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华尔街日报》近日撰文称,为加强对骨干互联网的控制,节约成本及满足大容量网络需求,谷歌、Facebook、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公司纷纷投资光纤网络等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但此举加剧了它们与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紧张关系。
全文如下:
光纤投资“热”
谷歌、Facebook等科技公司试图加强自己对骨干英特网的控制,此举加剧了它们与网络提供商-电信公司之间的紧张关系。
谷歌、Facebook等少数几家科技公司几乎包揽了全球所有在线内容。过去一年里,这些科技公司大力投资互联网基础设施,包括铺设海底及地下电缆、租赁“暗光纤”(即并没有投入使用的光纤)、自行开发网络硬件等。
在此期间,一些昔日的合作伙伴电信公司开始与之“反目”。知情人士透露,谷歌数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私人”光纤宽带网络,目前该公司已在全球铺设了10万英里的光纤管道,其光纤覆盖范围甚至超过了美国电信运营商Sprint,后者只有4万公里。
对于筹建自己的光纤网络,科技公司高管的解释是为降低成本,提高互联网服务性能,确保满足其在线视频、照片、游戏等业务用户日益增长的流量需求。
Facebook在北极圈边缘的瑞典建立了吕勒奥数据中心。瑞典拥有密度极高的光纤网络,其中不少都是暗光纤。6月,Facebook开始利用新数据中心为欧洲用户服务。
近几年来,谷歌和Facebook也都在亚洲投资水下光纤光缆项目。
除上述两家公司外,电商巨头亚马逊和软件巨头微软也在大规模投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不断增长的云计算业务需求。
科技公司上述举措带来的另一个启示,是它们正试图阻止美国情报机构截取在不同数据中心之间“穿梭”的数据。也许科技公司的投资并不以解决此类入侵为目的,但拥有自己的光纤网络,显然能够帮助科技企业及早洞察是否正受到监控。
“哑管道”危机
然而,科技公司的举措却让一些电信公司颇为困扰。在此之前,大型科技公司是电信公司的最大客户。
从好的方面来看,科技公司投资光纤网络,给深受价格下跌及“产能”过剩困扰的电信行业,注入新活力。
问题来了,早在数年前电信公司便面临的“哑管道”危机在科技公司上述举措下继续恶化。那些原本在运营商网络上“流淌”着的有价值的新闻、电视剧、电影、广告,现在争相“流”到内容提供商自己的网络上去了。如若此趋势继续,电信运营商最终很有可能沦为“管道”建设者。
当然,也有一些电信公司非常淡然,并不急于夺回控制权。乡村电信服务商Windstream Holdings此前从多方收购了大量光纤资产。该公司CEO杰夫·加德纳(Jeff Gardner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Windstream Holdings更喜欢传统的按使用量向互联网公司收费的方式,而非现在主流的租赁模式。
杰夫·加德纳说:“如果我们将位于全国各地的暗光纤网络都给卖了,那我们和管道建设公司有什么区别”。
话虽如此,电信公司还是不得不面对大量钞票流向内容提供商的现实。
瑞典电信运营商TeliaSonera AB为Facebook建设了一张泛欧洲的光纤管理网络。公司负责人埃里克·哈贝格(Erik Hallberg)说:“规则已经改变,网络市场上的所有人都需要更开放的态度”。
网络流量飞涨
90年代末,互联网流量使用飞涨。环球电讯、泰科国际等公司花费数十亿美元铺设光纤电缆,后果是宽带“产能”过剩,多家企业或破产或面临资金不足。
受流媒体视频服务和智能手机普及的影响,近年来全球互联网覆盖范围已扩大数百万人。其中不乏贫穷及无网地区人民。简单地说,宽带网络使用量再次高飞。
据悉,每年YouTube网站总流量占谷歌所有服务的一半以上;过去2年里印度网民总数翻番至2亿;今年在亚洲,短短3个月内就有6000万人成为新移动互联用户。
