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品牌复兴开始
高骥远
现在的国产手机可以用喜忧参半来形容。喜的是,中兴、华为、联想等国产手机跻身第一阵营,国产手机也牢牢占据着半壁江山;忧的是,苹果夺走了全球手机行业57%的利润,其余的43%归属三星,换句话说,国产手机基本上是“太子陪读”,赔钱赚吆喝。
数据告诉我们,国内手机厂商在市场上的表现越来越抢眼,不管是硬件、技术、外观或者是渠道,并不比洋品牌差;但是,即时是“耀眼”的数据,其中不免是由于运营商定制在起作用。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在市场占有率、饱和度越来越高,而利润空间却越来越小的情况下,国产手机能否在2013年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手机微利时代,品牌溢价更为重要。同样一款手机,国内厂商要卖到千元以下才有竞争力,而三星或者是诺基亚却能够卖到1500元,这其中超过500元的差价显然是品牌溢价所带来的。由此可见,品牌支撑力度不足仍是国产手机要想赢得复兴真正所需要的突破口。
换个角度看,不管是软件,比如OS,或者是硬件,比如核心制造技术、关键元器件等等,国内厂商都未有实质性的突破,最大的优势只有价格。而当洋品牌采用“高端补贴低端”的策略后,逐步采用亦步亦趋的方式,向中低端渗透,那么,国内厂商在低端市场构架起的优势将会在一夜之间遗失殆尽。
所以,虽然在市场份额上,国产手机再度强势崛起,与洋品牌分庭抗礼,但是在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中高端市场更是被苹果、三星牢牢把握。这似乎给用户形成了一个基本印象:国产手机就是低端,无技术、无品牌更无质量的“山寨产品”。
小米和魅族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同为“发烧友”而生,魅族低调、踏实,产品让人惊艳,且品牌美誉度较好;而小米手机目前顺风顺水,在硬件领域风生水起,累计了一批死忠,从这个角度去看,过度的网络营销和炒作更像是为了品牌做宣传。
不管是“营销战”、“价格战”、“联盟战”、“出口战”,其背后都与品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小米、魅族的异军突起,中兴与华为的厚积薄发,证实了洋品牌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牢不可破,这是因为,消费者对洋品牌的崇拜已经淡化,并且这些厂商的创新也陷入了瓶颈期,加上国内厂商经过多年的沉淀、产业链发展完整,都给沉寂很久的国产手机带来了复兴的机会。
复兴先从品牌开始。2013年,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国产品牌大放异彩,华为注重“全球最薄”,中兴掉头转向中高端,还有OPPO等品牌开始在各大媒体上投放广告,国产手机开始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可以预计,2013年将是国产手机品牌卷土重来的一年。
相关报道:
- vivo X3再创记录 唯美纤薄智能机推荐2013-08-26
- 不当冤大头,看清购机三大陷阱2013-08-26
- 5.5英寸巨屏四核 千元联想A850详细评测2013-08-26
- 超大屏+超窄边框 TCL旗舰新机谍照曝光2013-08-26
- 5.75mm破纪录!全球超薄智能手机TOP榜2013-08-26
本类最新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