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除了佳能以外,所有主流相机厂家都已推出了自家微单产品。当人们翘首以待佳能微单产品的时候,佳能却出人意外的推出了Powershot G系列高级专业DC的最新版本——G1X。这款新品其最引人关注的是,采用了一块1420万像素、1.5"大尺寸(较APS-C小、较4/3大)CMOS 传感器。G1X的推出也说明,有专业备机之称的高级DC依然具有很大的技术发展空间。


佳能G1X
微单产品的出现,曾让象佳能G系列这样号称专业备机的高级DC的市场地位非常尴尬。从画质上讲,由于高级DC传感器不如微单传感器大,所以论画质,G系列相对于微单产品已经没有了一点优势;论机身体积,G系列除了DC的伸缩镜头有体积优势外,机身大小也与微单相差无几。
直到G1X的推出,由于其采用了大尺寸CMOS,这时人们才又意识到,传统高级DC在增大图像传感器之后,由于机身、伸缩镜头本身具有的便携性,再加上增大的传感器所带来的画质大幅改善,日后,高级DC依然是专业人士选择备机时的一个重要选项。
·参数

佳能G1X
佳能 G1X | |
发布日期 | 2012年01月 |
机身特性 | 消费,广角,专业 |
操作方式 | 全手动操作 |
传感器类型 | 1.5CMOS |
传感器尺寸 | 18.7×14.0mm |
有效像素 | 1430万 |
光学变焦 | 4倍 |
影像处理器 | DIGIC 5 |
最高分辨率 | 4532×2448 |
图像分辨率 | 【16:9】 大:4352×2448 中1:3072×1728 中2:1920×1080 小:640×360 【3:2】 大:4352×2904 中1:3072×2048 中2:1600×1064 小:640×424 【4:3】 大:4352×3264 中1:3072×2304 中2:1600×1200 小:640×480 RAW:4352×3264 【1:1】 大:3264×3264 中1:2304×2304 中2:1200×1200 小:480×480 【4:5】 大:2608×3264 中1:1840×2304 中2:960×1200 小:384×480 |
高清摄像 | 全高清(1080) |
等效35mm焦距 | 28-112mm |
镜头说明 | 实际焦距:f=15.1-60.4mm |
对焦方式 | 智能面部优先,自动跟踪对焦,中央,自由移动 |
对焦范围 | 广角:200-无穷远,长焦:850mm-无穷远 |
近拍距离 | 广角:200-700mm,长焦:850mm-1.6m |
最大光圈 | F2.8-F5.8 |
变焦方式 | 变焦环 |
显示屏尺寸 | 3.0英寸 |
像素及类型 | 92.2万像素液晶屏 |
屏幕功能 | 旋转屏 |
取景器 | 光学 |
快门速度 | 60-1/4000秒 |
测光方式 | 评价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点测光 |
白平衡 | 自动,预设(日光,阴天,白炽灯,荧光灯,荧光灯H,闪光灯模式,水下,用户自定义1,用户自定义2) |
感光度 | 自动,ISO 100-12800 |
场景模式 | SCN特殊场景:短片摘要,人像,风景,儿童和宠物,运动,自动快门(笑脸,眨眼自拍,面部优先自拍),高画质高速连拍,手持拍夜景,海滩,水下,植物,雪景,焰火,辅助拼接 |
防抖性能 | 光学防抖 |
短片拍摄 | 1920×1080(约24帧/秒) 1280×720(约30帧/秒) 640×480(约30帧/秒) 微缩景观效果:1280×720(拍摄:约6帧/秒、约3帧/秒、约1.5帧/秒,播放:约30帧/秒)、640×480(拍摄:约6帧/秒、约3帧/秒、约1.5帧/秒,播放:约30帧/秒) iFrame短片:1280×720(约30帧/秒) |
连拍功能 | 支持 约1.9张/秒(P模式) 约4.5张/秒(高画质高速连拍模式) |
特技效果 | 创意滤镜:高反差景物,怀旧效果,鱼眼效果,微缩景观效果,玩具相机效果,单色,极鲜艳色彩,海报效果,色彩强调,色彩交换 短片模式:标准,iFrame短片 |
拍摄模式 | 自动,P程序,Tv快门优先,Av光圈优先,M手动,C1用户自定义1,C2用户自定义2,SCN特殊场景,创意滤镜,短片·通过短片按钮拍摄短片 |
存储卡类型 | SD/SDHC/SDXC卡 |
文件格式 | 图片:JPEG(Exif 2.3),RAW(CR2) 视频:MOV[图像数据:H.264] |
HDMI接口 | 支持 |
视频接口 | AV接口 |
其它接口 | USB2.0 |
电池类型 | 锂电池 |
外形特点 | 大屏幕DC |
外形尺寸 | 116.7×80.5×64.7mm |
产品重量 | 429g(仅机身),534g(含电池和存储卡) |
·整体外观
下面,我们先看看G1X的整体外观。

