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评论 > 正文

IBM对“五年财务计划”信心满满:今年将稳定硬件业务
2014-05-15 14:26  牛华网  巧艳 编译  我要评论(0)
字号:T|T

1

导语:2010年,计算与技术服务巨头IBM的前CEO萨姆·帕米萨诺(Sam Palmisano)曾向股东承诺,到2015年,IBM可从云计算业务中获得大约70亿美元的收入,每股收益将达20美元以上。当时,IBM公司的每股收益为11.67美元。

以下为文章全文:

“五年财务计划”遭质疑

如今,IBM公司已经由新任CEO弗吉尼亚·罗曼提(Virginia M. Rometty)执掌。最近数年,IBM的营收增长一直起起伏伏,这种情况直接对IBM的股价造成了影响。不过,IBM仍然在努力实现帕米萨诺所制定的“五年财务计划”。

周三,IBM重申,2014年调整后每股收益将会达到18美元,以及明年实现每股调整后收益20美元的预期。

不过,在与分析师举行的财报电话会议中,IBM所设立的这个目标遭到了分析师的质疑。有的分析师认为,就IBM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该公司所设立的这个目标并不健康。

也就是说,想要实现前CEO帕米萨诺所设立的目标,IBM前方有很多的障碍。周一,伯恩斯坦研究公司的分析师托尼·萨克纳吉(Toni Sacconaghi)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如果想要在2015年实现每股收益20美元的目标,IBM就必须保持其税率稳定。2013年,IBM所支付的税率为20%,但是在2010年至2012年期间,其所支付的税率为24%,这让2013年的IBM看起来有些脱离轨道。

萨克纳吉表示,如果税率能够增长至23%的话,那么2015年,IBM的每股收益将比其设定的目标低60美分。但是,前提是建立在IBM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去抵消成本。

当然了,IBM也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去达成目标的,其中一个就是股票回购。在过去两个季度中,IBM花费超过130亿美元回购股票,这就减少了流通股总数,并且还提高了其股票价格。萨克纳吉估计,自1997年以来,IBMEPS(每股盈余)增长率为11.4%,其中股票回购所作出的贡献就高达1/3

战略转型

近日,罗曼提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的时候表示,IBM正处于困难转型期,目前正朝着公司即服务的方向转型。当前,IBM已经确立了三大战略转型方向,即借助数据协助行业和专业转型,开辟新市场;面向云计算,重塑企业IT 基础架构;通过移动社交,构建互动参与体系。

而对于IBM的增长前景,罗曼提表示,IBM已经自传统的硬件业务做出了很大的转变。目前,IBM已经抛弃了部分盈利能力低的业务,在新领域投入巨资,例如大数据和云计算。

罗曼提指出:“我们将在未来10年使公司转型,这不是一年就能完成的任务,尤其是对于像IBM这种规模的公司”。

很明显,IBM将云计算视为一个重要的机遇。如今,IBM公司的85%是由高价值服务和软件组成,硬件组成部分仅占据15%

然而,尽管如此,云计算业务所带来的营收对于IBM来讲仍然微不足道。上一季度,IBM的云计算营收增幅达到50%以上,预计全年的云计算业务营收将达到约23亿美元,但其相较IBM 1000亿美元的年营收而言仍然很低。

信心满满

周三,罗曼提在纽约出席分析师和投资人共同参加的会议时表示,尽管IBM在硬件和在中国等新兴市场的销售陷入困境,但是她仍对完成2015年的利润目标充满信心。

罗曼提指出,IBM当前的五年财务计划所遇到的困难,堪比上一个四年财务计划所遇到的困难。当时,面对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IBM依然实现了净利润增长预期。

罗曼提表示:“我认为这两段时期存在相似之处,那就是都发生了不可预测的事情。这一次,我们没有预料到市场和硬件业务发生的变化,这是意想不到的。”

4月份,IBM对外发布了2014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结果显示,受硬件需求锐减的影响,该公司当季营收创出五年来的最低水平。

周三,IBM表示,公司在拉美、中东和非洲市场的增长依旧非常强劲,不过中国政府的改革导致来自中国客户的营收出现了下滑。

IBM的首席财务官马丁·施罗特(Martin Schroeter)指出,通过进一步更新硬件和加大研发领域的投入,IBM的硬件业务将实现稳定。

施罗特表示:“坦白说,我们的软件、服务等业务增长非常强劲,但是硬件业务正面临着挑战。我们将稳定硬件业务的基础,我相信这一切能够在今年发生。”

施罗特重申,IBM明年的每股收益将达到至少20美元,向更高价值服务的转型将给公司带来每股3.25美元的收益,而股票回购则会让每股收益增加2美元。(许巧艳)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IBM 硬件

责任编辑:许巧艳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