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业界 > 正文

郭田勇: 互联网金融监管不能为保护既得利益工具
2014-03-18 18:12  牛华网    我要评论(0)
字号:T|T

牛华网讯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今日在《中国现代支付体系变革与创新》发布仪式上表示, 支付工具如今已成为金融活动的基础设施,相关部门应该注意创新与监管的平衡,互联网金融监管不能为保护既得利益工具。

《中国现代支付体系变革与创新》由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发布。在发布仪式现场,郭田勇表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大量的所谓“屌丝用户”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使得面向他们的服务效率大大提升。

部分学术界人士将互联网支付方式看做是传统支付的一种替代。但郭田勇认为,将其关系归为简单的替代关系并不准确:来自麦肯锡的数据表明,网络消费中有39%为新型消费,也就是说,39%是由互联网导致新增出来的新型消费,同时在三四线城市新增消费的比例达到了57%。因此,互联网支付对提升消费规模的贡献十分显著。

因此,基于以上几点考虑,对互联网金融和新型支付,在监管上的风险容忍度应当比传统银行和支付领域要高。这跟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三农发展是同样的道理,监管部门应该把握这样的平衡点。

最近,关于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二维码等安全性的讨论十分热烈。郭田勇认为,考察这些风险的关键,在于如何拍出系统性风险。判断风险,要有可靠的统计数据和可信的材料,作为根据,不能仅仅拍拍脑袋就说新东西肯定存在风险,这样的风险评估站不住脚。“你办信用卡刷卡也会有风险,你通过网上支付、通过手机支付也可能会出问题。这个时候,比如监管机构应该做个统计,究竟是这边的风险程度高,还是另外一边的风险程度高。”

郭田勇认为,对应于央行关于互联网金融提出的底线,即不能吸收公众存款、不能非法集资的底线,在监管方面,相关部门也应当把握两条底线,第一,对互联网金融、对这些新兴支付的监管,监管的实施,不能以遏制创新、降低金融效率为代价;第二,监管的实施,不能成为保护既得利益者的工具。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郭田勇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