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说全球正在变暖, 但究竟有多“暖”,相信大多数人都没有具体概念。事实上,2016年是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平均温度比工业化时代之前增加了2.3华氏度(1.3℃)。而根据巴黎协议,全球升温应该被控制在2.7华氏度以内,否则将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
加文·施密特是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主人,也是一名气候学家。近日他接收媒体采访时无奈地表示,“没什么能阻止全球变暖”。也就是说,就算明天全世界的碳排放量变成“零”,我们还是得密切关注气候变迁,更何况碳排放压根不会停止。所以,就像加文·施密特说的,当务之急是减缓气候变化,使人类能更好地适应它。
加文·施密特认为,除非人类在再生能源和碳捕获技术上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否则100年后,地球就会变成下面这个样子:
从长远角度来说,全球升温不可能被控制在2.7华氏度(1.5℃)之内。加文·施密特认为到2030年,全球变暖就会突破这一上限。

相比之下,施密特更愿意相信,未来100年内全球变暖能被控制在3.6华氏度(2℃)之内。

如果施密特的推测属实,到本世纪末,地球的平均温度将达到3华氏度左右。

平均气温上升只是气候变化的其中一个方面,事实上有很多区域会出现“异常”天气。

例如去年冬天,有一天北极圈的气温竟然飙升至零上。对住在海南的人来说那样的温度依然很冷,但对北极来说可是相当“热”的一天。这显然极不正常,但未来这种不正常会越来越频繁的发生。

这同时也意味着,像去年冬天那样的低海冰范围会成为常态。气候学家指出,到2050年,格陵兰岛的所有冰块都会融化。

看起来好像没什么不同,但比起2012年的格陵兰岛,2015年97%的格陵兰冰原冰面在夏天开始融化。这种极端的冰原面融化过去1个世纪才会发生一次,但现在每隔6年就会发生。

从好的方面来看,南极洲的冰块相对稳定,总算没有再雪上加霜。

但根据气候学家的数据,到2100年,海平面最低会上升2至3英尺。

与此同时,热带地区的海洋会持续酸化。这是因为大气中1/3的二氧化碳被海洋吸收,使海水变暖,酸性增加。

如果气候变化持续加剧,珊瑚礁栖息地将消失殆尽。就算气候变化被控制在最理想范围内,热带地区半数以上的珊瑚礁仍面临生存威胁。

就算人类努力控制排放,2050年以后热带地区的夏季酷暑那几天还是会比现在热一倍。再往北,一年里10%-20%的日子都会比现在更热。

热带地区四季如夏,温带地区则有30%以上的日子会出现异常气候。

全球变暖会使水资源日渐紧张。2013年,科学家用模型模拟得出结论,称未来地球上的旱情将会加重10%。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地球上40%的土地都会有旱情。

然后就是自然灾害。2015年-2016年的厄尔尼诺现象表明,人类将面临各种奇怪的自然灾害,包括极端的风暴潮、森林火灾和热浪。

人类正站在悬崖边上,忽略大自然的警告会导致地球大变样。

或许人类能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曾有科学家认为2100年人类能实现负排放,通过新型碳捕捉技术除去排放至空气中的废气。

加文·施密特表示,2100年的地球将介于“比现在暖和一点和比现在暖和不少”之间。

听上去没什么不同,但放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一点”和“不少”之间的区别可能会导致数千万人类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