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艺娱乐 > 电影 > 精华影评 > 正文

《夜莺》:一个法国人眼中的中国式家长里短
2014-11-03 11:33  牛华网  张子涵  我要评论()
字号:T|T

0Z5233147-0

一只婉转低吟的夜莺,丈夫对未能照顾弥留之际妻子的生前承诺与悔恨,祖孙解开隔阂重重代沟的点睛之关键,拉近父子逐渐远去亲情的枢纽,修复夫妻破裂感情的吉祥物,捍卫三代人、一个家的象征隐喻,这应该是法国导演/编剧Philippe Muyl 的初衷。国人对于Philippe Muyl并不陌生,而《夜莺》的宣传海报与内容简介像极了十几年前Philippe Muyl的《蝴蝶》,不过这次Philippe Muyl讲述的不仅仅是祖孙间的情谊,而是将视角放在三代同堂的大家庭环境中,以现当代中国家庭存在的普遍问题入手,获得观众共情之余,再谈谈传统田园生活与工业高科技社会的碰撞,这是一个极佳的点,简单的故事,偌大的情怀,虽是法国导演,但能够宏观把控中国家庭式矛盾,做到具有本土气息的“小人物、大情怀”,实属不易,而拉长纵观中国电影市场,很久未出现这样娓娓道来、细水长流的中国式情怀片,《夜莺》的出现,很大程度是对中国现今的家庭矛盾与社会问题进行的一次反思,是传统思想与进步文明的一次糅合,给予观众情感上的共鸣、反思。

从思想性来谈,本片确值得褒奖,因为囊括了发达城市工业社会中中国家庭存在的普遍矛盾:忙事业导致夫妻关系恶化、一心扑向工作疏忽孩子的教育、成为高科技工业技术附属品的00后与传统40年代祖辈的矛盾隔阂、事业有所成就却与父亲有解不开心结的成功人士。本片没有“快消品电影”中所占据的所有酷炫元素,不起眼的人物,简单的故事,或你或我或他都能是故事中的一角,通过故事的开展去反思片中触及的所有问题,三代人究竟如何和谐共处?工业社会与传统生活究竟怎样融合?

而令人犹豫的是,本片虽有站在社会高度的视角,但却未讲好这个简单的故事。仍旧是大多数电影都存在的问题——人物的苍白与人物性格弧光转变的缺失。前半部分的戏处理得很棒,隐藏在剧情之下的机缘巧合让祖孙不得不进入“原始森林”,这一切情节的生发都是由孙女任性的性格导致,故事有条不絮地进行着,但到祖孙两人进入了寨子之后,故事的发生就是编剧的想当然与顺理成章了,一直到最后三代同堂的大团圆,看不见孙女对爷爷情感的逐渐变化,且孙女的性格在整部影片中的过分模糊让人阅后即忘。编剧营造了三代人彼此间的矛盾,那么整个故事不论是跋山涉水还是忙于生计,都得为解决矛盾而展开,片子越到后面,给人感觉反而越像一部自然风光心灵救赎片,人物的薄弱导致矛盾与芥蒂的解开变得莫名其妙。其实类似本片的影片,《蝴蝶》、《外婆的家》,涉及的都是同样的话题,故事情节线更不如本片复杂,但给人留有深刻印象的原因就在于饱满立体的人物形象,而本片对于人物的塑造,显然太过薄弱与想当然,特别是秦昊所饰演的儿子崇义,用“性格前后不一”、“莫名其妙”来形容,绝非夸张。且本片主线(祖孙情)被多条分线(夫妻、父子等)散化,想讲的东西太多,无形中削弱情感上的一些建置,也就打动不了观众。

在人物与故事上的缺陷,是本片的致命伤。但客观地说,本片绝对是一部十分有诚意的电影,不仅仅是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的合拍礼物,更是法国导演用自己的视觉阐述了中国式的家庭矛盾,点到了每一位中国观众的痛处,如何在变化多端的大时代去捉住血浓于水的亲情?如何保存对于逝去遗憾的忠贞承诺?这都是本片抛出的命题,也是对于当今日新月异科技发展社会如何与传统田园生活进行嫁接的反思。

声明:本文系张子涵供牛华娱乐独家稿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夜莺 奥斯卡

责任编辑:刘楠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参与评论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