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中心 > 产经 > 商业评论 > 正文

媒体批中石化回扣行规背后:老资格该有怎样含金量
2014-03-17 07:45  燕赵都市报    我要评论()
字号:T|T

“回扣行规”背后那一层隐秘坚硬的现实

李文河

因涉及到“行规”两字,“中石化入职一年研究生受贿6万元”案,受到社会普遍关注。中石化下属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也迅速作出回应,称乔某所说的公司招标采购所谓的“索贿受贿”行规绝不存在,说乔某参与设备采购工作,只负责和供应商直接联系,并不作为评审专家对评标结果发表意见,整个采购过程业主均派人全程参加,公司效能监察组也全程监督,其采购管理以及业务流程是严密规范的。

一方轻描淡写,一方言之凿凿。为什么中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对所谓的“行规”这么敏感?道理很简单,假设乔某受贿这6万真属“行规”,便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了,“索贿受贿”也不是一个招标采购部门的独有现象。按此“行规”推下去,一个没资格“对评标结果发表意见”刚入职一年的新人,都可以据此“分肥”,那些有发言权、有决定权的“老资格”的言行该有怎样的“含金量”?这才是这家企业最不愿有、即便有也不愿示人的地方,因为它触到了社会生态中最隐秘的一层现实——— 潜规则。

行有行规,有的行规看得见,有的看不见,这看不见的行规往往比看得见的更有力量,那就是“潜规则”。“潜规则”充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因“潜”在底下,桌面上纸面上看不见,成为约定俗成你知我知的“公开的秘密”。“潜规则”有多猖獗?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曾说,“行贿者理直气壮,不行贿者就像小偷。”因为在房地产行业,很多企业都行贿,觉得行贿已成理所当然,谁不行贿好像就成了另类,别人也不相信你没有行过贿。据王石讲,他有一次参加一个活动,问在座的企业家有多少人没有行过贿,举手的只有很小一部分,且小心翼翼地看那些没有举手者的脸色。而活动中,另一地产大鳄上台来,先向“不行贿”的王石等致敬,然后说,“我没那么高尚,我行贿”,结果下面顿时掌声雷动。

不行贿,是企业家做人做事的底线,却成了中国地产业的“标杆”。这是王石的自豪,也是中国的悲哀。

哀之所及,一起小小贪贿案,不经意间提了句“行规”,舆论便哗然一片,哪怕中石化方面怎么表白“管理严密流程规范”,大家都不大相信。因为制度上、理论上无论怎么科学严密,只要“潜规则”在那,关键时刻有人干预,所谓的管理和流程往往要为权力让道。至于怎么“让道”,在权力的庇护下,“潜规则”自有其变化莫测的运行逻辑,把一切人为因素掩饰得溜光水滑冠冕堂皇。“有治人,无治法”,不怕“潜规则”,就怕规则“潜”。在缺少监督不受约束的权力面前,公开招标投标的规则、流程,都可能暗含着巨大的利益输送。

入职一年的乔某贪贿金额虽小,却是五脏俱全的“麻雀”,一句或有似无的“行规”,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权力的“含金量”,也让我们探触到了社会生态中另一层真实、隐秘而坚硬的现实。

(作者系资深调查记者)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中石化

责任编辑:任光飞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参与评论

本类最热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备11016551号-2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1号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