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国内 > 正文

智能硬件风口上 哪家公司会成为真正的平台?
2014-07-08 13:16  牛华网    我要评论()
字号:T|T

智能硬件这池水不断升温,巨头们对平台地位的争夺,已然成为一场“抢板凳”之战。

近日,微信开放硬件服务接口,首批接入四家智能硬件公司,初步试水便引发业界热议。腾讯此举被认为具有平台化野心:通过微信服务号提供类App服务,利用微信的强社交关系,加强用户黏性并进行产品营销,打造智能硬件的聚合中心。

京东的渠道能力也被认为是腾讯平台的主力部分。而阿里、百度、360、小米等公司在智能硬件领域也各有布局。几家公司玩法不尽相同,战局尚不明朗,但显然没有谁愿意在这场战争中缺席。

不同的玩法,相同的平台野心

事实上,腾讯阵营的京东正在发力打造自己的硬件生态链。6月26日,京东在“京东智能云领袖峰会”上,宣布京东智能云涵盖四大领域,提供五大支持,并将数十家大型硬件企业拉入阵营。7月1日,京东上线众筹平台“凑份子”,首发的12个众筹项目中有7个在智能硬件领域。7月3日,硬蛋侠开放日走进京东,京东联手科通芯城,提供硬件创业者的供应链能力。

分销、云技术支持、众筹的孵化和营销再到联合供应链合作伙伴科通芯城,京东意在覆盖从孵化到销售的每个环节。京东选择的供应链合作伙伴科通芯城是中国最大的元器件供应平台,成立3年做到100亿元销售规模,日前传出即将赴港上市的消息。

百度的核心在数据,通过开放数据和技术,为硬件厂商提供互联网技术支持,同时与硬件项目合作,收集数据。百度亲密接触过的项目包括微信上的咕咚、inWatch等,也有自主研发的小度系列,品类众多。

此外,直接动手做的还有360,尽管目前还未出现行业标杆产品,但其做硬件的心可算坚定,除了自家产品之外,旗下还有智能硬件体验网站奇酷网。

小米产品能力强,对国内厂商的颠覆明显,在生态链亦有布局:小米开源社区与小米网,是否能聚集起大批开发者和分销能力,效果仍待观望。

阿里的位置在哪儿?阿里云、阿里供应链金融、阿里的电商能力都会和智能硬件开发者有一个契合,玩法或与京东类似。阿里旗下的1688线上批发分销平台,则被评论人士认为是提供上游服务的入口,可以向IC的分销供应和OEM代工两部分发展。

下游集中,上游欠缺

智能硬件生态链是否会丰富起来,核心在于优质智能硬件产品的涌现;另一方面,生态链的完善,将很大程度上帮助智能硬件项目成长起来。

事实上,硬件创新正在转变制造业的发展逻辑。小团队高速成长、产品新奇、需求个性化,需要供应链有一种新的配合方式。

目前来看,大多数互联网巨头切入硬件的合作方式还是以提供“软”能力为主。以腾讯为例,其在硬件上的逻辑一脉相承:自己不做硬件,与硬件厂商合作,提供自己擅长的互联网服务。

而在上游的供应链方面,是智能硬件创新亟待突破的瓶颈所在,目前只有京东和科通芯城进行了布局。

京东在智能硬件布局涉及京东云、JD+、京东众筹、战略投资部等平台,通过打造上述平台,基本覆盖硬件项目从立项初期到推向市场的所有环节。京东在硬件方面的布局意在建立一个基于京东的智能硬件生态系统,内部资源整合,外部引入硬件供应链等资源。

生态系统的观点与科通芯城不谋而合。科通芯城成立3年多来,一直尝试用互联网的方式去服务硬件行业,从基于微信平台的采购平台芯云,到服务产业链的硬蛋系列产品,联合知名的3W咖啡,通过线上线下的沙龙、大赛、圈子运营等,促进硬件创新。

业界通行的观点是,未来“智能硬件”的概念会消失,因为所有硬件都将是“智能”的。互联网化的趋势不可阻挡,智能硬件与互联网共通之处是,解决痛点。

在智能硬件可预见的光明前途背面,硬件创业本身仍有非常多的痛点。一方面是传统制造业面临转型,想“互联网化”而入门难的困境;另一方面是智能硬件创业者供应链能力不足,遭遇想法不能落地的瓶颈。

生态系统才能让上下游共赢

似乎人人都有一个硬件梦想,从周鸿祎到老罗,从揭竿而起的创业者,到谨慎布局的巨头。

但是无可否认,硬件很烧钱,难成功。从这一点上看,软硬结合不仅是一种可行的产品方向,也是团队构成的必要条件。让有想法和能力的团队去做产品,巨头连接资源、提供平台是一种聪明的做法。

据此前思科的测算,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将达到750亿台。在全世界80亿人口中,每1个人届时将对应9.4台物联网设备。

从数据来看,就不难理解硬件为何撩人心弦。然而,在光明前途到来之前,尚有许多痛点需要解决。制造业在转型期,供应链很长很复杂,只有搭建生态系统,才能让上下游多赢。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智能硬件

责任编辑:任光飞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参与评论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