佳能G1X

佳能G1X——打开闪光灯

佳能G1X镜头环可以拆下


佳能G1X侧面


佳能G1X机部:镜头广角位置/镜头远摄端位置

佳能G1X带一块3.0"LCD,约92.2万像素旋转屏
佳能G1X外观依然延续了G12见棱见角的复古外形风格,机身正背面采用了铝合金材质,握持时,可以感觉到机身即舒适、又非常的结实。握持手柄比之前的G12要厚一些,表面还覆了网格状橡胶垫层,使得握持时更加的舒服。
·外观细节
了解了G1X的整体外观,下面再来看看机器外观细节部份。

佳能G1X机顶
此为G1X关机状态。由于使用了新的1.5"CMOS,所以G1X的镜头是重新设计过的,这也就导致了G1X的镜头体积比G12的要大一些,所以G1X的伸缩镜头在缩回时的厚度比G12多了一个镜头环的宽度。

G1X机顶右侧操作按键

佳能G1X光学取景器与弹出的内置闪光灯

佳能G1X机身各操作按键,红色按钮为高清摄像快键

佳能G1X采用的920mAh电池——NB-10L
除了镜头体积稍大外,G1X的各个操控按键与G12基本完全一样,只是各功能键的位置有些小变化。还有,机背右上角设计了一个高清摄像快捷按钮,可以方便拍摄高清摄像,除此之外,机背的握持防滑橡胶垫也换成了条纹更深的防滑型橡胶垫。
·手持操控细节
这类高级DC讲究的就是机身大小与握持操控之间的平衡,下面就来看看G1X在男人手上的操作状态。

佳能G1X握持状态

佳能G1X握持状态


佳能G1X握持状态

佳能G1X握持状态——作用旋转屏
笔者之前也使用过许多机身小巧的相机,由于这类相机过份强调器材本身的小尺寸,并没有过多的考虑人手握持时的人体工程学因素,所以即时再小的机身体形,握持时也会不舒服。
从试用握持的感受来讲,G1X这类高级DC在机身大小与握持的舒适性方面达到了平衡。虽然不及体形更大的单反,但作为备机,握持的舒适性已经非常好。
·DC级别的菜单
虽然为专业备机,但在菜单设计上,G1X依然使用佳能DC风格的菜单设计,并没有使用佳能单反的菜单设计。

佳能G1X并没有采用更专业的单反菜单,还是使用着DC菜单
虽然G1X定义为传统的高级DC,但作为专业人士的专业备机,它的DC菜单效率还是不如单反菜单,对于已经习惯了单反菜单的摄影者,在使用G1X时还需要单独花费时间熟悉菜单。
·1.5"大尺寸CMOS
PowerShot G1 X搭载的1.5"图像感应器尺寸约18.7×14毫米,是以EOS数码单反相机的APS-C规格CMOS图像感应器尺寸(22.3×14.9毫米)为基准,采用了适用于小型数码相机4:3的长宽比。对于数码相机来说,图像感应器是接收镜头射入的光线将其转变为电子信号的重要部件。一般来说,图像感应器的尺寸越大,接收的光就越多,也就越容易拍出好的照片。


G1X 1.5"大尺寸CMOS面积是G12 1/1.7 CCD的6.3倍
PowerShot G1 X搭载的高感光度1.5"CMOS图像感应器有效像素约1430万。相同像素数时,图像感应器尺寸越大,单个像素的面积就越大。PowerShot G1 X的1.5"CMOS图像感应器的尺寸为佳能高端小型数码相机PowerShot G12搭载的1/1.7"图像感应器的约6.3倍,单个像素开口区域的面积为其约4.5倍。当图像感应器在一定的时间内接收定量的光信息时,1.5"图像 感应器捕捉的光信号为1/1.7"图像感应器的约4.5倍,可以储存约4.5倍的电子信号。
从以上给出的数据得知,G1X采用的CMOS传感器尺寸介于APS-C与4/3系统之间,所以就成像来讲,G1X介于二者之间;由于G1X采用的是伸缩式的镜头,所以就成像与机身尺寸的综合因素来讲,G1X比部分微单产品更有优势。
由于G1X采用了大尺寸的CMOS,所以其镜头也被重新设计。G1 X的前端镜片直径约37毫米,是高端小型数码相机PowerShot G12(φ约26毫米)的约1.4倍。PowerShot G1 X搭载的镜头广角端最大光圈为F2.8,具有4倍光学变焦,换算成35mm规格相当于约28-112mm的视角。广角端至远摄端覆盖了足够宽广的范围,是一款可应对多种被摄体、实用性强的相机。


