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硬件数码 > 硬件评测 > 数码相机 > 正文

取景器再升级 富士微单X-T1详细评测(8)
2014-02-24 08:21  色影无忌    我要评论(0)
字号:T|T

评测总结

富士X-T1的路线与奥林巴斯OM-D系列非常相似,然而OM-D E-M5掀起的复古单反造型风潮,对于每个厂商并非适用。我们可以看到奥林巴斯的OM-D、PEN、尼康Df都可以追溯到当年自己品牌的经典机型,像OM 系列、FM2、F3。换句话说做复古机身,需要一个很好历史传承的噱头。反观富士在胶片单反时代并没有一款足以奉为经典传奇的机型,所以打怀旧牌煽情度并 不高。机身设计上也没有太多的传承性,多少给人一点拼凑感。另外,机身复古设计是否要彻底,还要考虑到产品本身的特点,我们知道过去的转盘设计,已经被现 代的波轮+按键操控所取代,显然现代的操控更加快捷、方便,如今复古设计,更多是让用户怀旧和把玩,优势并不在操控效率上,然而富士X-T1在性能上却是 主打“速度”,拍摄运动体,我们可以看到外观设计和性能特点是存在矛盾的。即便是复古单反造型,也并非富士的长处,此前富士声名鹊起,源自X100的旁轴 造型,满足一部分人的“徕卡”情节,复古单反造型对于日系品牌来说,经典就太多了。

取景器再升级富士微单X-T1详细评测(6)

再说X-T1机身的性能,相对X-E2,它确实有了很多改进,尤其在取景方面。然而这些是不够的,X-T1的角色很像尼康D300、佳能EOS 7D,属于本品牌APS-C旗舰机型,主打运动拍摄,这样的机型其实在单反圈已经被淡化,如今是D7100、EOS 70D这样的APS-C次旗舰当家,都是全画幅不断走低的趋势造成的。在无反相机圈,索尼推出α7/α7R后,APS-C线也会定位下降并作缩减。富士如 今上至X-T1下到X-M1,均为1630万像素APS-C X-Trans CMOS,画质上并不能拉开差距,并不像索尼可以通过画幅来区分。考虑到X卡口并不能很好的兼容全画幅,富士需要尽快提升像素,同为APS-C阵营的三星 早在NX200时期便步入2000万像素级别,索尼在推出2010万像素α5000后也会逐步将微单产品提升到2000万像素级。富士与它们比起来过于保 守,凭借 X-Trans CMOS控制彩噪的出色能力,无论是实用性还是宣传性,提升像素还是有必要的。除了像素,机身对焦(连续AF)性能仍需努力,虽然X-T1、X-E2已经 有了明显改善,一扫X100带来的负面印象,但除了要和自身比较还要和竞品比较,目前α6000的对焦连拍性能还是更占上风的。

富士目前受制于卡口,如果更换卡口推出全画幅产品,让辛苦打造的镜头群变得很尴尬,同时也对目前的富士用户造成一定打击。未来除了继续完善“精 品”镜头群之外,富士可以尝试推出“全画幅版X100”,既避开卡口限制又可以推出新画幅产品迎合市场需求,凭借混合取景器、旁轴复古造型与索尼RX1系 列展开竞争。至于可换镜系列,不妨考虑宾得(理光)的路线,推出中画幅产品。

优点

1.电子取景器升级,更快更大

2.跟踪自动对焦下实现8张/秒连拍

3.复古单反造型,具备全天候防护

4.支持间隔定时拍摄

5.支持无线遥控拍摄

6.支持翻转屏(同X-M1)

7.可外接垂直电池手柄

缺点

1.驱动转盘档位设计不合理

2.十字方向按钮过浅

3.AF-C连拍成功率有待提升

4.不支持NFC快速连接

5.自动ISO不支持最低快门自动(搭配变焦镜头比较实用)

6.售价偏高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富士X-T1

责任编辑:任光飞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