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成都手游正在“发烧”,700余手游团队贴身肉搏,争分夺秒开发新游戏,备战下半年的手机游戏上线季,可是什么团队都来做、什么游戏都开发的结果是,到年底能存活20%就不错了。而各路“大鱼”虎视眈眈,四处寻找可收购的手游团队。如果说,2013年是成都手游爆发年,那2013年也将是手游洗牌年。
小A是一个手游团队的“团长”,一年前怀着梦想杀进这个行业,此时却不得不寄人篱下。
这一年来,小A看什么游戏火,就做什么游戏,但每次都慢人家半拍,而在短周期的手游行业,“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后来的“鸭子”,却连浑水都难蹚到。
当初积蓄的50万元烧光,小A团队成员基本生活都不能保证,此时一家大公司找上门来,“要么团队解散;要么进驻这家公司,每月领几千块钱工资,游戏开发出来有利润的话,年底拿30%。”小A说。
这家大公司还承诺向小A团队提供测试运营等各种资源,心动之下,小A签了合同。
但进去之后,公司首先否掉了小A喜爱的射击游戏,指令他们研发卡牌游戏,“这种游戏好赚钱”,更让小A难受的是,被收购后,上下班要打卡,丧失了创业的自由。然而,真正的考验还是在3个月后,此时游戏成功与否,决定被收购团队的去留。
小A和他的手游团队,只是成都手游市场激烈竞争下若干淘汰者中的一个,他们的故事折射的是成都手游行业从疯狂淘金到面临洗牌的过程。
B/收购
80%淘汰率意味着收购机遇来了
成都是手游第四城,大多数手游都在今年初立项,经过6个多月的研发,下半年将迎来集中上线热。一位研发商CEO说,如果今年下半年不上线游戏可能明年更没有机会。由此,今年下半年80%的手游团队将被淘汰。
“到今年年底,只有少部分手游团队可以活下来。”这句话,对于年轻帅气的成都卡尔维科技CEO杨存富来说,还有另一番意思:收购的机遇。
杨存富说,手游市场过于浮夸,很多人跟风淘金,几个人头脑发热凑在一起做个游戏,可是同质化产品太多,游戏做出来没人要,自己推广缺乏资金,可能到10月份就有很多人山穷水尽。
他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前不久他和一个手游团队上午谈收购的事情,到了下午这个团队就解散了。
“大鱼”已备好了办公室
成都卡尔维科技在天府软件园有两层楼的办公室。杨存富说,目前公司员工300余人,12个研发团队,其中9个就是在去年收购的,今年毛利预计可达5000万元。预计未来三年公司会做到500-1000人的样子,这两年最起码会收购10多个团队。杨存富说:“为了下半年的收购之战,现在两层办公室当中,上面一整层办公室都是空的。”
“一款手游的成本不仅只是开发。”杨存富举例说,一般10人左右的中小团队,花100万元去开发一个游戏,6个月的开发周期,之后可能会花费200-300万元去推广,推广就包括硬件成本、维护成本、推广营销成本等。
据杨存富透露,之前公司原来主要开发单机游戏,今年已经转型做网游版手游了。因为单机版的问题是卖40元的一款单机版游戏上线20分钟,网上就出现了免费的破解版,如果是整版的话一周可入账上千万元,可是有了免费版用户就不会花那40块钱了。而这也是很多中小手游团队所不能承担的风险。
卡尔维在研发时,会提前做一些数据分析。手游大都是用零碎时间来玩,什么类型的用户愿意付费,什么类型的用户愿意花多少时间。
收购的是“人”不是项目
“谈过很多,如果谈到半路觉得商业思路不对的话,就不考虑。之前有次,我都快要给钱了,但是聊着觉得思路不对”。杨存富说,很多时候收购手游团队,其实就是收购“人”,而不是收购某一个研发项目。收购之后,一般这个团队的带头人是不会换的,保持原来的管理,一旦换了团队可能就会人心涣散。如果有些团队不愿意接受“大鱼吃小鱼”的兼并收购,也可采取投资的方式。对于收购的团队也会有所区分,可以直接兼并到公司来做独立项目,在项目有一定的收益,将来成熟以后,可以独立去成立子公司,也就是在“我这里孵化之后,还有机会进行第二次创业”。
与卡尔维一样,成都好玩123公司也在四处投资手游团队,目前在成都入股了4个团队,另有4个团队在广州、北京、杭州。
好玩123商务总监程凯文告诉记者,急于扩张,是因为今年手游已经很火了,如果大型端游、页游公司都涌进来的话,手游将又是一片红海市场。
此外,产品要尽量覆盖到更多用户群,不同产品匹配不同口味用户,全民通吃,“单款产品想一炮而红基本不现实”。他说。
对于其他公司也在鲸吞成都手游小团队,程凯文坦言“竞争是必然存在的”。“从综合发展和盈利来看,目前还是尽量扩充自研能力对我们更有利,更符合市场规律,不然明年这个时候,市场大洗牌时,大家都会活得很艰难。”他如是说。
A/淘金故事:拼速度加班到凌晨
“今天我们加班到凌晨3点半,下决心一定要在7月把游戏搞上线。”成都玉米树科技创始人王御接受本报采访时,没有太多的疲惫感,而是显得斗志昂扬。