G1X镜头结构图
G1 X采用了新的大口径双面非球面UA镜片。UA是Ultra high refractive index Aspherical的简称,是指佳能开发的超高折射率玻璃铸模非球面镜片。UA镜片的折射率非常高,有助于实现镜头的小型化和高性能化。镜片结构包括2 片双面非球面UA镜片和1片双面非球面镜片,共10组11片。
·分辨率标板
下面,我们来看看G1X的分辨率表现如何。笔者在广角与望远端分别拍摄了分辨率标板,广角端采用F5.6光圈,望远端采用F8.0光圈。

分辨率标板100%截图区域示意
广角端分辨率


横向2510LW/PH,纵向2920LW/PH
望远端分辨率


横向2500LW/PH,纵向2810LW/PH
从测试来看,无论是广角还是望远端,其横向分辨率相差不大,而广角端的纵向分辨率比望远端要高。
·大幅提升高感成像
此次推出的G1X,由于采用了大号的CMOS传感器,其ISO数值可以在100-12800之间进行调节,比G12 ISO 100-3200的调节范围大了很多,下面的样张是G1X在室内测得的ISO效果对比图。

G1X ISO测试选取示意图——眼镜红框为截取位置

图片说明
从对比测试图看,G1X的高感成像提升很明显,特别是在1600至3200之间,以前这个ISO区间对于G12这类小尺寸传感器的相机来讲,就是一个ISO调节禁区,但G1X的1.5"感光元件让相机的宽容度与ISO水平都提升了很多。
·背景虚化
G1X采用大号CMOS的另一个好处是,在相同焦距和光圈的条件下,与采用了1/1.7〞图像感应器的PowerShot G12相比,PowerShot G1 X可实现接近APS-C规格图像感应器的虚化效果,大大超出了佳能其他小型数码相机的表现力。PowerShot G1 X为了实现媲美数码单反相机的虚化效果和表现力,光圈叶片采用了6片,能够将点光源虚化成美丽的圆形光斑。笔者在室内对背景虚化效果进行了样张试拍。

焦距:19mm 光圈:f/3.5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13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手动

焦距:19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5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手动

焦距:19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4/1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手动

焦距:19mm 光圈:f/11.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8/1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手动 以上是笔者在广角端、以不同光圈值拍摄的背景虚化样片。从拍摄结果看,虽然使用的是广角端,但由于大尺寸传感器带来的好处,在大光圈下也可以得到浅景深的效果。至于长焦端的拍摄效果请看后面的实拍样张。
·多种拍摄模式
G1X除了拥有非常强大的成像质量与操控性能外,作为一款高级DC,它也具有多种直接生成效果的拍摄模式,下面是用创意滤镜模式拍摄的效果图,这类功能也是对相机拍摄功能的一种补充。

黑白色彩模式

鲜艳色彩模式

怀旧色彩模式

正片色彩模式
机内创意模式的引入,让使用者可以不用后期PS,就可以得到特殊效果的照片,随着相机机内功能的不断开发,越来越多的拍摄模式将会引入高级DC。
·可以媲美单反的的画质
本次G1X样片拍摄,除了白天拍摄外,更多的场景拍摄选择了夜晚或室内环境,意在通过这种方式了解G1X采用的1.5英寸CMOS的画质如何。

焦距:16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320
曝光时间:1/8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35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4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44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5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16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40/1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49mm 光圈:f/7.1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40/1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49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40/1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29mm 光圈:f/7.1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40/1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61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40/1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在低感光度下,G1X的画质十分优秀,完全可以与采用APS-C画幅的单反相机画质相媲美,即使长时间曝光,G1X的画质表现依然十分干净,画面细节和明暗层次表现远超于一般数码相机。G1X借助1.5英寸的大底CMOS,照片色彩还原十分精确,色彩表现也十分出众。
·优秀的高感画质
佳能G1X采用1.5英寸的CMOS传感器,尺寸远大于M4/3系统,更接近APS-C画幅,因此G1X的高感光度下的图像表现更被期待。

