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复旦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如果转基因农作物的基因变化传递到野外,就能够促使有害野草的大量生长。
腾讯科学讯(过客/编译)上海复旦大学的这项研究表明,一项实验性的抗草甘膦除草剂的基因改造也会给野草带来重大的适应性好处。研究人员将进行了抗除草剂基因改造的稻田野草与对照植物相比,基因改造的野草能够产生125%的种子,而且光能合成的速度高达109%。研究作者写道:“最初这种磷酸合成酶(epsps)是为了使让植物抵抗草甘膦,但是它似乎也为植物生长和种子生产带来了之前未预料到的好处。”

研究人员称转基因作物或将意外导致野草泛滥。
基因改造转移到野外是一件棘手的问题,抗除草剂野草的状况也引发了对于转基因作物是否应当使用的争议。这项研究也让人担心某些基因改造能够对其它植物带来无法估计的影响,但是应当注意的是,研究人员手工将基因改造转移给野草,而且他们所传递的也不是目前所使用的基因改造。
这项研究中基因改造的转移涉及的是磷酸合成酶,这是植物中的一种关键酶,它保证了重要氨基酸和其它物质的产生。减少磷酸合成酶的水平会导致植物的死亡。草甘膦能够阻止磷酸合成酶的功能,这就使它成为一种强效而且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繁殖同一品种的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野草,他们能够展示这种基因改造能够对其健康特性产生戏剧性的改变。但是他们无法排除其它因素带来的可能性,比如说基因排列导致的变化。约翰英纳斯中心的Wendy Harwood说道:“基因的位置能够改变它的效果。”
数十年来基因作物都是一个由争议的领域。最近一群菲律宾农民摧毁了一片“黄金大米”作物,这种转基因作物能够促使人类产生维他命A。Harwood声称,这项研究是非常有趣的,而且它当然会被这一领域的科学家们认真看待,但是需要警惕单一研究所作出的广泛结论。她说道:“一项报告不能通用于转基因技术,每种作物和每种基因改造都需要就事论事。”
相关报道:
- 科学家利用基因技术抑制果蝇性欲防治害虫2013-09-16
- 研究表明:中国人与日本人基因表达差异显著2013-06-20
- 索尼CEO平井一夫:我们具有重塑辉煌的基因2013-05-31
- 欧洲人4000年前基因突变或与巨石阵建造者有关2013-04-25
- 科学家研究发现:不爱运动与基因有关2013-04-15
本类最新
本类最热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新闻图片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