各种网络内容如洪水般铺天盖地而来,而尽管新技术允许互联网公司用同一“管道”发送更多数据,但依然常出现网络堵塞的现象。
当然,电信行业过剩的宽带产能尚未“干涸”,加上宽带使用费不断下跌,在泡沫时代吃了大亏的保守电信公司学乖了,它们在投资建设新光纤通道时更为谨慎。
网络资产
互联网公司通过投资建设光纤管道,来确保足够的流量可供使用,及吸引新的、更多远端用户。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电信公司不愿投资新管道建设,以免挤压自己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互联网公司同样渴望拥有自己的光纤资产。
私人控股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提供商 Zayo Group CEO丹·卡鲁索(Dan Caruso)一针见血地指出:“事关自己掌握命运”。
2008年,谷歌开始参与东南亚日本电缆计划。该计划耗资3亿美元,旨在建立美国加州与日本之间的光纤通道。在此项目中,谷歌扮演的角色与AT&T、Verizon在与美国国土安全部协议中扮演的角色类似:AT&T、Verizon为国安部提供网络服务,但前提是该电信网络必须是安全的。
通过参与兴建这条连接亚洲香港、日本、关岛、以及新加坡等地区的海底光纤电缆,谷歌扩大了其在亚洲的影响力。该光纤管道已于6月投入使用。
另外,几个行业高管透露,谷歌已签订了长期协议,以获得控制私人光纤线路连接其主要数据中心到美国最大的12个互联网枢纽。
与谷歌有业务往来的电信公司表示,搜索巨头正积极收购光纤宽带网络。该公司常常实现拟定合同,以避免旷日持久的谈判。
上一季度谷歌的资本支出为23亿美元,是分析师此前预测的2倍。谷歌的指出主要用来置办新电脑、筹建数据中心和建设光纤网络所需的土地成本。谷歌财务总监帕特里克(Patrick Pichette)表示,投资者应当看到,这些支出是“非常积极的信号”。
能源成本
电力成本也是内容提供商愿意投资光纤建设的原因之一。例如,微软会选择那些电费相对较便宜的地区,建立光纤数据中心。
微软对带宽的需求,在云计算服务扩大及全球数据中心的影响下,不断增长。因此,微软正在构建自己的光线网络,且签署了长期租赁协议。
微软数据中心服务经理克里斯汀(Christian Belady)称,过去数据中心在微软的基础设施投资中占较大比重,但现在微软花在网络运营上的成本越来越多。
亚马逊筹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原因也大抵如此。
今年11月,在一次公司贸易展上,亚马逊云业务部门高管詹姆斯·汉密尔顿(James Hamilton)表示,该公司正在加大对网络设备和光纤网络投资。
汉密尔顿说:“今年大家已经看到,亚马逊的网络发生了重大变化,明年变化还会更大”。汉密尔顿表示,那是因为亚马逊已开始建设自己的网络。该公司将广泛使用“光纤”来提高网络性能及降低成本。
截至9月,亚马逊2013年累计资本支出比去年同期增长44%。而该公司提交给美国监管机构文件中提到:“这一趋势还将持续很长时间”。
为了满足欧洲用户的需求,Facebook去年与TeliaSonera签署了一份大容量网络使用协议。Facebook还在瑞典北部城市吕勒奥建立了一座占地面积为29万平方英尺的数据中心,这样一来该公司就能节约数百万美元的能源成本。
电信咨询服务公司NEF总裁迈克尔·墨菲(Michael Murphy)说:“如果你有足够的钱,对宽带的需求也很大,那么构建自己的光线网络将很有意义”。
相关报道:
- 从数字看2013科技行业“众生相”2013-12-16
- 2013年科技界大型交易盘点:微软收购诺基亚上榜2013-12-16
- 2013年科技界的15大败笔:三星Galaxy Gear上榜2013-12-13
- 2014年最佳科技雇主:Twitter取代Facebook高居榜首2013-12-12
- 2013年十大科技大事件回顾:比特币掀淘金热2013-12-11
本类最新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