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华盛顿邮报》今天发表评论文章称,大数据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引领未来技术变革,对企业甚至国家来说都意味着潜力和机遇。但另一方面大数据也带来风险和有关隐私无穷无尽的烦恼。总的来说,大家在充分认识到大数据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大数据带来的可能性风险。
全文如下:
辩论升级
围绕大数据的辩论正在升级。一些人认为大数据正引发数据革命,是必然趋势。另一些人则认为大数据被炒作过度。很多消费者甚至明确表示对大数据“极为反感”,称大数据主要通过数据来影响消费者,达到数据操控和数据干扰的目的。
说到大数据大家最先想到的通常是被传的沸沸扬扬的谷歌Flu Trends。Flu Trends使用经过汇总的谷歌搜索数据来估测流感疫情,因为谷歌认为某些搜索关键词能很好地标示流感疫情的现状。
但事实证明,Flu Trends预测的流感样病例门诊数超过了CDC(疾病防治中心)根据全美各实验室监测报告得出的预测结果的两倍。
反对论者因此做出了“大数据的搜集做不到像小数据那样精确”的结论。围绕大数据的讨论也愈发激烈起来。
数据收集和分析
毫无疑问,数据分析对改善医疗保健、犯罪侦破、设计更好的产品、完善交通模式、提升农业产量都有帮助。问题是,最终数据采集者会如何使用收集到的数据,这使用又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从前的人从未想过DNA技术能帮助被错误监禁的无辜者重获自由,也许未来的超级计算机也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处理数据。
几个世纪前,人类开始收集气候、人口、企业和政府事务数据。农民记录天气“轨迹”来了解什么时候种什么作物,土地记录让财产得以延续,电话黄页能帮助找到想找的人。
约15年前,在互联网上创建网页以记录数据开始流行。有心之士开始收集大家浏览了哪些网页,看了什么电影,听了什么歌,去哪旅游了。
随着LinkedIn、MySpace、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工具的出现,大家开始“主动”提交自己的私人信息,从业经历、社交/商业往来,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餐饮/娱乐习惯,以及更多更私人的信息。
大数据隐私之忧
如今,数据正以成倍的速度被积累。根据统计,每分钟YouTube增加100个小时的新视频,更别说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头。移动手机应用跟踪用户的每个动作、位置,能知道用户使用什么交通工具,甚至是何时睡醒。
不久的将来,穿在身上或置于体内的计算机将能监视用户身体的“运作”情况,DNA测序会告诉软件一切。
NSA跟踪美国公民的通话记录,偶尔也监听一下;营销人员将消费者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位置、社会经济情况等信息关联到一起,并向之推销商品;政客则利用这些数据调整自己的活动。
事实上现有的数据收集、分析和使用还只是小儿科。用来分析数据的工具还很粗糙,优秀的科学家只是少数,谷歌等大型科技公司尚未想到该如何更好地利用数据。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功能的日益强大和连接性提升,一切都会改变。
未来某一天,大数据也许能帮助重审过去的犯罪案件,复核纳税申报表,追踪腐败,查清谁是好人谁是恶棍。人工智能网络警察通过扫描每个国家每个公民的相机数据、通话记录、电子邮件、银行账户、信用卡数据、医疗数据来破案。
可怕的是“隐私”将不复存在,而隐私的消亡必会引发新类型犯罪和欺诈。政府和雇主利用数据更好地控制公民、雇员,科技公司通过数据赚取暴利。
更多的数据和更强的计算能力意味着更多金钱和权力。华尔街银行家通过高频交易能轻易从金融体系中获利。
法律和技术保障需要被加强,大家需意识到大数据带来的风险。
大数据“革命”
当然,大数据并非一文不值。试想一下,如果能将某人的基因组、生活习惯、病史、服用的药物和位置信息等数据关联起来,就能够了解药效和药物的副作用。这将改变药物测试和医生开药的方式。
然后,如果能收集到亿万人的基因组数据,医学家就能发现疾病和DNA之间的联系,并针对不同患者开不同的药。这是一场健康和医学的革命。
在学校里,一个班级有数十个学生。老师通常只知道学生的名字,但对多数学生并不了解。数字家庭教师能跟踪孩子的进步,知道他/她的喜好、优势和弱势学科。
数字学习设备收集学生的考试成绩、考勤、习惯、爱好,通过这些数据老师就能知道该如何最好地教育一个孩子。这会带来教育体制改革。
结合一个人的购物习惯、社交取向、健康、位置数据,购物助理和个人设计师就能为消费者定制商品。数字助理可以预见用户想穿什么衣服或是想吃什么食物,将东西准备好呈现给用户。
这些在未来都将成为现实。唯一的问题是,人类要如何实现这样的未来,以及在实现这样未来的过程中会引发哪些新问题。
相关报道:
- 大数据揭示汽车消费六大趋势2014-04-22
- 微软数据文化:让大数据服务于所有人2014-04-19
- 阿里巴巴投资地图解析:金融、大数据、O2O2014-04-09
- 腾讯信鸽来袭:大数据时代下的精准移动推送2014-04-03
- 央视315曝光电信诈骗 百度手机卫士大数据解析伪基站新骗术2014-03-15
本类最新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新闻图片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