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中心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企业IPO成危险之旅 急刹车的N个理由
2014-05-23 09:13  第一财经日报  刘琼  我要评论()
字号:T|T

离IPO仅有一步之遥,企业却主动或被动“急刹车”。截至5月15日的IPO排队企业信息更新情况显示,A股中止审查企业数量达68家,其中包括沪市14家、深市中小板33家、创业板21家。而一个月前,中止审查的企业数仅为6家。

曾因收购美国最大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而创下2013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纪录的万洲国际,本打算2014年以IPO的方式再次创造资本市场的传奇故事,但在经历了29家投行联合保荐、上市日期推迟、融资额一缩再缩之后,最终选择暂时中止进程。

构想中的IPO蓝图遇阻令人沮丧,但企业是如何走上了“虎头蛇尾”的IPO旅程,这样的旅程又给企业带来了哪些显性和隐性成本,能否通过更好的准备和预判来避免这样的损失呢?

“虎头蛇尾”的旅程

2013年4月,一波“史上最严厉的”财务风暴过后,许多拟IPO公司含泪撤单。而现阶段,也有湖北菲利华石英玻璃、春秋航空等企业中止或被中止了IPO进程。

今年4月,对IPO中止审查的四类情形证监会进行了详细说明:一是申请文件不齐备等导致审核程序无法继续,二是发行人主体资格存疑或中介机构执业行为受限导致审核程序无法继续,三是对发行人披露的信息存在重大质疑需要进一步核查,四是发行人主动要求中止审查或存在其他情形导致审核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分析上述四种情况的原因,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全国上市业务组A股资本市场主管合伙人吴晓辉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一类是企业主动要求中止,主要是由于等待审核的时间太长,一些企业可能业绩或利润下滑,已经达不到发行上市的要求,或是转而采取其他的融资方式。

另一类较多的中止IPO的情况,是由于申报文件质量问题,或监管机构对披露信息存在重大质疑而被监管机构中止审查,从而挡住前行的步伐。证监会相关人士曾表示:“在以往的审核实践中,发现部分发行人和中介机构为了赶时间、抢进度,突击申报,粗制滥造发行申请文件,信息披露质量差;部分中介机构尽职调查不到位,招股说明书披露的信息前后不一致,或者涉嫌与事实不符。”

此外,IPO遭中止审查还有其他的触发因素。上海玄滩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裁顾亮认为,媒体报道、信访举报反映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发现发行人申请文件涉嫌违法违规,或者存在其他影响首次公开发行的重大事项,经初步核查无法澄清的情形下,监管机构也会作出中止审核的决定。

相比A股市场上更多的“被中止”,顾亮表示,海外的一些资本市场更加市场化,监管机构可能会有更加简易的IPO审核程序,但是发行人或者中介机构一旦造假,便会有律师对其提起司法诉讼,追究其法律责任。

显性与隐性成本

与“终止审查”不同,按证监会规定,公司“中止审查”可申请恢复审查。即便如此,中止IPO的过程可能给企业带来各种显性和隐性成本。

最显性的成本是,企业依然需要付出前期的审计师、律师、会计师等方面的成本,虽然后期的承销费用才是企业IPO的费用重头。

然而更重要的后果是,中止上市可能打乱了企业的既定发展战略计划。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全国上市业务组A股核心团队合伙人鲜燚表示,有急切资金需求的企业,可能不得不寻找其他的融资渠道,比如通过发债等方式解决,但相比资本市场融资,这无疑会再次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

另一方面,企业在准备IPO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包括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公司运营流程、合规、内控等方面,这些都需要一系列的成本支持,特别是有些企业为了尽快IPO,在经营成本、战略、部门资源、资金等方面都向IPO倾斜,将原本可以在更长时间内完成的战略调整、内部控制完善等工作集中在短期内完成,如果企业的IPO因为以上种种原因中止,这部分资源可能会被浪费,甚至影响企业战略的延续性。

当然,对于企业来说,这也不一定完全都是 “沉没成本”,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孔爱国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起码通过改制和整理上市的过程,公司的治理结构得到优化和规范,对公司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企业的IPO中止,‘最受伤’的还有前期战略投资者。”孔爱国说,本来预计的资金退出的时间,不得不被延迟,甚至遥遥无期。

有时,如果企业在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时候曾对IPO做过某些承诺或者对赌协议,IPO的中止与延迟,可能触发某些条款,甚至可能影响到股权结构等。

预判能否避免?

对于近期IPO中止企业数量的增多,孔爱国认为:“虽然更好的预期和判断能帮助避免中止上市的尴尬与成本,但是这一轮熊市的时间也确实太长,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

那么,企业是否有可能通过更好的准备和提前预判的方式避免“虎头蛇尾”的IPO之旅呢?

在顾亮看来,在启动IPO进程到最终上市的过程中,确实需要“天时”的成分, “如果准备上市的时候,经济和证券市场都是景气最好的时候,但有时一些市场因素和非市场因素,可能出乎企业预料”。比如,在万洲国际收购史密斯菲尔德这段时间内,美国持续爆发的“猪瘟”也影响了市场对史密斯菲尔德业绩的研判,或者谁也没有想到A股的IPO停摆时间会如此之长。

鲜燚认为,企业要考虑到其业务的发展与上市时间是否匹配。有分析认为万洲国际收购史密斯菲尔德的时间太短,没有充足的协作收益体现就仓促高价IPO,原股东套现离场痕迹太重,如果讲故事的人心太急,那么投资者很容易用脚投票。

“地利”与“人和”也是IPO能否顺利进展的重要因素,鲜燚认为,上市地点方面,企业需要有所权衡取舍。如果企业发展较快,对资金需求较大,但业绩波动风险大,这样的公司可能并不适合在A股上市;如果企业发展比较稳健,对资金需求并不是非常急迫,业绩波动风险相对比较小,则比较适合在A股上市。此外,“企业IPO进程是否顺利也与其挑选的中介机构有关。”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IPO

责任编辑:任光飞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参与评论

本类最热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备11016551号-2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1号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