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移动通讯 > 业界 > 正文

阿朗走出泥潭亟需转型互联网模式
2013-02-25 10:05  通信信息报(福州)    我要评论(0)
字号:T|T

全球第四大电信设备制造商阿尔卡特朗讯(以下简称“阿朗”)的2012年财报数据显示,在刚过去的2012年,阿朗销售额下降5.7%,净亏损13.7亿欧元。这一财报数据无疑给本就受困于业绩压力的阿朗的前程再度蒙上一层阴影。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却使传统电信业深受冲击。于是,各大电信设备商被迫纷纷寻求转型。虽然阿朗也几度进行了重组行动,无奈执行不力致阿朗的调整战略始终不见成效。自2006年法国的阿尔卡特和美国的朗讯科技合并成立阿朗之后,除2011年实现了盈利,其余年份该公司均亏损,阿朗深陷业绩低迷泥潭无法自拔。

去年再巨亏危机重重

新春伊始,阿朗却传来了不好的消息。财报数据显示,在2012年,阿朗销售额下降5.7%至144.5亿欧元,净亏损达13.7亿欧元。更为糟糕的是,2012年共消耗现金6.79亿欧元,其现金储备状况更加紧迫。

为缩减开支渡过难关,据透露,阿朗的中国子公司上海贝尔,在蛇年春节后将启动“无薪休假”计划,涉及上海贝尔所有1万多名员工。年前还有报道称,为了偿还巨额贷款,阿朗拟在下一个季度出售海底电缆业务。阿朗似乎已经快到了山穷水尽的田地。

事实上,阿朗近几年一直深受业绩压力之困。自2006年成立阿朗之后,公司仅于2011年在现任CEO本·韦华恩的带领下,实现盈利。当时,韦华恩称,预计到2012年年末,这家曾长期处在“悬崖边上”的公司将能增强现金状况,使自由现金流由负转正。

韦华恩为实现这一目标做了多番努力。首先就是“瘦身”。2012年10月,阿朗宣布裁员5500名。其次是进行资本重组,并退出不盈利的市场和合同。所有的举措均是为了控制成本,提高效率。

但由于受到欧债危机及全球经济疲软的影响,全球电信业迎来新一轮危机,阿朗的复苏过程也陷入困境。2012年,阿朗并未实现逆转。在韦华恩任期内,阿朗股价下跌了70%,曾一度被分析师评为垃圾股,他也未能实现让集团恢复正常并有稳定现金流与利润的诺言。

去年12月,虽然韦华恩以专利和部分资产为抵押,成功从瑞士信贷和高盛集团获得了16.2亿欧元的新融资。但这一数目仍不足以偿还在未来三年内到期的30亿美元债券和贷款。

面对重重困境,韦华恩似乎对公司已经心灰意冷,近日宣布将于今年5月合同到期时辞职。他表示,需要一个新的领导人来重振公司,“如果换个人来领导,对公司可能更有益”。

重组不力成发展障碍

电信设备厂商正经历着近十年来前所未有的行业寒流。从众公司近年来发布的财报看,全球五大电信设备商的业绩多出现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下滑。

令人寒心的数据源于行业艰难的发展环境。欧债危机以及全球经济疲软使得运营商客户削减投资,由此带来设备商集体盈利能力下滑。

而深入探寻其盈利艰难的原因,不难发现,从整个产业链上看,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对电信业来说是一种挑战。自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推倒传统电信业的围墙之后,电信运营商的收入就不断减少。全球运营商对设备的投入无法放开,由此导致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传递到设备商身上,引发了行业的低迷现象。阿朗当然没有幸免。

对于阿朗来说,整合重组进程缓慢、执行力度不佳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块绊脚石。在各大设备商纷纷缩减业务、聚焦优势业务谋求转型的情况下,阿朗仍然行动滞后。尽管在过去几年内剥离了数十个产品线,但是相对于其他设备商,阿朗的产品仍旧过多,这并不利于在当前的环境下企业运营状况的改善。正如韦华恩所说,当前,阿朗需要的是执行力,要有效执行之前制定的重组战略。另外,在互联网不断蚕食市场的情况下,仅仅依靠传统的电信业务根本无法实现盈利目标,而阿朗仍没有明确的转型方向,没能及时应对行业环境的变化。

内忧外患下,阿朗在全球的地位不断下降,相继被华为和诺基亚西门子赶超,退居第四,中兴也计划2年内赶超阿朗。

电信设备行业正处在“青黄不接”的时期。3G投资高峰期已过,LTE、4G投资热尚未到来,运营商的投资规模在减少。要想顺利渡过这段时期,任何决策上的拖沓或者犹豫不决,都会使企业丧失发展机会。

扭转颓势亟需明确转型战略

电信设备商转型互联网模式已成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早已开始大举进军传统电信业市场。报告显示,95%的运营商的收入都在流失。电信业传统的基于集中式的电信网控制和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高度复杂的电信业务要求。

相反,通过增强终端智能,弱化中心路由设备的功能,将网络功能进一步分散到全网各个终端的互联网模式,更能适应复杂电信业务的要求。

为适应市场需求,电信设备行业正进行着紧锣密鼓的改革。据了解,国内巨头华为、中兴通讯早已开始了终端业务的尝试,试图在手机市场中分得一杯羹;爱立信将业务重心向移动宽带、专业管理服务、支撑解决方案三个业务方向倾斜;诺基亚西门子则向移动宽带和管理服务市场挺进。

设备商的盈利困境并非仅阿朗一家存在,但阿朗在改革上战略不清晰,执行力较差等原因使其更加落后于其他厂商。未来,阿朗若重振旗鼓,不仅要下定内部整合的决心,尽快完成重组的战略任务,还需抓住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加快企业向互联网模式转型的步伐。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阿朗

责任编辑:任光飞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