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活着》的推动之功
《我还活着》是这类题材中比较早成型以及提出完整概念的一款游戏,这款游戏其实好几年前就已经被育碧立项了,但是后来或许是因为野心太大,但是却无法完成游戏,于是一度烂尾,最后才交给育碧上海完成了制作,好歹算是做完了,得以在去年推出,但是游戏的很多创意都表现得不够,使得游戏像个半成品,但是游戏中很多理念都可以说是是相当不错的,例如人与人之间的猜疑和信任,例如大叔保护萝莉,例如爬墙要消耗体力,等等等等,这些可以说都已经成为了当下这些末日生存类游戏中必然会出现的元素了。《行尸走肉》和《美国末日》都是大叔保护萝莉的剧情模式,并且都是口碑销量双丰收,可叹《我还活着》提出理念在前,最后却成就了其他同类作品,自己却推出后没有掀起多大的波澜。
《我还活着》讲述了大叔和小萝莉的故事
《行尸走肉》也讲述了大叔和小萝莉的故事
《美国末日》还是讲述了大叔和小萝莉的故事
人类的终极恐慌和人性深处
末日生存,一个是末日,一个是生存,说到底就是人类对未来的恐惧,代表了人类的终极恐慌,各位读者朋友是否还记得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因为核辐射扩散而引起的谣言,导致了我国出现了大范围的抢盐事件,这件事充分说明了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末日恐慌感。早在上古时期,也就是原始社会那时候,我们人类的老祖宗们都每天生活在各种恐慌之中:害怕猛兽,所以学会了如何生火,害怕打雷下雨,所以学会了造房子,害怕饿死,所以要吃东西,害怕生病,所以知道了很多东西不能乱吃,所以我们人类能够在这个星球生存到现在,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所以你看《饥荒》这款游戏其实理念就很巧妙,表现的其实就是我们老祖宗的生存状态嘛,不过由于这是一款小成本的独立游戏,所以注意到的玩家并不是太多。
《饥荒》表现的是类似于我们老祖宗的生存境况
虽然几千年过去了,但是我们对世界的恐慌感依然存在,就拿时下来说吧,毒奶粉、雾霾、沙尘暴、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多种问题都令人感到不安,国外也不会太平到哪里去,各种恐怖袭击和枪支伤人事件,最近就有几名中国公民在巴基斯坦和巴布亚新几内亚遇难,所以虽然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相对以前的年代来说太平了很多,但是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威胁却还是存在的。
所以末日生存类游戏其实就是将现实中的这些恐慌进行了夸张和放大,放在一个未来的环境里面,讲述的还是人性的挣扎和痛苦,例如《死光》这款不错的独立游戏里面就有一个阴暗结局,主角发现是自己亲手杀死了那些他身边的人,这个结局可谓是将末日感做到了极致,人性沦丧才是真正的末日啊!再如《行尸走肉》和《美国末日》,这两款游戏为何那么多人叫好呢,就是因为将末日之下的人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末日的情况下,人人都为了自己,文明无从谈起,社会道德沦丧,最后就是社会的崩溃,文明的终结,而两款游戏中都是大叔和萝莉之间建立起了一种信任的关系,体现了人性中光明和伟大的一面,成为这个纷繁复杂的乱世和末日中难得的光亮,而这点光亮正是人性的光辉,也是人类得以繁衍如此久的重要原因,因此就游戏的剧情深度和游戏体验而言,这两款游戏远超其他同类游戏,受到大众如此喜爱也就并不意外了。
相关报道:
- 美国末日联机玩法心得汇总2013-08-23
- 英国一周销量榜:《我的世界》力挽狂澜2013-08-13
- 微信之父爆料:开发打飞机只用了一人七天2013-08-12
- 都等待次世代?英国上月游戏销量创史上最低2013-08-09
- 《美国末日》在列!十款让人内心震撼的游戏2013-08-06
本类最新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