焦距:31mm 光圈:f/5.0 ISO感光度:3200
曝光时间:1/25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48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3200
曝光时间:1/5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61mm 光圈:f/5.8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1/25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54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1/1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16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3200
曝光时间:1/5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16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250
曝光时间:1/6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16mm 光圈:f/4.5 ISO感光度:1250
曝光时间:1/6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16mm 光圈:f/3.2 ISO感光度:3200
曝光时间:1/6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61mm 光圈:f/5.8 ISO感光度:3200
曝光时间:1/13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61mm 光圈:f/5.8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1/6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在试拍过程中,G1X在高感光度下的成像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在ISO3200下拍摄室内环境,借助佳能HS系统和1.5英寸感光元件,G1X的画面干净锐利,细节表现依然非常优秀。
·出色的背景虚化
景深效果一直是DC被病垢的地方,使用DC拍摄前景深时,出大光圈和微距效果,一般很难产生非常漂亮的背景虚化效果。佳能G1X采用的1.5英寸CMOS,加上112mm的长焦端,对于照片的景深虚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焦距:5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25
曝光时间:1/125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61mm 光圈:f/5.8 ISO感光度:320
曝光时间:1/1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16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125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61mm 光圈:f/5.8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1/125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36mm 光圈:f/5.0 ISO感光度:1250
曝光时间:1/1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16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250
曝光时间:1/3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16mm 光圈:f/3.5 ISO感光度:1250
曝光时间:1/6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16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250
曝光时间:1/6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61mm 光圈:f/5.8 ISO感光度:1250
曝光时间:1/15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16mm 光圈:f/3.2 ISO感光度:1000
曝光时间:1/6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在实拍过程中,我们对G1X的画质印象十分深刻。佳能G1X的画质完全不输于APS-C画幅的单反相机,特别是G1X在高感光度下的画质表现以及长焦拍摄时产生的背景虚化效果十分出色,这一点也看出佳能公司锐意改进佳能G系列相机的决心。
·结语
作为单反市场的领先者佳能,在面对火爆的微单产品强力冲击传统中低端单反市场时,一直保持着谨慎与低调的态度。而采用大尺寸传感器G1X的推出,也是佳能相应做出的一个积极的产品技术策略调整。因为,仅就传感器尺寸而言,1.5"CMOS介于APS-C与4/3系统之间,也就是说,就画质、高感等成像指标来讲,传统的专业备机——高级DC,一样可以在画质、高感上比拼微单。从这次测试的结果也证明了采用大尺寸传感器的G1X在画质、高感的表现确实非常优秀。

佳能G1X

佳能G1X
在数码相机朝着更专业与更小型化两个方向发展时,作为小型化的代表——DC与微单,在画质与功能上是有重合的。如果高端DC想不被微单完全取代,一定是在画质与功能上有更大的进步。比如这次测试的佳能G1X,其画质一点都不输微单产品,而便携性更是它的优势。因为它采用了可伸缩式镜头,所以其携带更为方便。而微单镜头由于物理原因,镜头的小型化并不顺利。
高级DC在画质方面与微单看齐的同时,其操控性也应该尽量摆脱DC操作的影子,这样会更好的提升DC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比如,G1X的菜单设计就太DC化,操作体验与效率比佳能单反的菜单与操作体验差很远。即然是专业备机、又会面对更多的专业人士,G1X应该在菜单与操作方式上更专业与高效一些。
总之,G1X的推出,让不满意微单小机身大镜头的人们有了一个更好的综合性选择。因为佳能G1X即能满足高画质,同时也能满足便携性,而一支4倍光学变焦镜头已经足够很多人使用了。如果您想找到一款即小巧、操作携带方便、成像与高感比肩单反微单、而且还不想使用可换镜头的相机产品,那么佳能的G1X是目前相机市场上最为理想的选购对象。
相关报道:
- 七夕转身遇见TA 送给心动女生微单相机推荐2013-08-13
- 放弃卡片机相机 2000元价位微单相机推荐2013-08-13
- 惬意旅行轻松上阵 超值热门微单精挑细选2013-08-01
- 报价达65万日元 哈苏lunar微单日本开卖2013-06-18
- 微单、单电可用 三阳发布300mm折返镜头2013-06-13
本类最新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