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艺娱乐 > 电影 > 电影要闻 > 正文

明年内地可看粤语原声片 业内:难挽回港片颓势
2013-08-31 15:18  新京报    我要评论(0)
字号:T|T

自明年起,“香港制造”的港产片将可以粤语原声版本在内地上映。这是8月29日中央政府与港府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补充协议十》中,为香港电影业在内地发展提供的最新支援政策。对此很多业内人士表示支持,但也有声音认为此举对香港电影的发展推动不大。

“允许香港影片、香港与内地合拍影片的方言汉语版本,经内地主管部门审查批准通过后,在内地发行放映,但须加注标准汉语字幕。”这是CEPA《补充协议十》中的内容之一,新协议将于2014年1月1日起生效。这就意味着,自明年起,香港制造的港产片将可以粤语原声版本在内地发行上映。目前,全国只有部分城市可以放映粤语原声电影,但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在北京,也只有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这样的艺术院线,或者具有艺术交流性质的场合会放映粤语原声版,主流商业院线都是放映普通话配音版本。根据新补充协议,更多的内地观众将接触到原汁原味的港片,“香港制造”也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而减少了配音环节,也会降低港片内地发行成本,缩短制作周期。

【业内声音】

支持 原声表现港片味道

新政策获得了很多内地观众和香港电影人的支持,香港电影协会理事长洪祖星表示,此举有助于提高港产片的产量,以及进一步开拓内地市场,“港产片用普通话配音发行,对演员语义的表达和电影观感有较大影响,放宽放映要求后,即可保留港产电影的真实感,也可节省制作成本和时间。”香港导演关锦鹏(微博)[微博]也表示,原声放映对电影本质的还原度更高,“其实内地观众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片的认知,都是从看广东话的影带、影碟开始的,原声放映可以更直接表达意愿,让内地观众找回对香港电影的热诚。”香港导演张婉婷也表示,“语言是做戏的一部分,如果找人配音,效果终究差一些。”

质疑 难从本质上帮助港片

不过,香港资深电影人吴思远(微博)对这项新政策则抱以另外的看法。吴思远表示,“第一,粤语原声对广东省以外的观众来说兴趣并不大,有些对白是只有懂粤语的人才能体会得到其意;第二,虽说现在港片不用受配额限制,但港产片依然被归属于引进片,而目前引进渠道还是没有打开,只有中影才有资格引进,可是自CEPA签署十年来,内地引进的港产片有多少?并不多吧;第三,内地与香港的合拍片对内地的演员部分是有比例规定的,如果让内地演员在片子里讲粤语也是不太现实的事情,最后难免还是以配音版本发行。所以我觉得这次的补充协议,并不能从本质上帮助到香港电影。”

相关报道: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粤语原声片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