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评论 > 正文

除非“iPhone时刻”来临 否则可穿戴设备将逆风前行
2014-07-11 11:31  牛华网  巧艳 编译  我要评论()
字号:T|T

1

导语:今天,来自CNET网站的编辑尼克·斯塔特(Nick Statt)撰文称,在我们离不开可它之前,可穿戴设备市场短期之内难有起色。当前,我们只能期待可穿戴设备能够迎来“iPhone时刻”,这样的时刻会是可穿戴设备市场的一个转折点,那个时候的消费者相信他们真的需要每天都将计算机和传感器穿戴在自己的身体上。

以下为文章全文:

如果你曾经花了100美元至200美元购买了一款可穿戴设备,例如FitbitJawbone手环,但是几个月之后却发现它已经被束之高阁,也许是在一个抽屉里,电源已经耗尽、外表看起来也很沮丧,那么就请举起手来。

即便是在本周举行的可穿戴技术会议中,相信也会有人不情愿地举起手来,其中甚至会包括一些正试图将这些可穿戴设备推向主流市场的行业老兵。此次的可穿戴技术会议是由德国可穿戴技术集团举办的,旨在为可穿戴行业的各种公司以及行业先驱提供一个研讨的机会。

实用性最重要

周三,可穿戴技术公司4iii Innovations的首席执行官基普·法伊夫(Kip Fyfe)表示:“我使用耐克FuelBand大约三四个月后就放弃了,可穿戴设备暂时不能够为我们的手腕带来时尚。”

法伊夫指出,他之所以会停用FuelBand,主要是因为它不能够准确地记录自己的活动数据。而且,对于很多可穿戴设备用户来讲,管理这些数据以及给设备充电都会让他们觉得麻烦,由此产生的困扰往往会超过所获得的好处。

核心问题在于,这些设备不仅仅价格昂贵,而且也是没必要的产品,甚至无法吸引现有用户的关注。法伊夫表示,这已经成为这个新兴市场的“肮脏的小秘密”,而他也并不是唯一一个持有这种观点的用户。

另外一名行业领导者利兹·狄金森(Liz Dickinson)在发表题为“可穿戴技术使用案例:消费这究竟需要什么?”的谈话中表示:“2013年出货量最大的可穿戴设备是胸带式心率监测仪。这种产品对你来说意味着多大的技术革命?自1976年以来,它的外形就从来没有变化过。”

狄金森是Mio Global的创始人兼CEO,该公司不仅提供独立的心率监测仪,而且为阿迪达斯等设备制造商供应心率监测技术。

在狄金森看来,心率监测仪已经成为当今可穿戴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她表示:“去年为什么会有1200万人购买这些设备?”尽管胸带式心率监测仪或许是当今最不舒服的消费者可穿戴设备,但是其他可穿戴设备都无法提供足够的价值。

期待“iPhone时刻”来临

当被一名与会者问及如何提高可穿戴设备的使用寿命时,法伊夫的回答还是比较令人振奋的:“你必须找到一些让人们生活离不开的东西,我们之所以会离不开智能手机,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已经不能没有它。”除非用户对可穿戴设备的需求也能够达到这种程度,不再简单地作为智能手机的扩展,否则它将会被继续视为适于小工具爱好者和早期采用者的“小众”产品。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Visiongain的预计,2014年可穿戴技术市场的估值将会达到52.4亿美元。但是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用等待一个“iPhone时刻”(指的是智能手机热潮,始于2007年苹果首次推出iPhone)的到来。这样的时刻会是可穿戴设备市场的一个转折点,那个时候的消费者相信他们真的需要每天都将计算机和传感器穿戴在自己的身体上。

有传闻称,苹果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名为“iWatch”的可穿戴设备,很多行业人士都寄望其能够彻底改变可穿戴市场的现状,真正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但是,究竟苹果是否能够凭借iWatch再次创造奇迹,我们尚未可知,只能让时间去证明一切。

短期难有起色

然而,智能手机是一个对现有产品的革新。很多消费者之前就已经拥有了手机,而且非常看重它的存在价值。

当前,可穿戴技术中最为流行和最受认可的产品形式包括手表、手镯和眼镜。但是,这些设备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与此同时,可穿戴设备在价格、外观、实用性等几大关键因素之间并未达到完美的平衡,这导致大多数人都没有多少动力来使用上述产品的电脑版。

最近,由美国银行和《今日美国报》联合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将近有一半的美国人难以忍受一整天没有智能手机的生活,其中大约3/10的人如果忘记携带手机会回家去拿。

对此,法伊夫表示,没有人对Fibit抱有同样的热情,丢掉一天的数据并不会给任何人带来急剧的冲击。可以预见,可穿戴设备市场在短期之内难有起色。

由此看来,在“iPhone时刻”来临之前,可穿戴设备市场将会一直处于费力向上爬的状态。(许巧艳)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iPhone 可穿戴设备

责任编辑:许巧艳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参与评论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