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国际 > 正文

职业训练营或引领编程未来:学位教育不接地气
2013-07-16 16:01  新浪科技  思远  我要评论(0)
字号:T|T
传统的高等教育更加注重理论,相对轻视编程等实际应用
传统的高等教育更加注重理论,相对轻视编程等实际应用

美国科技博客ReadWrite今天撰文称,由于传统的高等教育更加注重理论,相对轻视编程等实际应用,使得各种以职业教育为目的的短期编程训练营应运而生,这甚至有可能成为未来编程人才的重要摇篮。

以下为文章全文

如果你想知道计算机系的学霸最怕什么,试试这个:今年6月,谷歌宣布将不再把GPA(平均分)作为招聘参考指标。

谷歌人事高级副总裁拉兹洛·伯克(Laszlo Bock)对《纽约时报》说:“我们的数据表明,把GPA当做招聘的重要参考指标根本没有意义。”

对于那些在大学里视分数如命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晴天披露。但如果你经常关注科技行业,肯定会觉得这种趋势不可避免。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所谓的职业程序员的定义也在迅速转变。

平民开发者

当谷歌高管决定考察应聘者的综合素质,而不只是考试分数时,便将招聘范围从“所有有学位的人”扩大到“所有有能力的人”。只要你具备谷歌所需的能力,他们将不再关心你是在学校里学的编程,还是自学成才。

这已经在科技行业蔚然成风,而“平民程序员”(citizen developer)的提法也应运而生。这个词是由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创造的,简单来说,指的是没有受过传统编程教育的程序员,但他们使用的技巧却与正规院校培养出的专业程序员相同。

Gartner早在2011年就预计,到2014年,新开发的企业应用将至少有25%来自平民程序员。两年后的今天,我们心目中的英雄程序员是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比尔·盖茨(Bill Gates)这样的辍学生,甚至是Tumblr CEO大卫·卡普(David Karp)这种根本没上过大学的人。

明星程序员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校里是学不来的。因此,谷歌招募人才时不再以分数论英雄也就完全可以理解。

职位多,人才少

假如你想学一门技术,好让你在几个月内得到一份高薪的工作,那你多半会考虑非传统的编程教育。

如果你参加完编程培训项目Code Fellows为期4周的训练营后,没有在6个月内找到年薪6万美元的工作,便可获得全额退款。美国团购网站LivingSocial 2012年搞过一个名为Hungry Academy的活动,花钱让人们参加为期5个月的训练营,学习如何为LivingSocial编程。

训练营和其他形式的非传统编程教育完全有底气给出各种承诺。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全美有91.3万软件程序员,从2012至2020年,这一数字有望增长30%。而同期全美所有就业岗位的预计增幅仅为14%。

随着我们对科技的依赖度越来越高,程序员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现在有很多普通的程序员都可以拿到四五家公司的录用通知,意味着很多企业根本招不到人。

自学运动兴起

各种课程的数量不断增多,以及便利性的日渐提升,也对自学编程提供了帮助。再加上大学助学贷款的数额越来越少,使得自学的吸引力进一步加大。

编程教育公司Treehouse CEO瑞恩·卡尔森(Ryan Carson)表示,该公司的活跃付费学员已经达到3.7万,相当于一所大型高校的规模。他认为,这完全在意料之中,因为Treehouse等公司能够提供比传统大学更好的编程教育。

“计算机学位根本就是扯淡。”他说,“我有这个学位,所以我知道。”

区别何在?卡尔森说,Treehouse拥有相关数据可以证明学生是否已经能胜任实际工作,而传统高校却无法实现。他们是通过一套积分系统来实现这一点的,所有在Treehouse完成任务的学员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分数。

“我们已经把数以千计的学生送上了程序员的岗位,雇主也都向我们进行了反馈。”他说,“所以,我们敢说,如果你在Treehouse得到1500分,我们便可把你送上成功率达到80%的工作岗位。而现在的大学还做不到这一点。”

传统教育之困

意料之中的是,虽然卡尔森等企业家对非传统培训项目十分看好,但高校教授对计算机学位教育的长期前景仍然信心满满。

然而,多伦多大学高级讲师弗朗索瓦·皮特(Francois Pitt)表示,编程训练营不会对计算机学位构成挑战,因为二者有着截然不同的目标。

“这并没有对我们构成太大挑战,只是一种补充。”他说,“编程只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起点,我们不止教给学生写代码,我们还会研究他们所解决的程序和问题。。”

皮特认为,拥有计算机学位与懂得编程之间的区别,就好比专业作家与懂得写字之间的差异。关键不再于你认识英文,而在于你有有趣的想法,而且知道如何更好地组织语言。

皮特对于计算机科学深层理论的描述比较理想化,但学生却需要考量二者之间的差异。他们究竟是想要深入了解计算机科学,还是只想尽快找份工作?

“参与这些项目的人必须明白,他们接受到的教育与学位教育并不相同。”他说,“计算机科学不只是编程这么简单。”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编程

责任编辑:任光飞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