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隐私问题一直都受到人们深度关注,各种五花八门的所谓安全技术层出不穷。对于这些安全技术,多数的人处于谨慎观望中。现如今,生物识别技术不断在人们的生活中“冒泡”。生物识别技术已然成为人们现在到未来的新宠。对于这种貌似“高精尖”的生物识别技术,其安全性真的让人这么放心吗?
面部识别是目前得到广泛商用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其快捷性的确是优于数字密码,但其安全性还是个问号。想象一下在韩国推广刷脸技术的场景,经整容的女性基本长的大同小异,其安全性可想而知。面部识别还会涉及到如头发、饰品、变老等因素的干扰,如果机器进行比对的功能不佳,那么发生错误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指纹识别技术很早就被应用于数据加密方面。由于指纹复杂、采集相对困难、存在环境复杂,使得各种各样的之别层出不穷。但是以现如今指纹识别技术水平,其实并不是那么靠谱。如手指在受伤或肿胀时就很难被识别。苹果公司发售的iPhone5S和iPhone6都增加了指纹识别解锁功能,但这种技术一经应用,日本就有几名男士拿乳头代替指纹频频解开了所谓的“高大上”的指纹识别技术。这样一来还能说指纹识别安全可靠吗?
再来看看声纹识别,主要利用人的声音特点进行识别,基于其非接触性、方便快捷,是人们较易于接受的一种方法。但是由于声音变化范围大、声音还会随着音量、速度、和音质的变化而影响到采集与对比的结果,因此很难进行一些精确的匹配。另外一个就是如果一个人感冒或是声音进行伪装和控制,都很轻易的给鉴别带来一定的困难。
虹膜识别被认为是一种比较可靠的生物识别技术。如视网膜识别技术一样目前还没有进行任何的测试。所以实际应用的比较少。
视网膜识别识别技术被认为是比虹膜更唯一的生物特征,因视网膜是隐藏的,因此不易磨损,也不会因老化或是疾病而受到影响,所以伪造的几率比较小。但是如虹膜识别技术一样未经任何测试,不过很明显,视网膜技术可能会给使用者带来健康的损坏,所以对于消费者而言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生物识别技术除以上几种还有如掌纹、DNA、静脉等特征进行安全识别。有人认为人类的生物特征是不可复制的,但可知道生物特征信息一旦被扫描数字化后,就会很轻松的得到复制。一旦生物信息被盗走,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安全隐患,因为你的生物特征是不可更改的。而且在利用生物技术识别的同时,可能存在人身安全的隐患。
其实,现在很多人忠诚于数字密码而不利用生物识别技术,可以理解。毕竟生物识别技术还是“襁褓中的孩子”,虽然某些方面较好于数字密码,但其安全性还待技术不断的革新和进步来确保,更加完善后才能被大多数人接受使用。
相关报道:
- 苹果将推Siri智能音箱 新增面部识别功能2016-05-30
- Anthony Gioeli:三步提高生物识别技术的安全性2015-04-30
- Uber加大安全投入 利用生物识别技术强化司机背景审核2014-12-18
- FiDELYS智能手表:支持虹膜识别和健身追踪2014-07-05
- 富士通将在智能手机内置手掌静脉识别技术2014-03-04
本类最新
本类最热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新闻图片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