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业界 > 正文

Hulu真正的价值:内容版权
2013-05-27 10:57  牛华网  尤静  我要评论(0)
字号:T|T

导语:视频网站Hulu的真正价值在哪里?我们认为,是其拥有的内容版权。

全文如下:

Hulu再次待价而沽。

尽管并购流程尚未开始,只是要求有意向者先提交报价,Hulu母公司(及内容合作伙伴)已收到了多方的收购要约。

报告显示,有7家公司有意收购Hulu。包括付费电视运营商DirecTV、时代华纳有限公司(Time Warner Cable)、私募公司KKR、银湖集团、古根海姆数字集团(Guggenheim Digital)、彻宁集团(Chernin Group),及最后一刻加入竞购的高科技媒体公司雅虎。

事实上,这并非Hulu第一次“卖身”。几年前,Hulu母公司新闻集团和迪士尼,以及投资者普罗维登斯资本(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曾计划出售Hulu。

2011年,Dish(美国直播电视运营商)、亚马逊、谷歌、雅虎表示有意收购Hulu。根据当时的报道,这几家公司的出价在15亿至20亿美元之间。其中谷歌出价最高,但谷歌要求获得Hulu内容授权,而新闻集团和迪士尼并不愿意。

当时的Hulu竞购方普遍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在它们付出大笔现金后,能够获得哪些实质性的内容。关于这个问题,它们无法得到满意的答案,最终决定放弃。

然而这些问题现在仍然存在,随着新一轮竞购的展开,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版权问题

Hulu竞购方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收购之后能够从Hulu获得哪些内容版权以及授权时限。

Hulu自创立以来,便拥有美国四大电视网络公司中三家内容的独家访问权。但我们越来越清楚的看到,独家版权对于福克斯(Fox)、ABC(美国广播公司)及NBC(美国全国广播 公司)而言,并不是最有利的。

此外,与电视广告营收相比,Hulu为电视网络公司赚得的边际收益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而且,向Hulu给予独家在线播放版权看起来就像是在话费电视网络公司的额外增量收入,因为如果电视网络公司将版权向诸如 Netflix、亚马逊Prime Instant Video视频服务,甚至YouTube等在线视频服务开放竞购,其获取能够获得更多的增量收入。

MySpace前联席总裁杰森·赫斯霍恩(Jason Hirschhorn)在Twitter发表推文称,“收购Hulu就像是在伦敦买一个房契。你可以住在这里,但是这个房子不属于你。”

当然,Hulu的新东家或许希望能够更长久的拥有更多的独家内容。但是,内容版权方自身则希望能够尽可能多的向其他服务进行相同内容授权。这将是Hulu的版权内容提供方及收购方在收购交易谈判中,最大的冲突所在。

Hulu人才流失

另一方面,当Hulu正在寻求出售之时,其众多核心员工也正在寻求其他出路。Hulu CEO杰森·基拉尔(Jason Kilar)年初离职,与他一同离职还有该公司首席技术官(CTO)理查德·汤姆(Richard Tom),以及最近离职的产品副总裁罗伯特·王(Robert Wong)。

高管离开的部分原因在于,Hulu投资者普罗维登斯资本去年夏天出售该公司股权套现所致。结果是,所有拥有公司股份的员工同样也获得了股息。这就意味着,他们不再是公司的股东,而变成了普通的员工。

另外,当企业被收购或谋求上市时,公司的限制性股票将解锁,随之伴随而来的就是员工离职潮。相信未来有更多的Hulu员工会开始思考自己的下一步出路,离开然后加入新公司。

Hulu的真正价值

普罗维登斯的股权出售让Hulu公司的估值达到了20亿美元,是创立之初的2倍。2012年,Hulu营收7亿美元,拥有400万Hulu Plus订阅用户。

在我们看来,Hulu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新东家能够拥有的版权。Hulu用户愿意付费订阅该公司服务是因为,Hulu是唯一可以通过流媒体,在移动设备、电视机上及在线观看电视广播内容的平台。因为无法在其它地方找到自己喜爱的节目,因此用户们选择付费订阅Hulu。

新闻集团前任总裁彼得·切宁(Peter Chernin)年初曾以5亿美元向Hulu提出洽购,被认为有虚低报价的嫌疑。要知道,2年前Hulu收到的收购报价也不止这个数。

另外,此次属意收购Hulu的多是擅长对被低估资产进行投资的私募股权公司,如谷歌和雅虎这样将拥有电视节目在线版权视为主要战略价值的媒体或科技企业属于少数。

从目前的形式来看,Hulu收购之争还将更加激烈。不过,无论Hulu将被卖予谁家,价格似乎都无法达到两年前的20亿美元水准了。

由于Hulu公司人才流失和版权的不确定性,最后的买主要想收回成本,将面临诸多挑战。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视频网站 Hulu 版权

责任编辑:尤静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