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洛杉矶时报》近日撰文称,PC需求放缓及智能手机、平板市场日趋饱和,导致曾经领跑所有行业的科技股开始拖累美国企业的整体业绩,科技行业利润率目前还在持续下滑。如何应对正在转变的科技市场,寻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是美国科技公司的当务之急。
全文如下:
科技板块表现不佳
尽管美国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曾经领跑所有行业的科技股依然处于低谷,并开始“拖累“美国企业的整体业绩。
上周五,网路设备跨国供应商思科公司宣布裁去5%-4000名员工,成为美国科技产业疲软的最新受害者。
2007年第一代iPhone问世,此后6年间,美国科技产业始终处于高度繁华阶段。然而现在,大小规模的科技公司增速放缓,利润持续下滑。受此影响,部分些企业规模正在萎缩。
科技产业不振对美国其它相关产业也产生负面影响。上周四,沃尔玛公布的新财季报告同样令人失望,该公司表示,导致其业绩低于预期的罪魁祸首是“电子、媒体、游戏相关产品销量不振”。
当然,美国的科技股尚未崩盘,现在的情况也远没有2000年全球经济危机时那么严重。不过,科技产业收入和科技股暴跌,确实不争的事实。截至8月初,标普500指数上涨19.68%,但科技股指数仅上涨11.1%,较去年同期下滑了4.2%,落后与平均水平。
Moor Insights and Strategy首席分析师帕特里克·穆尔黑德(Patrick Moorhead)指出:“美国的科技巨头面临挑战和厮杀,现在是过度时期”。
研究公司Zacks Investment Research主管米安(Sheraz Mian )则直言不讳的表示:“科技股拖累了美国公司的整体业绩”。
被标记为“拖累”,对以创新和爆发式增长闻名的美国科技企业来说,是个侮辱。美国的高科技产业究竟为何失去了昔日的“魔力”?
分析师米安认为是受到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如今美国科技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越来越依赖于国外市场,但在国外市场这些企业的业绩并不十分理想。而在美国国内,受PC需求放缓的影响,科技公司的利润增长不再强劲。
行业进化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选择购买硬件和软件,而通过租赁设备和使用云服务,来节省开支。但对卖家一方来说,这种转变极大地影响了它们的收入。
与此同时,随着市面上可用的小玩意越来越多,普通消费者也开始表现出“审美疲劳”。曾经严重挤压了PC生存空间的平板电脑如今不再走俏。被视为平板产业领导者的iPad上一季度销量也开始下滑。
根据调研机构IDC的统计,2013年第一季度,全球平板出货量下滑了约10%。
无论导致美国科技股表现不佳的原因是什么,科技公司业绩普遍下滑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如黑莓、诺基亚、雅虎和惠普,多年来一直麻烦不断,还有戴尔传奇式的私有化闹剧。
即使是最顶尖的科技大佬也不能幸免。最近几周英特尔、甲骨文、Nvidia、IBM相继公布Q2财报,均低于华尔街预期。更有甚者,自去年在加拿大裁去2000名员工之后,IBM近日又举起裁员“重拳”,在全球范围内裁去8000名员工。
微软公司因Surafce平板销量不佳囤积了9亿美元库存,就连被誉为创新之王的苹果增长也开始放缓。
根据Zacks的统计,2013年Q1和Q2,美国科技行业总利润较去年同期下滑了4.5%和10.6%。
自苹果发布第一代iPhone起,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云、移动与社交的结合,让硅谷迎来了事业的巅峰。
2008年,美国科技产业总收入为996亿美元,去年增长到1822亿。但是到了今年第二季度,收入总和却下滑了3.6%。2013年上半年,美国风险投资总金额为127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36亿。刚启动的初创企业压力巨大,其中一些正在被收购或兼并的困境中苦苦挣扎。
尽管美国的科技板块一片愁云笼罩,但科技公司在产品研发、销售和人才招聘上的投入却一点也没有减少。甲骨文公司耗费巨资招聘专业销售人才,谷歌、苹果、三星、Facebook等公司也从未停止在产品创新上的步伐。
晨星分析师格雷迪·伯克特(Grady Burkett)说:“没有一家公司愿意削减销售或者研发团队。竞争太激烈了,只有投资开发新产品才能保有优势”。
美国的科技产业正在进化,科技公司亟需寻找到某种能够让人惊叹,从而点燃科技行业下一个热潮的“催化剂”。也许是可穿戴式小工具?互联网电视?机器人汽车?谷歌智能眼镜?
相关报道:
- 美国科技股今年承压:惠普跌45% AMD跌幅超60%2012-10-25
- 揭开高价发行僵尸股画皮:汉王神州泰岳在列2012-07-04
- 巴菲特:对科技股依然没兴趣 无意投资Facebook2012-05-07
-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创11年新高 美国IT企业迎暖春2012-02-20
本类最新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