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中心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证监会“4.16电话”惊呆投行:政策飘忽 675企业吊胆
2014-04-21 08:40  理财周报    我要评论()
字号:T|T

理财周报记者 田小蕾/北京报道

4月16日下午5点左右,来自证监会的一通电话,打乱了投行的节奏。IPO重启预期也因为当天下午机构部二处的会议内容而在投行圈引爆。

抓紧更新、上报材料,已经成为这两周投行工作的核心内容。

IPO年内或不收材料

“我们大概是下午5点左右收到监管层电话通知的,让我们已经补充年报及更新财务数据的企业若有变更拟上市地和募集资金的想法,要赶在4月17日前将专项说明报到会里,并同时报送修改后的申请文件及预披露材料,一旦预披露后则不能更改上市地。”华东一家大型券商投行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证监会机构部二处给出的时间表是:17日前赶得上更新材料、并上交拟上市地和募集资金是否变更专项说明的,在18日前完成预披露,在4月21日一周召开初审会,但发审会的召开时间并没有明确。

而来自投行圈的消息是,IPO初审会将于4月22日开启。面对市场的强烈关注,证监会16日表示,因在审企业需要补充最新的年度财务审计报告等,目前还没有召开首发企业的发审会,相关工作进展略晚于前期预计的工作进程。

在创业板企业的动向方面,上述华东投行人士则表示尚未开会、不清楚政策,可能要等到创业板新规征求意见稿落地后才有望重启。

上述所谓好消息,并不意味着新项目报材料有了希望。尽管监管层表示IPO申报窗口并未关闭,但在4月11日已有华南投行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其申报材料未被接收。

同时,一位投行人士在于近日跟监管层沟通后,将反馈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年内不收材料;二是今年要把在会企业消化完,很多企业可能会被劝退,明年进入正常审核期;三是创业板非常希望互联网企业上市,对这类企业会相对宽松,投行要大力储备。

 投行措手不及

“当天(4月16日)晚上就收到公司通知,要求周四前补交更新后的财务数据。”华北一位投行人士表示:“而此次上报材料的先后,则一定程度影响排队名单重新排序。”

“预审员今天上午给我们打电话,让我们尽快把年报更新材料报进去。”4月18日,北京一位投行人士称。他表示,其项目目前处于预披露状态,原本排在前面,但是没有及时将材料补进去,所以失去了先上初审会的机会。

“通知很突然,目前投行部‘鸡飞狗跳’。”华南一位投行人士表示。他随即提出疑问:是不是改交易所的也要周四报材料?

不仅仅是上述北京投行人士,这通4月16日下午五点来自证监会的电话,出乎不少投行人士的预料。

此前,另外一位北京投行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虽然年报审计早已做完,并根据老规则更新完一整套材料,但鉴于招股书规则要调整,后续还要根据新规定修改,所以并未上报,选择等待观望,避免来回折腾。

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尤其是此前经历过财务核查的项目,一方面忙于回复现场检查的反馈意见,另一方面在等小国九条落实措施出台,耽误了材料更新。上述错过初审会的项目即属于这种情况。

去年的财务大核查,引起市场强烈关注,但市场不知道的是,尽管两批财务核查收官,但被抽中项目的煎熬并未结束。

“2013年6月现场检查结束,但反馈意见下来已经是12月份了,我们3月份完成反馈,中间隔了一个春节,”上述北京投行人士称,“落实反馈意见的篇幅很大,涉及的问题很复杂很棘手,甚至需要把以前走过的很多客户重新走一遍,消耗了很多时间。”

在落实反馈意见报到会里后,上述北京投行人士跟会里沟通后的理解是,现在可以上报更新材料,但是后面会出小国九条落实措施,还要修改招股书预披露。“我们想报上去再重新修改比较折腾。所以就没赶着更新。没想到口径又发生了变化。”

而排队越久的企业,更新材料越复杂,需要时间越长。“我们的项目已经上过一次初审会,只不过隔了很久,公司情况发生变化,还需要重新开初审会,”前述华南投行人士称,其项目也已预披露,“正是因为开过初审会,来来回回反馈了好多次,核查意见也出了十几个,每个都需要更新,所以时间比较久。有些项目尽管在会时间也较长,但可能还没怎么审就停了,就没有这么麻烦。”

 中小板谋划转投上交所

4月16日下午的紧急通知,给在会企业更改拟上市地和调整募集资金打开了一条口子。针对更改拟上市地,上述华南投行人士表示,创业板做调整的成本太大,不但需要撤回重新申报,还要更换预审员,最重要的是两边上市规则和公司要求均不一样。

而中小板转到上海主板困难较小。各大证券公司投资银行部门4月2日收到的一份监管指引明确,中小板转上交所主板上市不需要撤材料,原则上不更换预审员,这将大大降低切换审核通道的时间成本。“近期考虑到上交所量小,审核速度可能快于深交所,所以应该有不少中小板项目谋划更改上市地,包括我们自己的项目也在犹豫。”上述华南投行人士称。

截至4月10日,两市共有675家IPO企业在排队上市:创业板231家,中小板276家,沪市主板168家。

而调整募集资金方面,上述北京投行人士表示,增加“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可能性较大,因为如果现在新上一个建设项目,一是可行性研究、发改委备案、环评都需要时间,二是现在经济形势不好,各行各业产能都过剩,再硬着头皮上实体项目也不合理。“但募集资金调整也是在一个探索期,现在大家都不清楚监管层允许多大金额,是否需要说明测算方式。”

曾为300余家企业提供过IPO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前瞻投资顾问认为,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由于变动募集资金数额会涉及到重新备案,虽然程序简单,但也会影响到上市进度。在如今这样争分夺秒抢登IPO重启快车的环境下,相信很少有公司会在这个档口选择去变动募集资金。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证监会

责任编辑:任光飞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参与评论

本类最热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备11016551号-2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1号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