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杂志网络版今天刊登题为《规模效应的消亡:柯达失败给美国企业带来的预兆》(The Death Of Scale: Is Kodak's Failure An Omen Of Things To Come For Corporate America?)的文章。文章称,柯达的失败源于该公司对胶卷业务规模的重视。这扼杀了创新,导致柯达未能及时向数字技术转移。
以下为文章全文:
在结束破产保护之后,柯达的关注重点将转移至企业级市场。不过柯达未来的增长和盈利将不会一帆风顺。今年早些时候,柯达就业务发展在破产法庭上向信贷方进行了陈述。柯达当时表示,包括娱乐成像和商用胶卷在内的业务到2017年增长率将大幅滑坡34%。
商用打印和包装业务是柯达的另一支柱。该业务主要向企业提供包装标签,例如饮料瓶上的塑料标签。分析师认为,这是一个碎片化严重、竞争激烈的行业,而柯达在这一市场的份额还很小。
因此,柯达已经从曾经的市场霸主变为需要争抢市场份额的小公司。柯达能否成为一个“挑战者品牌”值得关注。
在顶峰时,柯达曾拥有超过14万名员工,市值则达到280亿美元。然而,当前数字照片的代言人已成为照片分享应用Instagram。当Facebook去年收购Instagram时,该公司仅有13名员工。
可见,规模已不再是成功的必要元素。
目前,成功的公司可能不一定有长远的目标,并且专注于产品而不是消费者需求。柯达此前的成功就注定了该公司的最终失败,而柯达也一直拒绝做出改变。该公司孤立的企业文化认为,其优势在于品牌和营销,同时低估了技术和数字革命带来的威胁。
讽刺的是,柯达并未因错失数字时代而遭遇失败。1975年,柯达发明了第一台数码相机。然而,柯达并未推销这一新技术,而是故意压制这一技术,避免数码相机的发展影响胶卷业务。即使在数码相机促使市场发生变革之后,柯达仍坚持这样的态度。
柯达认为,开展胶卷业务比存储卡业务更好,而该公司可以通过大规模的营销活动来维持在胶卷市场的份额。索尼和佳能看到了市场的空白,并在数码相机市场取得了领先。当柯达决定进军这一市场时,时间已经太晚。柯达的市场份额大幅下降,而数字成像已成为主流。
营销的重点首先在于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正身处什么样的业务”,而不是“我们如何卖出更多产品”。如果20世纪美国铁路公司的高管考虑整个运输行业而不是铁路行业,如果40年代好莱坞大亨们意识到他们正开展娱乐业务而不仅是电影业务,那么铁路就不会被航空击败,而电影也不会被电视超过。
柯达犯下了一个典型错误,该公司没有问自己这样的问题,而只是专注于销售更多产品。
技术变革了商业模式,使规模变得不再重要。市场和企业也应当随之改变。过去多年中,柯达是照相机市场的领先品牌。随着照相技术从模拟成像转向数字成像,柯达也半认真地试图参与这一转型,但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市场的变革。
柯达的商业模式是通过销售胶卷获得收入,该公司通过这一模式赚到了一大笔钱。然而,数字摄影不符合这样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柯达采取了鸵鸟的姿态,不愿正视新技术带来的风暴。当胶片从必需品变为老式商品时,柯达再也无法复苏。
随着技术快速发展,给市场带来变革。企业需要准备好持续、及时地调整商业模式。当前的市场中并不存在稳定而持续的商业模式。
关于柯达的讨论带来的经验是,规模效应已不像以往一样有效。规模将阻碍创新,并导致企业中的官僚主义。因此,无论规模有多大,企业都应当像小企业,而不是大型企业一样行动。
相关报道:
- 售价1999 柯达52X变焦DC新品AZ521上市2013-08-23
- 柯达百年经典影像:黄色巨人凤凰涅槃2013-08-22
- 柯达走出困境:脱离破产请求获批准2013-08-21
- 支持52X光变 柯达发布高端紧凑型DC新品2013-07-17
- 苹果自柯达购买新专利 进一步暗示iWatch的存在2013-07-03
本类最新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