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移动通讯 > 业界 > 正文

运营商受累终端补贴:需创新商业模式破囚徒困境
2013-11-11 18:40  通信信息报  冀伟  我要评论(0)
字号:T|T

市场研究公司ABI Research的研究显示,2008年-2013年移动互联网连接以10.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而同期的收入增速只有4.2%。对运营商而言,手机补贴是其在用户合同期间最大的单一成本支出——占24个月合同创造的收入的68%。由于OTT业务对运营商传统业务的蚕食在加大,运营商通过巨额终端补贴吸引用户流量,反而被OTT企业转走,成为了为他人作嫁衣裳。由此,运营商需明确,其是服务商而不是制造商,服务才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与其被制造商牵着鼻子走,何不转向软件服务增值以增强软实力?

终端补贴占用运营商大量资金

终端补贴花去了运营商不少资金。2009年,中移动对每部td手机的补贴平均达到1000元,中移动总裁李跃曾指出,如此下去将严重影响公司收益。2010年,中联通对iPhone等手机补贴力度加大,净利润下滑了60.87%;中电信于2012年引入iPhone,并采用高额补贴方式销售,导致利润下降。

如今运营商已面临很大的资金和盈利压力。迫使运营商面临补贴投资回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世界各地的运营商都遇到了收入增长滞后,利润未能弥补补贴昂贵的智能手机成本。全球分析公司Ovum表示,电信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正在逐渐成为历史,2018年全球移动运营商将首次出现服务萎缩问题。运营商将进入一个长期的微利润、低增长阶段。另外,OTT业务对运营商传统业务的蚕食在加大。英国研究机构Mobile Squared(MS)首席分析师尼克•莱恩认为,OTT市场将持续加速发展,忽视OTT的挑战是一个危险的、短视的战略。ABI Research公司发出警告称,在面对来自OTT供应商对收入份额的竞争中,全球移动运营商需要打破智能终端补贴的习惯。

此外,虽然当前的4G发展尚未形成规模,但三大运营商的投入状况是空前的,在3G与4G共存期间,运营商的利润却一直下降。一边是4G的大规模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一边是3G建设投资还未收回,运营商的利润不断下降,面临着紧张的“资金链”紧箍咒。

终端对用户的吸引力在下降

运营商的终端补贴政策已实行多年,初衷是吸引用户、提高市场占有率,通过低价或高质终端黏住用户,借此提高流量,增加ARPU值。这一策略在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运营商现行的终端补贴政策已难以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竞争结构。

苹果、三星等明星终端的品牌魅力和符号召唤力在逐渐消退,用户也日趋理性。硬件产品曾是产业的核心、利润的重心和用户的入口,移动通信业快速普及激发了用户对手机终端的第一轮使用需求。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产业价值发生了转移,重心逐渐向软件和服务迁移,并且随着终端市场的逐渐成熟和竞争激烈程度的增强,纯粹的终端不仅对用户的吸引力下降,其商业价值也在进一步降低。硬件终端对运营商的效用已达到了边际效益递减的临界值,不仅难给运营商带来收入的增加,也导致运营商承受更重的管道压力和更多的成本付出。此外,智能手机日益普及,用户换终端的周期日渐缩小。

受以上因素的影响,运营商通过巨额终端补贴吸引用户流量,流量越大,压力也越大。运营商通过终端补贴吸引而来的流量,反而被OTT企业转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为了为他人作嫁衣裳。

转向软件服务增值是方向

可见,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终端补贴事实上已变成累赘,严重影响到了运营商的发展。运营商需依势对终端补贴政策做出调整,降低补贴标准,或另辟蹊径,采用更合适的、有成效的终端策略,时机成熟时也可取消。据国外分析机构Informa Telecoms&Media的调查,欧洲近30家运营商已取消了部分或全部用户的补贴,并转向租赁或融资计划。

补贴终端实质还是未摆脱价格战的泥淖,终端补贴政策的调整只是节流,开源才是重点,而开源之本在软件服务。高端不是指硬件产品,而是服务。所谓智能手机,附加值在于服务,高端附加值在于增值服务。软件实力是未来支撑管道企业特别需要的能力。整个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利润重心从硬件向软件、软件向服务转移。运营商和制造商走得近,虽然确实有利于当前情况,但之后会陷入对市场反应不敏感的漩涡。运营商应明白一点,自己是服务商而不是制造商,服务才是运营商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与其被制造商牵着鼻子走,运营商不如转向软件服务增值,增强软件实力,从产业高端牵着制造商的鼻子走,转向软件服务增值,向体验化的高度迈进。运营商不可过度依赖硬件,调整终端政策、转向软件服务,或是运营商当下急需调整的策略方向。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运营商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