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评论 > 正文

评论:微软不应本末倒置 扼杀Xbox和必应业务
2013-11-11 16:46  牛华网  徐玥  我要评论(0)
字号:T|T

导语:许多分析师认为,微软只有割舍Xbox和必应业务才能改善财务状况。而科技网站ArsTechnica刊文称,发展Xbox和必应业务符合微软“设备与服务”战略,并且对公司长期、健康的增长大有裨益。

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彭博社》上周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一旦诺基亚前CEO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当选微软CEO,他将考虑放弃或出售微软部分非核心业务,关注重点业务。报道表明,埃洛普想出售Xbox游戏业务,并关闭必应(Bing)搜索业务。

很多分析师推崇“扼杀必应和Xbox”的观点。尽管这个观点与微软重组之后的“设备和服务”战略背道而驰,但他们认为,Xbox和必应都不能为微软带来可观利润”。

其实,这种观点只能吸引短期投资者的目光。短期投资者仅关心公司每个季度的财报数字,而忽视公司是否能进行长期、健康的发展。得益于略显高调的竞选宣言,埃洛普成功吸引华尔街关注。

不过,从另一方面看,埃洛普缺乏战略思维。他选择在Xbox One发布前几周发表关于“Xbox业务不靠谱”的不当言论,这种做法显然对竞选不利。

微软发言人弗兰克·(Frank Shaw)对此回应道:“我们很欣赏《彭博社》突然改写小说的作法,并盼望能看到下一季。”尽管如此,野村证券分析师里克·谢尔兰(Rick Sherlund)仍坚持认为微软应分拆部分业务。

必应搜索业务和Xbox业务真的落到“千夫所指、人人唾弃”的地步了吗?

必应:重要的战略投资 

必应

2012财年,微软在线服务业务部门运营亏损为13亿美元,好于去年的19亿美元。2011财年,该部门亏损达27亿美元。

如果把必应看成是独立业务,它的确正在朝正确的方向发展,但一直以来,必应业务仍未实现盈利,反而在不断“烧钱”。如谢尔兰所说,如果微软选择甩掉这个大包袱,那么微软财政将得以改善。

其实,必应对微软的重要性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按照这些分析师的分析,苹果也应该解散OS XiWorkiOS部门,因为目前这三大产品都是免费对外提供。在iWorkOS X等软件实行免费策略后,很多分析师警告苹果称它将因此损失9亿美元。要知道,软件服务一直是苹果“摇钱树”之一。

事实上,没有人因此质疑苹果的战略,因为大家都明白,即便OS XiOSiWork不能直接为苹果带来收益,它们还是从整体上拉动苹果公司收入。

必应也是如此。

数据驱动服务正在与操作系统相整合,并逐渐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功能。Google Now整合进Android系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Google Now广泛集成数据,包括个人数据,如预约和历史搜索,和公共数据,如体育和交通路线。在操作系统中,Google Now会主动向用户展示有用和相关信息。 

比如说,Google Now会提醒你准时参加会议并提供路线图,它会在你异国度假时告诉你汇率,它还会“感知”天气不好然后提醒你出门带伞。

苹果的Siri语音助手同样属于数据驱动服务,但它的集成度没有Google Now高。这些数据集成服务对于现如今的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凸显,尤其是在面向移动便携式或高度私密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操作系统上。

在操作系统中,微软必应搜索的影响力远不及Google NowSiri,不过微软正在努力改善这一点。Windows 8.1内置必应搜索功能,为用户提供有用、结构化的搜索结果。全新必应搜索还提供丰富的智能搜索功能,包括搜索新闻和天气等。Windows Phone也增加了全局搜索功能。

必应搜索功能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虽然它的作用可能不会立刻反映在微软的资产负债表上,但是无法否认的是,必应是微软重要的战略投资。它应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微软产品上,而不是被作价出售。

Xbox:发展前景广阔 

Xbox

Xbox的营收表现则更让人五味杂陈。谢尔兰表示,每年微软在Xbox上的损失超过20亿美元,但是这一亏空已经被微软每年向Android厂商收取的20亿美元许可费填补。

值得注意的是,谢尔兰的这些数据很有可能是基于微软旧的运营结构,Xbox和许可费都被计入娱乐与设备(Entertainment & Devices)部门名下,这与微软最新的财报并不相符。在近期财报中,硬件收入与许可收入应该分开统计,而并不该相互抵消。

从微软近期财报数字来看,微软设备和消费者硬件业务(Devices and Consumer Hardware business),包括SurfaceXbox 360和外围销售的总营收为15亿美元,净利润达2亿美元。虽然这个数字远不及20亿美元的许可费,但许可费并不需要任何成本,而且Xbox业务也并非谢尔兰所言“正在蒙受每季度5亿美元的亏损”。

 Xbox的盈利能力并非每个季度都相同,如果该季度恰逢圣诞购物季,那么该季度的财报结果就会非常乐观。Xbox早期产品因为造价昂贵,所以总是蒙受亏损。近期Xbox产品成本较低,并且随着未来更多游戏的上线,Xbox游戏业务的盈利能力将持续增强。

只要Xbox One避免重走Xbox 360时期《死亡红线(Red Ring of Death)》噩梦般的老路,Xbox One在上市一年之后实现盈利指日可待。

预计微软可以在Xbox 360/One上获得4千万到5千万Xbox Live订阅用户,每人每年平均花费在4050元不等。光在这项业务上,微软就可以“不劳而获”赚取1625亿美元。

Xbox的盈利能力可能远不如WindowsOffice办公套件,但Xbox品牌却是微软的“心头好”。作为游戏品牌,Xbox发展空间广阔。如果利用得当,Xbox可以用来促进Xbox Music服务的订阅或Metro设计语言的推广。

 如果微软希望继续坚持“设备与服务”战略,那么Xbox必定是战略中不容忽视的一环。Xbox是微软在软件和服务综合道路上的首次探索,也会是最成功的探索。

另外,Xbox在电视领域和流媒体顶盒上的发展前景也不容小觑,微软可以凭借Xbox轻而易举地叩开电视机市场,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以外的领域施展拳脚。

放弃Xbox和必应并不现实

微软无法将必应和Xbox业务完全抽离出去。原因很简单:微软若想连根拔起,必会伤筋动骨。微软许多产品都依赖必应业务,微软必须彻底清除这些依赖性,而这几乎无法实现。

另外,Xbox和必应也严重依赖微软产品。Xbox One拥有多层操作系统,其中一个为基于Windows 8内核的应用支持系统,这种系统支持SkypeIE浏览器功能。另外,Xbox One还拥有强大的Azure云计算功能。

迄今为止,微软还没有明确表示必应将获得什么样的技术支持,不过如果它能获得WindowsHyper-VAzure等支持,那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出售Xbox业务和关闭必应业务对于微软来说实际操作难度很大。同时,离开微软的必应和Xbox只能是一副空壳,毫无未来可言。试想,若干年后,离开微软支持的“Xbox公司”缺乏Windows开发者工具、软件平台、服务开发和Azure,最后它只能沦为一家没有未来“Xbox公司”。

总的来说,必应和微软的离开确实能让微软财报更好看,但微软却要因此失去持续、稳健的发展。孰轻孰重,微软应该能掂量清楚。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微软 Xbox 必应

责任编辑:徐玥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