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艺娱乐 > 戏剧 > 话剧歌剧 > 正文

中国儿艺重排老舍唯一儿童作品《宝船》
2014-04-11 15:03  牛华网    我要评论()
字号:T|T
全体合影

全体合影

近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经典儿童剧《宝船》开始了第三版的排演,这部创作了半个多世纪的作品是老舍先生的唯一一部儿童剧作品,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在1963年首演,曾与《马兰花》合称中国儿艺的“一花一船”。此次中国儿艺将该剧作为201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年中推出的首部大剧场作品,由中国儿艺金牌导演钟浩执导。

《宝船》是怎样诞生的?

老舍先生的《宝船》曾陪伴几代观众的成长,给他们带去了欢乐和启迪。故事讲述了善良勤劳的王小二在山中砍柴时,救起落水的老汉李八十,为感谢王小二,李八十送给王小二一条小纸船,在洪水中变成了乘风破浪的大船,被偷走最终寻回的故事。

据老舍先生之子舒乙回忆,在1961年春节,老舍先生创作处于旺盛期,中国儿艺派朱漪、伊力、白珊三位同志找到老舍先生,请他帮助写一个儿童剧,老舍先生满口答应:“一准写,一准写,等我的电话吧!”过了不到一个星期,电话来了:“来听听第一幕吧。”导演和演员们好不惊奇,老舍先生说干就干,真快!……大家听了第一幕,一致认为这是一部好戏,孩子们一定会喜欢。于是,马上就“定了货”:“就是它啦!您写吧!我们演!”老舍先生还是那句话:“成了,我就这么写啦,还听我的电话。”又过了不到十天,电话来了,这回,更叫人吃惊:“三幕五场全写完了,来听念全本的吧。”中国儿艺院长当即决定:派车把老舍先生接到院里来,大家都听,准备录音!儿童剧《宝船》就这样诞生了。1962年,《宝船》正式登上中国儿童剧场的舞台。

其实,老舍先生是早有准备的,他阅读过大量的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宝船》就是根据江苏铜山民间故事创作的。该剧富于神幻色彩、充满儿童情趣、语言精妙,从内容到形式既体现了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

《宝船》创作灵感源于生活 角色惟妙惟肖

《宝船》从儿童的天真、活泼、幼稚、富于幻想的心理特征出发,极力点缀童话的神奇色彩,使剧情的发展曲折离奇,紧凑生动。穷人家的孩子王小二、王小二妈妈、仙人李八十、坏蛋张不三、皇上、公主、大白猫、蜜蜂、蚂蚁、仙鹤……剧中人物性格丰富,如大白猫是王小二的好朋友。它的眼睛能小能大,晚上睡觉能打呼噜,免得小虫子什么的过来。因为好扑蜜蜂,常常被人家蜇得鼻青脸肿的。它常闹笑话,因为它有点馋、有点懒、有点自私,还会吹牛和巴结人,却不大会干活。据悉当年《宝船》上演之后,这个大白猫是小观众们最喜欢的角色之一。它一上场,一讲话,小观众们就兴奋得叫呀跳呀。他们觉着,这个大白猫的所作所为,简直和自己家里的大黄猫或者大黑猫一模一样!据悉,这只大白猫的创作也是来源于生活,老舍先生养过好几只猫,其中一只大白猫是他最喜欢的,常常抱着它。这只大白猫后来就进了老舍先生的作品。

中国儿艺院长尹晓东说:“中国儿艺的艺术家们要怀有感恩之心和责任之心,感恩能有幸获得历史长河中这一经典作品的接力棒,更怀着像大师致敬、向祖国下一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之心,创作完成好《宝船》这部作品,在忠于原著、完成传承的基础上呈现更具时代审美意识的舞台特征,以经典之作向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致敬。”

相关报道: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宝船 老舍

责任编辑:刘冬霜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参与评论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