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移动通讯 > 3G > 正文

运营商校园营销打3G流量牌 差异化孕育新格局
2012-07-30 16:34  通信信息报  李晓玉  我要评论(0)
字号:T|T

在电信和联通的夹攻下,移动在全国校园市场的份额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3G时代,面对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用户需求,运营商需精细化服务,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本报记者 李晓玉

暑期过半,一年一度的校园市场争夺战步入关键时刻。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运营商的校园竞争战线被拉长,自高考结束至今,运营商已经未雨绸缪,全面布局。2012年秋季高校开学在即,校园市场竞争火药味渐浓。近日,北京电信宣布,将向北京高校家庭困难学生捐赠手机,预计捐赠数量将达到数万部,且全部为3G智能手机。与此同时,中国联通宣布,面向青少年学生群体的“人人都是沃拍客—沃派全国视频征集大赛”将于7月25日正式启动。

校园市场硝烟味渐浓

校园市场是运营商的兵家必争之地,向来不缺乏火药味。去年7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规范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校园电信业务市场经营行为的意见》,专门对校园营销中可能出现的不正当竞争手段,如签订排他性协议、在宣传中诋毁竞争对手等行为做出规范。随着8-9月暑期大战高潮的来临,广东、江西、宁夏等地为避免恶性竞争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文件。

事实上,运营商此前针对校园市场早已开始排兵布阵。

以往在校园市场陷于被动的中国电信避开锋芒,率先打响校园营销第一枪,占据了有利时机。高考刚结束,中国电信就以天翼飞young为载体,面向全国900万高考生推出“送你1个G,跨越2G玩3G”的营销活动。从6月9日-8月31日,2012年高考考生携带准考证、身份证至中国电信各营业厅均可办理1G免费流量。电信还制定了配套的大量终端及套餐优惠政策。学生秋季入学后,预存200元即送1999元话费。

随后,中国联通借助风头正劲的低门槛3G卡应战。7月11日-12日,中国联通通过网上营业厅向学生开放销售20元3G卡。所有学生用户填写学生证号、高考准考证号即可以50元的价格购买到原价68元的20元3G卡套包(含50元通信费、免运费)。20元3G卡是联通近期降低3G消费门槛,吸引用户的杀手锏,低廉的价格,灵活的套餐设置无疑对年轻用户也很具吸引力。

校园营销打3G流量牌,孕育市场新格局

7-9月份是电信市场传统的销售旺季。一方面,校园市场承载着发展新增市场的重任,在KPI考核的推动下,运营商向来不敢懈怠。另一方面,校园市场是推动3G发展的重要战场。运营商日前公布的运营数据显示,国内3G用户总数达到1.75亿户,3G渗透率达到18%。2G用户向3G转移成大势所趋,而校园用户就是运营商3G业务的主要目标群体。在此背景下,今年电信和联通的校园营销手法颇具新意,一改以往比拼成本的粗放式营销,转而通过业务竞赛等方式吸引用户。

首先,运营商争相降3G消费门槛,大打流量牌。低价是运营商快速扩张用户规模的利器。尽管与2G时代相比,低价3G卡同样是以低资费吸引用户,但套餐设置却不尽相同。2G时代“语音+短信”式、以拼语音资费为主的套餐,已经转变为3G时代的“流量+语音+少量彩/短信”为主的流量型套餐。业内人士称,目前校园市场的矛盾是学生日益增长的流量需求和3G产品流量门槛毫不降低之间的矛盾。无论是电信赠流量还是联通降流量费,显然拿住了七寸。

面对联通和电信的攻势,中移动在暑期加大了“动感地带”套餐中WLAN时长和GPRS流量赠送,不过,3G与4G青黄不接的态势影响了中移动在校园市场的发挥,以2G拼杀3G稍显力不从心。

其次,丰富的终端涵盖中高低等各层次。三大运营商在力推千元智能手机发挥了重要作用,明星终端+实惠价格更是吸引用户的王牌。北京电信近日宣布,iPhone4S让利直降1500元,降幅近三成。

此外,电子渠道异军突起,创新业务、实践项目、服务性营销等手段与业务竞争互为补充,充分契合了学生消费习惯,调动了学生参与积极性,有助于提升用户黏性。

在电信和联通的夹攻下,中国移动不复以往一家独大之势。据报道,移动在全国校园市场的份额不同程度受到冲击,部分省市跌至70%,相比于此前超过95%的市场占有率,下滑近三成。中国电信公众客户部总经理陈忠岳表示,飞Young将向外延伸至2.7亿社会年轻人,向下拓展至3亿中小学生市场。“2008年,中国电信高校用户渗透率为1.5%,现在为28%,希望今年秋季之后实现35%。”

校园市场的变动也折射了3G市场竞争态势。上半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分别累计新增3G用户1586.7万户、1751.1万户和1467万户,市场份额分别为33.02%、36.44%、30.53%,基本实现三足鼎立之势。在联通电信营销攻势下,今年校园市场格局或改变,并将对整个通信市场产生影响。

精细化服务破解同质化

不过,近期中电信和中联通在降资费、千元智能机等方面针锋相对,也折射出整个3G市场的同质化问题。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竞争的重点必然从拼优惠、拼服务转向拼新潮、拼体验。运营商应给用户带来独特价值,拉大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化。

争取年轻用户要有新思维。目前,低价依然是打开年轻用户市场的杀手锏。年轻群体学习能力强、追求时尚和个性化,这正是移动互联网创新应用和个性化服务的用武之地。因此,运营商除降低3G门槛外,还应注重打造业务、终端、服务、品牌、套餐等综合竞争优势。

对于运营商而言,根据不同群体特有的通信需求打造个性化、精细化服务,不仅决定了运营商在年轻市场的位置,未来,也将成为3G竞争的重要一环。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运营商

责任编辑:任光飞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本类最热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