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国内 > 正文

特斯拉中国区负责人:售后系统不完善成挑战
2014-05-13 07:52  腾讯科技  宗秀倩  我要评论(0)
字号:T|T

中国区负责人吴碧瑄谈特斯拉入华挑战:售后和人才

汽车之家总裁李想作为特斯拉在中国区的首批车主,在用了特斯拉不到10天后就遭遇了扎胎的麻烦。

在发现自己的特斯拉右后轮没气之后,他发现,备胎、千斤顶、补胎剂、扳手等任何工具车上都不提供,螺母也是特殊规格的,只能呼叫救援。和欧美不同,扎胎在中国是家常便饭,不能每次都叫救援,李想建议,应该配套工具在车上才合理。

在特斯拉的宣讲中,特斯拉不需要保养,整个车只有六个零件是易损件,这包括四个轮胎。可以想见,类似的麻烦肯定不止李想一例。

继充电问题之后,特斯拉全球副总裁、中国区负责人吴碧瑄需要面临一个同样棘手的问题:售后服务系统。

5月10日下午,中欧工商学院20年纪念论坛期间,吴碧瑄向腾讯科技表示,对于李想的遭遇,一个方面,特斯拉可以帮助维修,另一个方面,特斯拉也准备筹建全国售后服务系统。

一个已有的规划是,到今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等核心城市建立售后服务中心。部分城市的售后服务中心还兼有销售功能。这样的售后网络是为保证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能在半径200公里的范围内都能找到服务中心。

特斯拉遵循iPhone的成熟轨迹

也许是受众的原因,吴碧瑄此次演讲的内容非常基础。作为一位经历过摩托罗拉、苹果等手机企业,又跳槽到电动汽车行业的华人高管,她认为特斯拉的成熟也会像苹果iPhone的成熟过程类似。

在对比苹果和特斯拉两家公司中,她认为,除了在产品创新、直销网络等方面存在共同性之外,最大的共同点还是“没有传统包袱,所以会轻装上阵”。

吴碧瑄举例说,在她在摩托罗拉时,摩托罗拉大概有七八千名工程师,摩托罗拉做上百款手机,每款手机的工程师大概在七八十人。但苹果有500名工程师,只为一款手机,两个公司的专注度是不一样,兵力分配也不一样。

类似苹果iPhone的成熟轨迹,她认为,特斯拉的汽车生产从Tesla Roadster到特斯拉Model S,以及未来的Model X,这是从试验型到小众化再到大众化的过程。

“当iPhone刚刚发布之时,我在诺基亚的同行还在嘲笑iPhone的不可拆卸电池续航时间短,如今,不拆卸电池已经成为大部分手机的共同点。”吴碧瑄说。

新能源汽车牌照破冰

对入华初期困难重重的特斯拉而言,最近的一个好消息是,特斯拉Model S车型已经进入上海市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目录。据了解,上海市政府今年预留给进口电动车3000个牌照,特斯拉会获得其中的一部分。

上海新能源牌照的取得,可看做是,特斯拉创始人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在上月入华时政府公关的结果。在上月马斯克访华期间,他分别与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工信部部长苗圩、上海市市委书记韩正、上海市市长杨雄、北京市副市长张工等政府领导会面。

对于目前特斯拉在中国区的订购数量,吴碧瑄表示,由于上市公司的原因,无法随便公布数量,中国区的市场表现会特斯拉第二季度的财报中会有体现。

人才引入:待遇不及苹果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中,特斯拉中国区的队伍从无到有。吴碧瑄说,她到特斯拉时有20人左右,目前已经有120人左右,未来还要继续进行队伍扩张。

谈到在中国区招人,她认为,第一看中的是激情,第二看中的是心态的开放,第三则是学习能力,在这个意义上,“无论过去从事什么产业,是否是汽车行业的人,都可以。”

吴碧瑄说,特斯拉还是创业公司,现金流还不及苹果的一个零头,“给不起像苹果的待遇”。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特斯拉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