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国内 > 正文

倪光南14年后再评联想:PC优势无助于联想转型
2013-08-12 11:12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我要评论(0)
字号:T|T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新浪科技配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新浪科技配图)

倪光南

目前,联想已成为全球最大的PC供应商,这当然是一个成就,也充分显示了杨元庆管理跨国大公司的能力。不过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要有清醒的头脑。作为销售PC的企业,量的提高并不能掩盖质的欠缺。

有人说,PC是昨天的产业,它不是今天的产业,更不是明天的产业。也就是说,销售PC作为主业不能长久,必须转型。过去的PC供应商,从IBM到惠普)到戴尔等,都已转型或正在转型,联想不大可能例外。

当然,PC在中国市场上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正因为如此,2005年联想以12.5亿美元的高价从IBM手中买下了PC业务,帮助IBM实现转型。据说,联想有可能再买下IBM的服务器业务,把以前两家的合作模式继续下去。不过,接收IBM转型放弃的业务,不能代替联想自己的转型。正因为如此,联想提出了PC+的转型战略,但比起那些已经转型的PC供应商,联想转型的时间太晚,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转型考验团队

联想要转型就意味着联想要进入一个它没有既得优势的领域,这对于以杨元庆为首的管理团队仍将是一个新的考验。现在联想面对的不是它熟悉的PC领域,而是新兴的移动互联网领域,在这里将遇到许多新问题,其中重要的一个是缺乏转型所需的技术。转型意味着企业要从产业链的低端走向高端,意味着企业的业务要有质的提升,这时,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至关重要,而这不能简单地用钱买到。

在Wintel架构的PC产业中,微软和英特尔占据着产业链的高端,它们垄断了PC的核心技术,获取了丰厚的利润。像富士康和联想等中国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利润低又无主动权。在这个产业中,微软和英特尔是不可替代的,而其他公司是可以替代的,你不做有别人做,谁也无法向微软和英特尔叫板。在这个利益共同体里,微软和英特尔拿大头,中国企业拿小头。只要Wintel的核心技术还掌握在微软和英特尔手中,这种格局就不会改变。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还没有出现Wintel那样的垄断局面,但是,要想进入产业链高端,同样需要掌握核心技术。如果联想的PC+战略没有相应技术的支撑,只是量的提高,只是将联想从现在销售PC,扩展到销售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机顶盒等,这种做法未必能带来更多利润。

新时期更重创新

对比PC和移动互联网两个领域产品的成本构成,比较的产品一个是笔记本电脑,属于PC,另一个是平板电脑(Android系统),属于移动互联网终端。两者最大的不同是前者只有Wintel一种架构,而后者可有多种架构。反映在成本构成上,前者最主要的部分,即核心技术部分,只能采用英特尔的芯片和微软的操作系统,造成了PC的同质化,使PC厂商无法在这部分增值。后者的核心技术部分,即主板、各种处理器和存储器等,这部分可以有多种架构。例如苹果公司采用自己的基于iOS的架构,大多数中国公司采用基于Android的架构,近来基于Windows8架构的产品也相继问世。客观上,这给了厂商更多的选择。

在有更多选择的情况下,厂商要想实现个性化,取得更多增值空间,还得依靠自己的创新能力。苹果拥有iOS及基于iOS的完整生态系统,其终端产品也有自己的特色,可以获得丰厚利润。中国公司目前没有自己的OS操作系统。像华为这种具有强大芯片设计能力的企业,可以采用自己的芯片设计主板,避免同质化,取得较高的增值。但对于联想来说,目前还缺乏这种能力。

雁鸣先生在2000年写了一篇评论《IC,6年是多久》,这是他看到海尔建立芯片设计公司报道后写的,他肯定了海尔的决策,同时认为,联想在1994年中止筹建ASIC设计中心是一个损失。该项目依托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又得到原国家经贸委的支持,本可使联想很早就拥有芯片设计的能力,可惜没有坚持下去。

联想的终端目前只能大量采用高通、MTK等提供的Turn-key(交钥匙)解决方案,不能实现个性化和增值。实际上,这使联想PC+变成只是量的扩展,缺乏质的提升,难以带来利润。

众所周知,联想PC利润的主要来源是两个:一是规模,由于联想占据PC市场的最大份额,所以联想的部件价格比其他厂商低。例如,对某个版本的Windows,年销量达到10万台、100万台和1000万台的PC厂商,可能得到的OEM价格分别是40美元、30美元和20美元。对于芯片和其他部件,这种规模优势带来的价格优势都不同程度存在。二是品牌,联想品牌在国内价值很高,尤其是政府采购、央企等大用户市场往往只认联想,或者接受联想PC的高报价。实际上,采用同样部件、同样制造工艺的PC,贴上联想商标可以多卖1000元左右,这就是品牌优势。

依靠这两个优势,联想PC在国内市场上可以取得相对较高的利润。那么,这种优势是否可以照搬到移动终端市场上呢?由于在移动互联网市场上联想的市场份额不是最大,品牌也不如在PC市场上值钱,因此其两大优势在新市场中打了很大的折扣。

另外,在国内市场,联想品牌做什么都行,因为它是民族品牌,但在国际市场上就不同了。有评论说,联想出高价请NBA明星代言,但那位明星下了飞机,手里拿的却是iPhone。这说明出资金做广告,远不如产品有特色、有创新、用户体验好等更能讨用户欢心。

如果联想的PC+战略的“+”仅仅是扩展销售产品的量,未必能帮助联想从产业链的低端进入高端,实现转型。今后,如何使“+”更多地反映质的提升,使联想从一个销售硬件的公司转型为一个能依靠软件和服务赢利的公司,将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联想 倪光南

责任编辑:任光飞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