,茅台集团保健酒等业务板块正处于上升之势,茅台集团缘何会考虑将保健酒、葡萄酒等资产装入习酒公司之中?

在中信证券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黄巍看来,或因为在茅台集团的系列酒品牌中,除茅台酒之外,习酒的品牌和营销能力是最强的。

“这些酒类业务并不会形成冲突,加之总体销售量都不大,因此整合到习酒公司中。”黄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这应是一个设想,未来是否落实和具体运作尚待观察。

赵义祥也表示,习酒总体产品偏向中低端,品牌影响力也不小,因为成为了茅台集团布局的重点之一。

习酒销售未达预期目标/

前述报道中还提及,茅台集团计划支持习酒公司员工持股或关键岗位管理人员、技术核心人员和业务骨干入股参与改制,到2014年底前争取习酒公司上市。

习酒上市已被提及多年,但从目前来看,受制于行业形势,公司业绩增长已明显放缓,所面临的调整压力亦不小。

有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习酒销售额30亿元,比2011年增长78%,盈利4.5亿元,毛利率15%。

对于2013年的发展,习酒公司也曾颇具雄心。

据悉,2012年12月底的习酒全国经销商大会,习酒公司提出2013年销售目标将在2012年的基础上实现50%的增速,力争达到50亿元。然而,经历了去年行业的整体调整之后,习酒增长速度已明显放缓。

据《华夏时报》去年12月底曾报道,习酒一位高层人士透露,2013年习酒的销售额不到40亿。销售增长并未达到原先的预期。

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习酒白酒销量达17490吨,同比增长16.5%,上交税金8.3亿,同比增长6%;2013年习酒的酱香、浓香基酒生产力达2万吨,高温制曲生产力达到19000吨,包装生产17600吨。

习酒公司董事长张德芹也曾在今年1月初的公司2014全国经销商会上表示,白酒市场出现萎缩,要正确看待2013年的营销业绩,虽然公司销售数据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相比其他一线品牌,习酒目前优质的经销商资源还是不够。今后可以重点关注新型团购如商务消费,以及各大企业的定制酒业务等方面。”对于习酒的发展,赵义祥如此建言道。

为了解详情,《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次拨打习酒公司公开电话,但一直未能联系上。

各方观点

每经实习记者 李琴

否极泰基金执行合伙人董宝珍:

目前贵州茅台的市场化水平还较低,体制改革将大大释放公司活力,公司存在巨大的改革红利前景。尤其是管理层持股,将大大激发高层的积极性,或将迎来类似洋河股份(55.00, 0.00, 0.00%)的飞速发展局面。改制引进民资、股权激励,将大大提高公司市场化水平。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

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将改变公司国企做派、激励缺失等被诟病的短板,茅台“市场力”有望大跃进。

以茅台酒为核心的运营“高端白酒”平台的定位,有利于提升高档酒运营的专业性,不再需要“高、中、低”兼顾,专业化运营利大于弊。

白酒营销专家王传才:

此次改制将使贵州茅台实现内涵式增长新动力,组织机构上解除束缚,充分激发活力。

白酒营销人晋育锋:

贵州茅台的经销渠道主要是针对高端酒的,即将剥离的系列酒属于中低端酒,二者价格定位不同,销售模式也完全不同,一个团队里难以做好这两种类型产品,剥离对于系列酒或许是一个重生的好事。

贵州茅台广州经销商超扬贸易总经理郭超仁:

贵州茅台发展O2O将会有效开发零售市场,因为以前贵州茅台主要面向的是团购客户,O2O将会使普通消费者找到一条安全、方面的途径买到真品。经销商愿意与公司一起开辟零售市场这片蓝海。

证券维权律师严义明:

系列酒剥离成立新公司后引进战略投资者,要谨慎对待,尤其是借壳上市要注意同业竞争问题。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贵州茅台

责任编辑:任光飞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参与评论

本类最热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备11016551号-2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1号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