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娱乐 > 游戏业界 > 评论 > 正文

达克效应:我们为什么老觉得队友是猪?
2012-04-20 13:44  17173.com    我要评论(0)
字号:T|T

“不怕神一般的对手,就怕猪一般的队友”,这句话大部分的玩家都“深有体悟”,或者说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我们都会把失败的原因归结到“猪一般的队友”身上,那么我们为什么会经常认为自己是“神”,而队友是“猪”呢?这或许要从达克效应说起。

什么是达克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达克效应用游戏的方式来解读就是指:一个玩家错误的认为自己已经掌握这款游戏,高估了自己,没办法去评价和看待其他玩家的能力。实际情况是在某些任务和PK过程中,不断遭受现实带来的压力和挫折,让玩家掌握技巧不足以应付游戏中的情况。

FPS和DOTA游戏中达克效应的反馈时间很短

越是在竞争性质强烈的游戏中,这种效应的发生时间就会越短,FPS游戏的击杀反馈时间非常短暂,在有限的一局比赛中,往往会因为这种击杀挫败感很快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当玩家处于新手期时就在不断的击杀与被击杀中,保持一种清醒的认识,由于是在初期就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及早的避免了后期成长后(主要是时间和金钱的投入),才意识到这种差距,而如果在这个阶段意识到,也就意味存在高流失的风险。

FPS游戏规则简单,上手容易,玩家对于一个游戏的操作非常简单和明确,而之后要做的就是不断的通过击杀与被击杀,寻找技巧,进而提升自身的射击技术能力,这是一种纯粹的成长,一个硬核玩家即使使用手枪也能爆头,一局比赛击杀远远高于手拿最好武器的新手玩家和成长性玩家。

在Dota类和《星际争霸》这样的游戏中,大家都熟悉操作,但是个人能力和装备的差异加剧了达克效应的出现,每一个DOTA玩家选定一个英雄都憧憬最后会成为什么样的出色状态,但是不是每个FPS玩家选定一把武器,就一定知道自己最后会靠这把武器变成一个出色的FPS玩家。

RPG游戏中达克效应的反馈时间很长

在RPG游戏中,一名玩家如果操作能力比较差,但是通过金钱和精力的投入,砸出一身出色的装备,至少在游戏PK不会被人虐死或者受挫,通过外在属性加成和强化,提升内在的对于自己的认识,尽管这个过程中存在达克效应,然而反馈周期较长,玩家不会轻易的走出来,实际上也没必要走出来,站在顶点的永远是几个人,玩家只要在自己的游戏活动,交互范围内保持这种状态不被破坏也没什么,然而一旦被打破,这就意味着竞争的加剧,如刚才所说,达克效应某个角度也是反映玩家有一种更高更强的期待,因此即使遇到竞争,也会不断的再次进行调整和投入,直到再次达到自己营造的世界为止。其实这个过程中,玩家便会在这个游戏存留下来,黏性加剧。

在RPG这样的庞大系统的游戏上而言,玩家最后都会达到某个令自己相对满意的高度,这个高度上,玩家不见得对所有系统都非常熟悉,个人装备属性非常全面,在玩家的眼睛中,往往只会看到NB的一面,而这NB的一面就掩盖了他的缺点和不足,而恰恰这一点的NB促使他在游戏世界一段时期竞争中占据了优势,这点优势足以让玩家继续玩下去,偶尔竞争则会刺激玩家继续存留并练下去。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队友 效应

责任编辑:吴才刚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