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脑安全 > 安防业界 > 国内 > 正文

智能机广告窃隐私引担忧:探秘背后利益链
2012-11-30 13:56  牛华网    我要评论(0)
字号:T|T

最近央视《经济信息联播》揭秘手机广告行业黑幕引发了全民大讨论。据央视调查报道,94.7%的Android手机用户有广告软件,平均每部手机上存在11.68款含广告的软件,平均每个Android用户每天被恶意广告骚扰8.4次,这个频率已高达垃圾短信的4倍。而恶意广告抓取用户隐私更成了用户最大关注点之一。

利益成恶意广告弹之不绝的根源

随着拥有智能手机的人越来越多,手机广告迅速滋生蔓延。一直以来,Android通知栏是安卓系统专门开辟的系统消息通知区,用于展示诸如软件更新、邮件提示等信息。但目前,对于各种弹出的广告,许多手机用户已不堪其扰,但在这些广告背后的利益链却少有人知道。

据了解,通知栏或者内置恶意广告往往是由第三方广告公司开发,广告公司与盗版应用开发者之间会将通知栏推送广告获利部分再进行分成。另外,很多移动广告公内置恶意代码,通过GPS获取手机位置,可实现广告精准投放。

可见,利益已成恶意广告弹之不绝的根源。通知栏也已经被开发者滥用。对于手机广告,拦或者不拦曾经在手机安全行业引发争议。如今,广告拦截的用户需求正在日益高涨。而在手机安全行业,腾讯手机管家等相关手机安全软件已经基于用户需求,实现了广告拦截的功能操作。

盗版成广告泛滥之源 腾讯正版安全联盟应对

据央视披露,移动广告公司提供的软件都是盗版,广告收入由公司和开发者分成;许多盗版击败了正版,正版的东西没人安装,没人去玩,玩这些手机的都是装的盗版的。

盗版应用不仅是恶意广告泛滥之源,更是阻碍APP产业正常发展的一颗毒瘤。据业内人士透露,盗版开发者“打包党”的做法之一,就是破解正规的应用后,在其中内置自己的广告,借机牟利。

而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专家也表示,目前许多盗版软件发布者植入将恶意广告插件打包在各种热门应用之中,吸引用户下载消耗流量盗取隐私已成为常态。

可见盗版软件已成为恶意广告泛滥之源,而面对山寨盗版软件内置广告的猖獗之势,相关法律监管显得苍白。而在手机安全行业,今年腾讯手机管家联合10多家国内主流电子市场成立“官方正版安全联盟”,通过共享腾讯手机管家正版检测机制,实现了对山寨软件的精准识别和监控,日前“腾讯官方正版安全联盟”快速扩展,有效扩大了对应用市场盗版识别检测的范围,但盗版山寨软件监管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还需要法律监管的有力补充。

山寨应用攫取隐私 监控隐私权限成当务之急

据央视披露智能广告黑幕中,47%恶意广告会获取用户手机号,这成为许多用户愤怒与担忧的根源。在有业界人士指出盗版山寨软件三宗罪:1、窃取用户隐私。2、内置恶意代码和广告;3、扰乱了APP市场;而隐私窃取排名第一位。

盗版软件内置恶意广告,恶意广告可盗窃用户通讯录隐私,用户隐私不仅用于推送广告,还可以通过相关渠道打包贩卖,相关黑色利益链由此形成。而对于各种恶意广告的隐私权限进行监控更是迫在眉睫。在目前,已有相关安全软件可以实现这一功能,比如腾讯手机管家用户在获取Root权限后,通过“隐私监控”功能可禁止相关软件获取隐私权限,该软件的联网防火墙还可禁止联网权限,防止相关软件自发弹广告。

据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2012年第二季度手机安全报告称,制毒者逐利性加强,广告推广类病毒专业性与针对性正在加强。在10月手机安全报告中也指出山寨软件也正推动恶意广告的泛滥趋势。而对于手机用户而言,手机安全意识、隐私保护意识的进一步提升乃当务之急。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腾讯手机管家

责任编辑:任光飞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本类最热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