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评论 > 正文

感知计算正改变我们的生活 物联网时代即将真正起飞
2014-08-06 14:03  牛华网  巧艳 编译  我要评论()
字号:T|T

1

导语:当前,我们正在不断地生成数据,我们的移动设备和应用程序记录了很多关于我们的生活习惯。我们越来越多地“数字化”我们的生活,并且将它们存储到云服务中。我们的在线活动以及我们使用服务的方式都有可能会受到监视,而可穿戴设备则会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的日常活动甚至是我们的整体健康状况。

以下为文章全文:

随着物联网浪潮的来袭,它将会允许更多的数据采集以及设备通讯。除了量身定制广告和维系客户之外,数据的利用显然还有更大的潜力。我们的智能手机能否作为个人助理,通过基于云计算的大脑和智能分析,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呢?

冰山一角

对于这种理念的应用程序,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旅游应用TripIt。你可以将所有关于航班和酒店预定的电子邮件与之进行分享,而应用则会生成一份“关于你旅行细节”的旅行日历。虽然你需要将邮件手动发送到TripIt,且TripIt仅适合旅行方面的内容,但这的确是个聪明的想法,并且有能力做大。

当前,Android领域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Google Now,它可以根据我们的指令要求处理基本的任务,但是其真正的吸引力在于它能够预测用户的需求。在旅行之前,Google Now就可以帮助你提前制定行程安排,并且通过分析用户的习惯传递用户感兴趣的信息。

实际上,Google Now的真实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愿意和它分享多少的数据,你使用谷歌服务的频率以及你的活跃程度。Google Now并不是一项“傻瓜式”的服务,它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的潜力尚未被挖掘。但是,谷歌是世界上少数几家具有规模和能力来传递这种产品的公司。

2

改善我们的健康

显然,健康和健身监控是科技领域中的一大增长领域。健身追踪器则是可穿戴市场中的先锋,其和云端分析及应用的正确配合下,你将能够获得私人教练的体验。随着物联网的起飞,这种健康应用可以延伸到自动生成购物清单,或者是监控并向中存放的物品。你的健身服务将决定你应该吃什么食物,通过检查你冰箱中存放的食材,并在线订购新鲜的食品。

另外,还有很多能够提供医疗建议的应用程序,它们可以鼓励你为了下一次与医生的会面去收集数据,并且提醒你吃药。当我们穿戴的传感器越多,关于我们身体状况的混合数据也会相应地增加,而这类数据的自动收集可能要比要求病人回忆更加可靠。

健康数据的分析可以让医疗专业人士了解你的身体状况,并且触发和他们的预约。在你想要预约医生之前,你的医生可能已经知道你身体中存在的危险或疾病。

3

组织我们的生活

当前,我们的生活已经受到了各种提醒的狂轰乱炸。科技公司会持续记录你的生活细节,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向你发出提醒。如果你曾经使用过一个关于汽车保险的对比服务,那么你每年在续订的时候都会收到一个根据你当前状况量身定制的提醒建议。

但是,这些提醒当前还只是提醒,实际的操作还需要我们自己动手完成。就拿旅行计划为例来讲,你想要标记出日历中的冲突,如果航班取消,那么更改酒店预订也是不可或缺的操作。与此同时,提醒服务应该具备基于个人信息提供智能建议的能力,在你需要的时候提供最佳的备选方案。

就这方面而言,科技公司在改进用户体验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让我们可以轻松付账单,自动提醒我们选择特别的优惠来节省开销,而不是敲诈顾客。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相关的服务就能够获得较高的保留率和满意度。

4

你可以多大程度地信任一款应用程序?

如果感知计算真正地获得起飞,那么这将会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让一个真正的私人助理为你做决定,或许会让你很安心,但是你是否愿意让一款应用程序或服务来决定你花钱的去向呢?在航班取消之后,相关的服务或许可以为你自动预订到最便宜的机票,但是你肯定还是想要亲自确认一下,不是吗?

如果我们不能够心甘情愿地提供所有的数据,那么上面的这一切都是“空谈”。当前,我们中的许多人似乎已经对享受高质量的免费服务习以为常。但是,这些进行信息收集的公司也是有能力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的,即便是它们所收集到的是匿名的大数据。那么,如何确保我们所存储的数据安全呢?如果这些公司打算泄露我们的数据,谁又会花钱购买呢?如果保险公司、政府或者是犯罪分子获得了这些数据,他们又会如何使用这些数据呢?

通过利用感知计算,这些独立的应用和服务将拥有很多细微的方式去提供更优秀的体验。但是,我们怀疑,感知计算的真正潜力只能通过开放数据分析去实现。这就意味着,这些技术背后的科技公司将能够共享你的数据,有些人对此可能会反感。(许巧艳)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感知计算 物联网

责任编辑:许巧艳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参与评论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