两年前,看上手机游戏的苗头,王御毅然从华为辞职。和同学、同事三个人搭起一个18人的团队,目前正全力研发一款手游。
在这之前,王御及其团队磕磕绊绊做了十几个手机单机游戏,维持着基本的生存状态,他意识到这样下去只会被拖死,与其温水煮青蛙,不如放手一搏,决心把之前赚到的钱全部投入到这款手游。
“我希望这款手游能够证明我们的价值,如果市场表现好,我们就会联系投资人入股。”王御告诉记者,之前也有投资人找过他,但他不想贱卖,一直撑着,从2月份到现在花了4个多月时间,已投入100万,而他的底线是花8个月研发,到时还搞不定的话,就只能忍痛割爱宰掉项目。
所幸项目已进入到封测阶段,离王御最坏的打算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剩下就是看市场表现了。
他最担心的是,有竞争对手先他一步推出类似游戏,因为国内手游同质化竞争过于激烈,生命周期很短(单机游戏6个月,网游一到两年),游戏早一个月上线和晚一个月上线,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差别,所以必须拼速度。
“我们离倒闭永远只有一个月”。他不时告诫团队。
现象:不管赚钱先做游戏
与玉米树一样,成都有700多个手游团伙或者公司正在拼速度,盘算着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
IT茶馆创始人王佳伦说,据不完全统计,成都现在的手游开发团队有700多家,大多数分布在天府软件园周边、红牌楼、火车南站附近。“成都手游几乎已经快到了一个疯癫的状态,什么团队都来做,什么游戏都开发,不管赚不赚钱先把游戏开发出来再说”。
10人左右,团队基础配备有开发人员4名,美工2名,策划1名等其他人员,团队人数的工资在3000-5000元之间,主要收入来源于游戏道具支付和CPS、CPC等形式,以卡牌游戏和回合制,塔防游戏为主。
比较知名的游戏公司有成都尼比鲁、数字天空、摩奇卡卡、星漫、卡尔维、简乐等。
原因:数字天空月入3000万的示范
手游只是一个暴富传说?去年尼比鲁的《银河帝国》荣登北美苹果iOS手游排行榜冠军宝座,打下《疯狂的小鸟》,尽管只有一天,也让尼比鲁声名鹊起,据说其日进20万。而今年好玩123旗下的《秦美人》更是吓人,其宣布整体品牌月收入超过7000万,其中页游版5000万,手游版2000万,成为国内6月份页游转手游最赚钱游戏。
相比之下,数字天空显得尤为神秘,这家公司从不接受任何采访。英国媒体PocketGamer曾评选“数字天空”为中国最具实力手游开发商第一名,其开发的iOS手游《龙之力量》自诞生之日起长期处于中国区iPhone和iPad的付费第一名,AppStore下载排行名列前三,并成功实现罕见的手游到页游的逆袭。业内人士推断数字天空的单月收入约为3000万元。2013年数字天空花近两亿在高新区买下一栋楼。
一个个一夜暴富的故事就发生在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内,这样的示范效应犹如惊雷不绝。
艾瑞市场咨询日前发布的调查显示,中国的智能手机保有量在2013年已经突破了5亿大关,并将持续上涨。预计在2016年中国将有7.1亿人使用智能手机。2013年手机游戏市场将爆发增长。就此中国行业咨询网给出的研究数据是:2013年中国手游市场收入规模将达96亿元。
近百亿市场的蛋糕,引来了手游业的淘金热潮。不仅端游、页游、社交游戏等厂商纷纷杀入,一些互联网厂商、投资者,甚至不做游戏的厂商也杀了进来,纷纷抢滩手游市场。巨头们更不在话下,盛大、网易、腾讯、巨人、完美世界等已经相继布局手游。
此外,手游门槛在50-100万元左右,相对低的门槛也是引发手游团队蜂拥而至的原因之一。只是相对于这个“烧钱”的行当来说,很多人根本输不起,大多数都是烧完钱就散伙。新闻链接资本市场:手游股价格飞涨
A股市场的游戏股同样疯狂。7月12日上午11点30分许,被称为第一“妖股”的中青宝,在半年内股价飙涨4倍,达到了354.8倍市盈率、54.6亿元总市值。无独有偶,截至当日中午收盘,掌趣科技在今年飙涨2倍多,市盈率已达208倍,总市值高达141亿元。
股价飙涨之下,是手游行业爆发的故事以及并购驱动下的资本游戏。有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掌趣科技、大唐电信、华谊兄弟等投入到游戏并购市场的资金可达百亿元。而整个2012年,全球游戏行业的并购额只有40亿美元。
相关报道:
- iOS收入榜TOP20游戏百度日搜索量对比2013-03-18
- 成都手游现状:先生存再发展 没3年以上积累甭做2013-03-12
- 《我叫MT》2月份流水收入破3000万元2013-03-06
本类最新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