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业界 > 正文

在路上的商业化困境:能否借平台业务突围?
2014-05-09 14:33  腾讯科技  范晓东  我要评论(0)
字号:T|T

在线休闲旅游市场将有广阔的增长前景,更多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新产品都不难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

在路上的商业化困境:能否借平台业务突围?

游记应用“在路上”昨日在京公布双APP战略,除了原有游记应用“在路上”,将重点推广今年4月份发布的第二款APP“淘在路上”,加快商业化步伐,打造自由行旅游产品的预订平台。

对于2011年上线的“在路上”而言,通过前期高额市场投入获得2000万用户下载量后,如何建立盈利模型成为巨大的挑战。事实上,这是所有游记类应用的共同困境。

一位旅游应用创业者向腾讯科技透露,2012年初的时候,在iOS或Android上一个应用激活推广才3块钱,年中这个价格逐渐抬到了5块钱,而2013年上半年价格达到了8-10块钱。

保守估计,在路上在市场推广上的投入至少在数千万人民币左右。

在路上曾获得红点创投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及阿里巴巴数百万美元的A+轮投资,年初获得软银中国2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在尚未获得稳定收入来源的前提下,在路上短期内上市显然并不现实,来自投资方的压力也迫使在路上加快自身的商业化进程。

去年8月,原携程旅游开放平台总经理唐一波加入“在路上”团队,负责操盘商业化实践。

知情人士向腾讯科技透露,在路上团队最开始试图在原有APP上引入商业化方案,但是由于之前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游记产品设计契合度较高,用户没有直接购买产品的需求,也难以引进外部的旅游产品资源,最终决定重新开发新的平台类产品。

在路上联席总裁李鑫表示,未来会在“在路上”App里面进行产品的精准推荐、发放优惠券和奖励。“淘在路上”前期会通过邀约制引入各个目的地供应商,通过商品本身的吸引力,攻入目的地自由行长尾市场。

不过,对于在路上而言,这意味着又要进行一笔涉及诸多方面的巨额市场推广费用,因为用户和平台规模决定了产品对于供应商的议价和谈判能力。

途牛、同程等旅游平台都有着庞大的线下团队,对于在路上来说,无论是团队实力、资金实力还是资源扩张能力都面临巨大的压力。

短期来看,在休闲度假市场,携程、途牛等主流平台依然是用户进行产品预订的主要途径,随着各大平台都不断加大自由行市场的投入,作为独立APP的在路上要想突围而出必须要获得更多外部资源的支持。

在路上的目标用户群是自由行中高端用户,对于在路上投资方阿里巴巴旗下淘宝旅游而言,主要竞争力在于机票和价格优势上,在休闲旅游度假产品上能提供的支持短期也有限。

在路上创始人陈伟昨日表示,“如果说携程是旅游电商的百货商场,去哪儿是家乐福超市,淘在路上想做的,就是贴身为旅游者服务的 24 小时便利店,适应各种旅行路上的移动应用场景”

这样的理解和现实有一定偏颇。近两年,携程经过一系列投资,产品已经涵盖短租、酒店、旅游、社区、游记、休闲度假、租车等旅游出行生态链上下游领域;而去哪儿今年也宣称将加强在度假和移动端的投入和投资并购。

因此,对于在路上团队而言,接下来或有必要引入新的战略投资、加强和其他旅游平台的战略合作。总体而言,在线休闲旅游市场将有广阔的增长前景,更多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新产品都不难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在路上

责任编辑:任光飞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