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部署四季度各项工作时提出,要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完成时间被设定在年底。一些媒体据此推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可能在中央经济会议上提出,但中央经济会议期间并没有推出;一些媒体根据参与方案制定人员的估计,推测明年3月公布,但届时是否真能推出仍然难说。
国家发改委分管副主任徐宪平在向全国人大汇报《方案》进展情况时表示,博弈的关键点主要是如何规范国企高管收入水平和国资红利上缴的比例和用途。
分管工资政策的人社部有关官员表示,人社部在向央企征求规范央企高管薪酬待遇政策的意见时,曾遭到了一些央企高管的强烈反对。各种利益群体因为在现行利益格局中所处位置不同,因而对某些利益关系的调整措施甚至形成对立的认识,导致《方案》左右掣肘。一些学者概括:“这是一场诉求有余而动力不足的改革。”
收入分配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最为社会所关注。综合各方面的反应,我们认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可以期待,但不宜过分奢望。
李克强副总理11月21日主持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时说:“调整利益格局,要善于在利益增量上做文章,在利益预期上做调整,同时稳妥推进存量利益的优化,这样可以更好地凝聚共识,减少改革的阻力。”这段话说得非常明确:中央考虑的重点是如何创造增量,如何把增量分配得更合理些;至于存量部分,则以“稳妥推进”来表述。这样做的目的是“凝聚共识,减少改革的阻力”。如此改革安排可能使那些希望收入分配格局来一个大调整的人感觉不爽,但无疑是更符合实际,更有利于达成最终提高人民收入目标的方案。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在十八大期间表述得更明确:“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目前有关收入分配改革的工作正在积极推进。总的思路是,从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在发展中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在调整中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可见,“从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进行收入分配改革,已经成为最高决策层和相关部门的共识。所有人期望通过这次改革使自己的收入有大幅度的提高,是不现实的。
那么对这次收入分配改革公众可以有什么期待呢?
据报道,参与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人士透露,即将出台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已经重点锁定了工资制度、税收制度、央企收入上缴三大内容。对于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总体思路和想法,“将长期保持一致性,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在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后,各个相关部门和各地方都将根据框架,制定相关细则,以确保实施。
具体来看,工资制度的改革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唱主角。但该部可以制定政策,却无可支配的保障工资增长的资源。
减税方面,国家发改委一直倾向于为中小企业减税,以便为企业给劳动者加薪提供基础。但减税的主要权力在财政和税收部门。
利润上缴方面,缴多缴少,国资和财政部门少不了一番讨价还价。确定垄断央企的利润上缴比例会遇到比较大的阻力。
所以,最终出台的方案很可能只具有指向和框架意义,难有实质性的具体突破。即使有比较具体的措施,能否实际落实,还取决于后续细则的制定和实施。所以,在如何分配财富一时难以达成共识甚至部分共识的情况下,也许“如何创造财富”才是政策首先要考虑的。
相关报道:
- 奥斯卡“全白”提名惹争议 改革机制难破好莱坞困局2016-02-02
- 《光环5:守护者》微交易收入超过50万美元2015-11-06
- 2015年全球游戏市场收入预计:中国贡献最大2015-04-23
- 联想去年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1% 超分析师预期2015-02-03
- 苹果高管薪资曝光:CEO库克年收入920万美元2015-01-23
本类最新
本类最热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新闻图片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