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Logo是公司文化的重要部分,浓缩着公司背后的个性和承诺。在高速发展的科技行业,公司的Logo从诞生到广为人知必将经历许多改动。科技网站TheNextWeb追根溯源,揭秘了苹果、微软、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等七大公司Logo来源。
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Logo是品牌标识的重要部分。优秀的Logo浓缩着企业背后的个性和承诺。
如今无处不在的Logo都有着低调的来源。1975年,卡洛琳·大卫森(Carolyn Davidson)曾被支付35美元(约合人民币219元)研发耐克的Logo,独特的对勾标记“Swoosh”几乎原封未动,一直沿用至今。
还有一些Logo出生“显赫”,比如百事可乐曾在2008年向广告设计公司阿内尔集团(ArnellGroup)支付100万美元,要求后者为其重新设计Logo。花费数千万美元重金求购Logo设计的公司不在少数。
在科技行业,各个公司的Logo又有着怎样的起源呢?
苹果
苹果的首个Logo公布于1976年,它看起来好像来自17世纪的手稿。
Logo中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坐在一棵苹果树下读书。上面还铭刻着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的短诗:
牛顿……
一种精神,
永远航行在陌生的思想海洋中,
……孤独地
(Newton … A Mind Forever Voyaging Through Strange Seas of Thought … Alone)。
这个Logo由罗恩·韦恩(Ron Wayne)设计,他是最早加入苹果的三大创始人之一。随后,韦恩把自己的10%股份以800美元价格卖回了公司。
由于该Logo过于复杂,不易复制传播。乔布斯又请公共关系代理公司Regis McKenna设计师罗卜·简诺夫(Rob Janoff)设计出彩虹条状的“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
微软
与苹果最初的Logo相比,微软Logo看起来至少像来自20世纪。它的外观和感觉与20世纪70年代的迪斯科时代相符,该Logo强调了公司名称是微型电脑(microcomputer)和软件(software)的组合。
微软公司的早期名称就是Micro-Soft。
IBM
早在苹果和微软出名之前,IBM就已经因生产工业计时器、体重磅、绞肉机和打孔机闻名全球。
IBM是由19世纪美国当时三家最大的公司合并而成,它们分别是制表机器公司(Tabulaing Machine Company)、国际事件记录公司(International Time Recording Company)和计算规模公司(Computing Scale Company)。
1924年,IBM才被改名为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同时,新时代也催生出华丽的新Logo。
佳能
1934年,两名日本发明家创造了一台相机,两人的公司名称为“精机光学研究所(Precision Optical Instruments Laboratory)”。当时,该公司的相机被称为“Kwanon”,意为“佛教中的慈悲菩萨”。
因此,早期的Logo中的图案为千手观音。在确定商标名称时,公司选择了更为简单的名称——“Canon”。
相关报道:
- 苹果胜诉无法打击三星或Android2014-05-05
- 评论:苹果的胜诉并未打击三星或Android2014-05-05
- 苹果三星专利战无赢家 纠缠不清分散注意力2014-05-05
- 《华尔街日报》访微软高管:未来将以亚洲为业务重心2014-05-05
- Google眼镜制造成本仅为80美元2014-05-05
本类最新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