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上周六刊登题为《香港是怎么失去阿里巴巴IPO的》(How Hong Kong Lost the Alibaba IPO)的评论文章称,由于香港联交所拒绝接受阿里巴巴的公司治理方案,导致阿里巴巴放弃香港,转而赴美上市。不过,此事可能不会对香港联交所的股票交易业务构成太大冲击。
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阿里巴巴集团将在纽约上市的消息,对香港联交所无异于当头一棒,后者由于不肯改变公司治理监管规则,而失去了全球规模最大的IPO(首次公开招股)交易之一。
香港联交所一直在中国大陆企业的IPO交易中占据巨大份额,目前也有多起大型IPO正在筹备之中,但由于把精力放在了大宗商品和衍生品业务上,导致他们错过了中国科技企业的最新一波上市浪潮。
根据数据服务提供商Dealogic的统计,自2009年以来,中国互联网相关企业最大的10笔IPO交易中,有9笔都在美国完成。
几个月前,香港联交所的东家香港交易及结算有限公司及其监管者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以下简称“香港证监会”),刚刚就阿里巴巴的一份公司治理提案陷入僵局:阿里巴巴希望上市后仍然能继续提名多数董事。这一结构将为其创始合伙人提供董事会的控制权,但却违反了香港现行的“一股一票”制。
联交所与阿里巴巴的谈判去年9月破裂。自那以后,联交所CEO李小加便在呼吁改变规则。很多人认为,此举是为了继续吸引阿里巴巴的兴趣。但此事迟迟未能取得进展,而参与其中的人也出现分化。
“仅仅因为阿里巴巴的地位就为其提供特殊待遇会释放出糟糕的信号。”一位知情人士说,“而整体的监管政策调整无法在短期内完成。”
其他参与这一监管流程的人士表示,即使阿里巴巴和联交所达成协议,也无法说服香港证监会认可这一调整的必要性。“他们的冲突方不是联交所,而是香港证监会。”另一位知情人士说。
香港证监会的部分成员倾向于阿里巴巴,但还有一些成员则认为,此举可能会削弱法律效力。他们担心,一旦给人造成依照强权的意愿修改法规的印象,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可能会受到损害。
阿里巴巴去年秋天表达了不满。负责IPO事宜的阿里巴巴副董事长蔡崇信在该公司网站上的一篇文章中说,香港是阿里巴巴的第一选择,但他也表示:“我想问的是:香港资本市场的监管,是被急速变化的世界抛在身后,还是应该为香港资本市场的未来做出改变,迅速创新?!”
阿里巴巴曾经反复重申,希望保留合伙人结构。去年10月,该公司收到纽交所和纳斯达克的书面确认:此事不会成为该公司赴美上市的障碍。
香港联交所发言人表示,不会对具体公司发表评论。香港证监会也拒绝对此置评。李小加最近甚至在财报电话会议上直言:“不要问我阿里巴巴的问题。”
李小加曾在2012年斥资21.6亿美元收购了伦敦金属交易所,但很多人认为这一价格过高。由于要花费数百万美元改善技术,导致联交所的利润受到拖累。伦敦金属交易所还在应对多起集团诉讼。
不过,麦格理证券分析师马修·史密斯(Matthew Smith)认为,瞄准大宗商品交易最终将收到回报。“当全世界大宗商品交易的关键增长动力都在蓄势待发时,主攻大宗商品交易的战略有错吗?我认为没错,完全合理。”他说。
香港联交所的股票业务不会因为阿里巴巴决定赴美上市而受到太大冲击。IPO大约占到该交易营收的15%。
根据Dealogic的数据,香港2013年是仅次于纽交所的全球第二大IPO市场。2012年曾经一度滑落至第4位,而之前3年一直保持全球第一。
事实上,联交所2014年开局不错,已经吸引了多笔重要的IPO交易,例如,万洲国际(之前名为双汇国际)将于4月上市融资50亿美元。
“我们手里还有很多货。”知情人士说。
相关报道:
- 阿里巴巴上市 BAT各就各位2014-03-17
- 阿里IPO肥皂剧迎来大结局 冲美股窗口期谋红利2014-03-17
- 港交所李小加回应:不会为了单一公司而牺牲原则2014-03-17
- 中概股迎IPO高潮:消息称阿里很快提交SEC文件2014-03-17
- 阿里确定赴美上市:一个等不起的选择2014-03-16
本类最新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