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末,互联网理财从各种互联网产品中突围而出,成为行业焦点。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率节节攀升。然而,心动的不只是大企业,不少个人或组织也蠢蠢欲动。
南都记者调查发现,在此次互联网金融大潮中,不仅有互联网公司的正规理财产品,许多打着理财旗号的网络诈骗也卷土重来。
[案例]
近日南都记者收到苏先生的报料,称遇到了一种叫做PD T新概念理财的网络诈骗。据其描述,他一年前经同事介绍接触了PD T理财。当时PD T理财方面的人称此种理财相当于炒股,但是一种稳赚不赔的游戏股,用户投资购买股票,靠股票升值获利。
投资分不同档次,从3500元到数万元不等。用户可以随时取现,但每次只能取出投入金额的70 %,剩下的30%必须留下继续投资,而且取出的70%需要另外收取20%的手续费。
苏先生选择了3500元这个档次,由于觉得取现被扣除手续费不划算,于是至今都没有动过投资的3500元。
起初,苏先生及其同事并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直到三个月前相关网站的登录选项突然消失,无法进行登录,他们才感觉有些蹊跷。之后,苏先生尝试联系当地的地区联系人,却再也没有办法联系上,他们才发现受骗了。苏先生称,其身边有7个同类型的受害者,他们投入的金额比自己更多。
但当南都记者问及是否有留下对方行骗的证据,苏先生表示对方当时服务很“周到”,只要交了钱,其他的都代为处理,所以并没有留下什么证据。
[调查]“循环理财”有多吸引人
南都记者在网上搜索PD T,发现其宣传网站是博客和微博,自称为一家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实实在在的金融理财科网企业。而由苏先生提供的网站地址属于新浪博客,目前页面上已经没有相关的账号登录框。
查看相关博文了解到,其宣传内容包括:由于内部股票供应有限,单边上扬;全球仅一支,需求不断上升,参与人数会倍增;当市场需求增加时,股价上扬,继而流通量减少,就需要拆股以达到市场平衡,而购买者手中的股票不但价格上涨同时数量也增加,于是获得巨大回报。
在网上,这一理财方式被称为“循环理财”新概念。这一环节的回报率据称可达到一年100%-500%倍。若投入7000元,每6个月股票就可以翻一倍,3年后可获得23万收益,而70000元的初始投入可在3年后变成277万。
记者在网上找到了PD T理财的联系电话,但是拨通后却提示拨打的是空号。在博客里找到官方网站链接,点击链接进入PDT的官方网站发现网站服务器架设在美国,公司简介自称PD T全球理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4月,是一家科网企业,类似百度、雅虎、阿里巴巴。旗下有自己的游戏平台、交友平台、旅游平台以及电子商务平台。而记者点开其所谓的几大平台后发现这些网站都只是一张贴图而已,并没有实际作用。
随后,记者拨打了报料人提供的地区联系人钟先生的电话。接通后对方向南都记者介绍了项目细节,投资原理与回报和网上所描述的基本一致,但项目名称已经改为A F C环球财富保障平台。对方称,投资金额从7000元到几十万都有,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当南都记者问及是否没有风险的时候,对方称并非100%无风险,只是风险很小,可以忽略。而交易方式分为几种,可以在线支付也可以银行转账,随后向记者发来了用于转账的银行账号,并称如果离得近可以实地考察后再做决定。
南都记者调查发现,除了PD T理财,另外一家名为H JK理财的“游戏规则”也非常相似。这一被称为“循环理财”的新概念,称其方式是通过公司股东的逐渐增加,游戏股票不断上涨达到拆分线翻倍的结果,绝对不需要去炒,更不需要天天看盘,属于“傻瓜式”的理财,投入绝对是0风险。
[专家观点]
对过高收益保持警惕
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 赵占领
赵占领律师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称,互联网金融诈骗案件中非法集资案件最为常见。目前来看,一般的非法集资都是基于互联网交易平台进行非法集资,不法分子携款跑路。
他认为目前我国对于大部分的互联网诈骗案件还是按照刑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判处,但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迅速,对于新生的带有金融性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仍待制定直接的法律规范,以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对此,赵占领还建议,消费者和投资者不能完全相信这种过高收益,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投资者时刻都要保持平和心态,对于过高收益回报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必须要保持警惕,这是最为关键的一点。”
[相关链接]
现下,互联网金融产品被炒得火热,而以“宝宝们”为首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因为其低门槛、便捷、高流动性的特性深得大众青睐。在互联网金融产品逐渐成为人们投资理财重要渠道的同时,越来越多不法分子也盯上了互联网金融这一新概念,各种诈骗花样层出不穷。如今,互联网金融产品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各种诈骗陷阱更是如潮水般席卷而来,那目前常见的互联网金融行骗的花招有哪些呢?
陷阱一:理财产品低风险高收益陷阱
“高收益、低风险”就是这类理财产品用来吸引投资者眼球的主要宣传方式。这种诈骗方式最为常见,面对手中有闲钱,而且急于投资的投资者,打出年化收益率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且超低风险的旗号,即可引到一大波的投资者进行投资购买。但事实上,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还需要投资者做好前期功课,深入了解,方能了然于胸。
陷阱二:金融类钓鱼网站
传统的金融类钓鱼网站主要是通过仿冒真实网站地址以及页面内容等方式来欺骗消费者转款,由于仿冒程度极高,用户不仔细辨认,很难发现。或者在金融机构销售理财、基金产品等交易数额较大的平台上植入木马,通过盗取第三方账号与买家进行交易。
陷阱三:二维码钓鱼网站
如今,扫一扫二维码进行支付的方式越来越普遍,但同时二维码已经成为新兴的金融欺诈工具。随处可见的二维码,催生了“扫码一族”,但拿手机“扫一扫”之后,得到的可能是促销折扣,也可能落入骗局。
二维码钓鱼网站相比传统钓鱼网站,在手法上更易引得用户上钩。用户只用扫描工具扫描二维码,在不能验证网址和网站真实性的情况下极易落入不法分子设下的诈骗圈套中。另外,二维码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商店、广告牌、甚至是商品的外包装都能成为不法分子推广二维码的平台,如此广泛的传播性确实让用户防不胜防。
陷阱四: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证券陷阱
这类非法集资的诈骗行为一般都是穿着合法担保公司的外衣,以“创业投资”为名义,举办“理财讲座”,并号称有高额回报,然后通过各种途径大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投资者一旦上当,不仅当时承诺的高额回报打水漂,连本金也无法收回,后果不堪设想。因为这些非法集资的担保公司都披着看似合法担保公司的外衣,很多都有正规的工商执照和固定的经营场所,所以一般群众都会单纯地认为这是真实可靠的,容易上当受骗。
采写:南都记者 谢睿 实习生 闫澍枫 黄春惠
相关报道:
- 互联网金融监管分工划定:P2P网贷由银监会负责2014-03-11
- 互联网金融监管呼声四起:如何监管仍待探索2014-03-10
- 张兆安力挺互联网金融:应创造公平的外部环境2014-03-10
- 寄望互联网金融增利京东推类余额宝产品助力IPO2014-03-10
- 郭广昌力挺马云:每年为存款人多赚了200亿2014-03-07
本类最新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